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被称为“天才病”?历史上,牛顿、爱因斯坦、苏珊·波伊尔、陈景润都因特征符合被怀疑为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很多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确实在某些方面颇有天赋天赋,但作为自闭谱系的一种,同时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
那么阿斯伯格孩子要如何干预呢?需要用药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前不久遇到了这样一个男孩子,13岁,六年级时确诊为阿斯伯格综合征,同时还有一些被迫害妄想症状并且有攻击性。
比如,他会跟妈妈说,楼下的叔叔对他态度不好,他就很生气地直接跑到人家门口把对联给撕了,可是那个叔叔已经搬家了,也没有住在这边。妈妈问他叔叔怎么不好,他说七年级的时候,楼下叔叔说过他日语学得不好,可是那个叔叔在他上七年级的时候,还没有搬到这边,是孩子脑补虚构了这些没有发生的事情。
其实阿斯伯格的孩子,性格上是偏脆弱的,也容易陷入到情绪当中,很容易自我沉浸,然后把收集到的信息,按照他的想法和逻辑,进行重组编辑,不知不觉,在大脑里就产生很多幻想。如果把这些幻想的东西当成真的,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就达到了幻觉妄想的病理程度。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及时就医,遵医嘱甚至服药治疗。
在此过程中,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链接,需要先投其所好,从孩子真正喜欢的内容出发,让孩子先高兴起来,再进行有效沟通,循序渐进了解孩子的困扰,针对性解决。
阿斯伯格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是比较弱的,要么沉默,要么爆发。但是他们情绪爆发和普通孩子宣泄程度不一样的,阿斯孩子会形成一种惯性,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绪就很容易爆发到一个高点,形成惯性。
如果家长想要在家庭过程中帮助孩子,可以选择孩子平静的时候教孩子一些方法,比如特别生气的时候数数停下来、深呼吸等,代替打骂人和破坏东西,这件事需要特别强调一下,免得孩子摔坏东西,伤害自己。
一定要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说,情绪爆发的时候,孩子肯定什么也听不进去!
阿斯伯格孩子是否需要服药
家长也很困惑这种情况要怎么办、是否需要吃药?家长从朋友那听说吃药可能会变得行为迟缓,是不是吃了药,从目光里就能看出孩子是患病的孩子?
相信有不少家长都会针对孩子吃药不吃药的问题,陷入“死胡同”!
对于家长这种焦虑的情况,我们也很理解,但是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孩子的药量也不会特别大,有了药物的帮助,至少能让孩子在特别焦虑的时候,抵抗一些抑郁。
孩子现在的状态是不上学了,所以有必要休息一段时间。再者,需要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劝说,让孩子尽量尝试先用心理辅导的手段渡过难关。至于是否用药,可以等在孩子休学、辅导了一段时间,再上学的时候,如果还存在广泛性的焦虑、紧张、抑郁的情况,可以考虑用一些抗焦虑、抑郁的药物,来进行辅助。
目前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比如有的孩子特别喜欢玩数独,有的孩子特别喜欢画画等,同时可以和身边的人多聊聊天,这对减轻孩子压力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