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7日讯(通讯员 许志言 邓磊源)“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管理,让土地不荒芜,又能够增加自己的收入。”9月5日,郴州市永兴县便江街道乌泥村脱贫户邓丙清谈起自家2亩自留地托管的事,满脸堆笑。

邓丙清口中的合作社,是成立于2019年的永兴县便江街道乌泥田园农业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该合作社与乌泥村村委会商议先后推出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两种模式,对村里闲置和荒芜土地进行集中管理,帮外出打工户、老弱病残户以及分到“残次品地”的农户解决种地难和耕地抛荒问题。

永兴县便江街道乌泥村2022年初翻耕的大片土地。

乌泥村是半山区,存在大量春耕秋收相当困难的“窝心地”。另外,近年来,大部分村民因外出务工和年老体弱等原因,导致种地难和耕地抛荒现象严重,截至2021年累计抛荒水旱田面积达620余亩。

如何彻底解决村民种地难题?乌泥村党总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邓小中为此日思夜想。一次,他外出考察学习,当地试行的土地托管方式给他带来了灵感。回村后,邓小中组织种植户商议,由两户有经济实力和种植经验的村民,成立永兴县便江街道乌泥田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伊始,第一件事就是商讨如何解决村里种地难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合作社先后推出土地流转、土地托管两种模式,不管什么条件的地,只要村民愿意,合作社就全部按照市场高价进行流转、托管。

永兴县便江街道党工委书记曹武南2021年底在乌泥田园农业合作社调研“三农”工作。

这两种模式一经推出,立即得到村民热烈响应。76岁的邓立成老两口因腿脚不便,有10多年不能种地了,家中子女也都外出务工,家中的五亩土地因为地块零散、受过洪水冲击,都没有再种植农作物。自从把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如今他们每年都早早地收到合作社送上门的3000元土地流转费。50多岁的村民李爱平也把自家的十余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到市区上班,每年增收两三万元。

“截至2022年,合作社已经流转、托管了442户村民的1036亩土地,占全村土地的48%。其中,外出打工户土地632亩,老弱病残户土地及零星分散‘残次品地’404亩。”村党支部书记邓小中说。

农户收入有了保障,如何确保合作社经济利益与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达到双赢?答案是绿色种植,从管理要效益。对流转和托管的土地,合作社通过批量采购农资、统筹调度农机、合理安排人工、科学田间管理,最终统一品牌销售、抱团闯市场。合作社600余亩30余万斤再生稻大米已连续2年畅销广东、湖北等地,每公斤售价30元,仍供不应求。

“你外出挣钱,我替你种田”的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模式,实现了全村没有一块土地抛荒,没有一户村民的土地赔钱的“两个确保”。同时,带动了该村180余名村民到合作社就业务工,累计增收115余万元。

“小小合作社,解决村民大难题,展现乡村振兴大作为。”乌泥村村民在一首打油诗中写道,“是村委会与合作社的“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模式,托起了全村2000余村民的乡村振兴和美好幸福生活梦。”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许志言 邓磊源

编辑:何雨杏

本文为郴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z.rednet.cn/content/2022/09/08/11807740.html

【来源:红网时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

湘湘带你看社会

1.6亿获赞 140.7万粉丝
潇湘晨报带你看社会资讯
潇湘晨报旗下社会新闻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