与厦门隔海相望的中国金门岛,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此前,经常会有来自厦门的无人机飞临金门,将金门的美景尽收眼底。而当地的守备人员却毫无办法,只好朝天上扔石头。

从地理环境上看,厦门环岛东路到小金门大概有六公里多,中间隔着海,对常见的民用四轴无人机来说,差不多已经达到无干扰情况下的遥控极限了。按照无人机专家的说法,遥控距离超过5千米,就有失联的风险。这也间接证明了,大陆生产的民用无人机性能确实过硬。

无独有偶,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中,无人机也成为双方军人手中的“利器”,双方利用无人机往返于战场,取得战果的影像画面也频频出现于网络当中。

由此可见,无论国内还是海外,中国生产的无人机已化身为“常客”,现身于世界各个角落,而这也从侧面证明,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繁荣以及产品的先进性。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无人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14年。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卡德尔和皮切尔两位将军,向英国军事航空学会提出了一项建议:研制一种不用人驾驶,而用无线电操纵的小型飞机,使它能够飞到敌方某一目标区上空,投下事先装在其上的炸弹。

此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研发经验的积累,无人机的研发技术日益成熟。1982年,以色列首创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作战,无人机的价值逐步被挖掘。但是,在消费级无人机还未走向市场之前,作为军工科技之一的无人机,一架就要高达数百万美元。

可以看出,无人机诞生之初便是“高门贵女”,其高昂的造价让它与普通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真正让其走下神坛、成为百姓消费品的始作俑者正是国产大疆无人机。

2012年12月,大疆发布了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级无人机Phantom 1代,至此拉开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发展的序幕。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到手即飞的航拍一体机,通过技术创新Phantom1基本解决了以往航拍器无法获得稳定画面的痛点。

此外,该型无人机的售价仅为1000美元,这也使手头较为宽裕的普通消费者具有了购买无人机的能力。使其不再是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开始向平民化过度。

然而,中国之所以能生产出“高科技与低成本”完美结合的无人机产品,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国产无人机将成本降低到国外产品难以企及的层面。

以大疆无人机为例,其产品的230种零部件中,按金额计算,约8成采用了通用产品。其中,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接收器均为用于智能手表等的零部件。同时,大疆无人机的专用零部件仅为控制螺旋桨的半导体等,超过10美元的高价零部件也仅为电池和摄像头等。

而大疆能够轻松采购到便宜的通用零部件,也是由于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中国的产量占据全球第一。所以大疆的产品虽然配件繁多,但在国内市场环境中,更容易整合全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无人机的成本虽低,但质量却不差。以大疆旗下Mavic Air 2为例,该产品用于航拍时可拍摄4K画质,还具备自动跟踪和避开障碍物等功能。可从最远6公里处操控,无线传输影像的距离达到其他国家产品的五倍左右。

因此,基于国内优渥的产业生态环境,以及国产无人机高效的零部件整合能力,使得西方发达国家要想生产出与之相媲美的产品,其制造成本将以数倍递增。

正如此前《日经亚洲评论》在拆解一架大疆“Mavic Air 2”无人机后所表示,日本要想生产质量相同的产品,仅材料费就会达到整机价格的2倍。

技术过硬,卡住了西方产品的“脖子”

“深更半夜惊坐起,列强竟是我自己”,这句近日爆火的网络用语,用在我国消费无人机产业来说却是恰到好处。与需要倚重发达国家技术才能快速发展的众多科技产业不同,我国消费无人机产业更具竞争力,甚至可以连西方同类产业也要仰仗鼻息。

此前,大疆Phantom 1的风吹过太平洋,穿过了落基山脉来到了硅谷和纽约,很多美国风投也开始砸钱无人机公司,例如知名的KPCB,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还有ff Venture Capital。不仅如此,不少巨头也纷纷加入,开始投资无人机行业,比如Google、Intel、通用电气、高通。

但直到如今,美国消费无人机市场依旧被中国产品牢牢把控。据德国无人机市场调查机构Drone Industry Insights统计,2021年美国无人机市场的前十大品牌中,中国无人机品牌大疆、昊翔、道通分别占据第一、第三以及第六的位置,三家企业共占全美79.3%的市场份额。

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已成为全球无人机第一大技术来源国,其无人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无人机专利总申请量的70.58%;而美国无人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无人机专利总申请量的12.62%,位列次席。

而在众多的技术专利当中,云台、航拍摄影以及传输系统技术,正是中国无人机品牌的“当家绝技”。

据企知道数据显示,从大疆公司创建以来,在云台领域已申请354个专利(云台专利199个;云台组件61个;云台系统49个;云台相机45个),航拍摄影方面掌握530个专利(拍摄设备133个,拍摄装置123个;相机85个;摄影装置75个;图像处理63个;拍摄系统51个),传输系统方面即无人机控制领域也拥有430个专利(控制装置252个;控制设备166个;控制终端148个;控制系统116个)。

而中国另一家无人机企业昊翔科技同样也在上述领域布局。其中,云台领域昊翔科技掌握25个专利(云台15个;二轴云台4个;云台结构2个;云台支架2个;云台增稳系统2个),航拍摄影专利9个(成像装置4个;摄像装置3个;成像模组2个),以及传输系统3个专利。

可以看出,以大疆为首的国产消费无人机已经在云台、航拍摄影以及传输系统三大领域建立了严密的技术壁垒,这也导致了西方国家的同类产品在没有高清图传和视觉技术;而核心飞控、云台、相机又全面落后且价格又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很难与中国厂商形成竞争。

例如在大疆进军美国市场时,美国本土无人机巨头3D Robotics就寄希望于旗下Solo无人机来阻击中国产品的扩张。但因为该产品GPS系统接二连三地出现问题,且摄像头稳定装置也不成熟,在与大疆竞争2年后彻底败下阵来。并且在不久后又被迫退出无人机制造领域,成为了一家帮助企业捕捉和分析航空数据的软件公司。

对此,美国《连线》杂志的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曾经说道,“除了大疆,大家都是输家。”

结语
日本情报安全保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山崎文明曾表示,“大疆今后有可能成为像华为技术一样的存在”。

这也从侧面看出,将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国无人机厂商将继续走在消费级无人机产业的前沿。目前,大疆所掌握的无人机专利量已经达到7249个,紧随其后的昊翔科技和道通也分别掌握346个和1221个专利。

不仅如此,除了上述三家企业外,中国无人机企业还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现如今,我国已有2790家以无人机为主要业务的企业现身市场,并带来超过万余与无人机有关的专利。

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国产消费级无人机将持续走在世界的前沿,西方国家要想实现逆袭,可能需要慢慢“摸着石头过河了。”

举报/反馈

亿欧网

65.1万获赞 12.6万粉丝
更多优质行业资讯请访问亿欧网
亿欧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