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厌恶是肮脏或者恶心的东西给人的口腔造成的一种综合感觉。闻到难闻的气味、看到、听到或触摸恶心的东西,还有想象这些,都会让人产生厌恶感。
所有人都厌恶的东西主要是人自身产生的一些东西:排泄物、呕吐物、黏液和血。孩子在4-8岁这个年龄段以下还不具备认知厌恶的能力,孩子只会觉得食物不好吃。比如一些孩子小时候甚至会吃烤蚱蜢腿,而成人不会觉得它可以吃。
儿童和青少年对恶心的东西有独特的偏爱。一些商店出售黏液和排泄物等商品,一些影视剧恶俗的内容,都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其实并不只有孩子,我们所有人都会对那些肮脏恶心的东西抱有好奇心,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罢了。
我们后天学来的人际厌恶包括了几种情况,疾病、怪异、不幸的遭遇和精神变态。虽然不同的文化下有不同的解释,但我们能在每种文化里面找到它们的影子。
人类的进化历史决定了我们的情绪警戒数据库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并指明了我们做出何种反应。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不断学到新的情绪和建立新的情绪诱因。人们讨厌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这在每种文化里都一样。
还有一种厌恶情绪—厌倦,在亲密关系内的夫妻关系中,如果妻子对丈夫表现出了厌倦的表情,那么这很可能是他们未来分开生活的预兆。
父母对孩子和情人互相之间虽然都能包容让人厌恶的事物,但是这两种情况还是有区别的。父母对孩子换尿布尽管没有任何障碍,但他们还是会感到恶心。而情人之间在却吸引期却很少有厌恶的情绪。
有学者指出,法律的基础不应该是所有人都厌恶的东西,而应该是人们憎恨的东西。憎恨这种道德情绪远比法律的判决要有利,也比厌恶可靠。憎恨包含一个公共的评判标准,它没有把罪犯当作道德之外的寄生虫,而是把他们纳入我们的道德标准,在此范围内裁决他们。
我们不应该用厌恶这种情绪作为罪犯加重罪行罪行的依据。不能因为一个杀人犯令人厌恶就判定他的罪行更重。
对疾病等前面提到的厌恶会让我们远离,同时也失去了同情和关爱这种力量。同情和关爱(也称移情)是我们对他人情绪的反应,并不属于情绪范畴。通过认知移情,我们认识到他人的情绪,通过情绪移情,我们体会到他人的情绪,通过同情移情,我们希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其中,认知移情是另外两种移情的先决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移情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培养出来的。
2.蔑视的对象是人或人的行为,不包括那些感官刺激。那些让我们厌恶的东西通常不会引起我们蔑视,只会让我们远离,而蔑视并不一定想要避开。
蔑视的作用就是产生优越感,让蔑视者产生通常是精神上的高级感。很多处于劣势的人常常表达蔑视,想想看,这种现象还真是普遍,孩子对成人,女人对男人,员工对老板,黑人对白人,仆人对主人,俗人对受过教育的人,逆向蔑视,可以让我们获得某种优越感。
伴随蔑视一起出现的通常是愤怒,类似于恼怒。当然愤怒也可能伴随厌恶一起出现。厌恶常常引起强迫方面的精神疾病,比如神经性厌食症,而厌恶自己则会引发社交恐惧症。目前还没有发现与蔑视有关的精神疾病。
通常情况下,感到厌恶时上唇微微抬起,鼻子出现皱纹,脸颊也有所提升,眼部的皮肤是松弛的;蔑视时嘴角绷紧并且稍稍上扬,眉毛下沉。
如果你让朋友出现了厌恶或者蔑视的表情,这里仍不建议你直接触及他的情绪,给他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上策,尽量不要为自己辩护,你可以平静的说一句“我们可以谈谈吗?”尽量通过沟通让对方知道你理解他。如果朋友在了解情况后表现出蔑视,建议让他独处一会。
二、
1.语言是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对于情绪有关的词语的运用,有时是含糊不清的,不具体,我们要试着精确描述我们的情绪,有助于认识自己是哪种性格的人,能帮助我们找到通往幸福之路。
愉悦是一种积极情绪,通常的愉悦情绪是感官之乐,看到美景,听到溪水的声音,闻到香味,尝到甜味,被人抚摸都会引起我们的享受。
对新鲜事物或者挑战大脑会表现出兴奋的状态,兴奋是感兴趣的极端状态。兴奋通常和其他情绪融合在一起,兴奋和愤怒结合在一起会形成暴怒,和害怕在一起会产生恐怖;
快乐是一种愉悦,娱乐业、喜剧综艺通过源源不断地制造快乐,影响着人们的感觉;
宽慰不会独立出现,它可能出现在痛苦之后,可能出现在恐惧之后,欢乐之后也会出现宽慰,宽慰通常伴随着叹气和深呼吸;
当我做完了我的事情,或者没有什么事情牵挂的时候,我会感到满足,满足感一般通过面部表情放松和声音表现出来;
惊奇也是一种愉悦,当事件罕见且超出想象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惊奇的感觉。惊奇中不带有害怕这种情绪,更多的是震撼。惊奇和崇拜不一样,崇拜会让我们对崇拜的人或事物产生吸引,而惊奇不会;
狂喜是人的愉悦之情的强烈体验,比如运动员赛场上扭转局面、最后反败为胜就会出现这种情绪;
运动员经过努力训练赢得冠军后会出现自豪的喜悦之情,此时感觉非常良好;
当你的孩子被名牌大学录取,在体育比赛中获得了奖牌,你是自豪的情感吗?或许用欣慰更合适一些。因为儿女的成就而表现出欣慰,欣慰指的是这种情绪本身,喜不自胜是这种情绪的表现;
我们看到一些老人的善良、仁慈之举,教师的无私奉献等行为时,会产生崇敬之情,这也是愉悦的一种,因为这也是一种促使我们表现得更好的力量。
还有当我们获得他人无私的、便利的赞赏或给予的时候,会表示出感激,因为自己受益了。
最后一种愉悦之情是幸灾乐祸,这种情绪虽然也会让我们舒服,但是却不被大多数人认可,因为它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
这16种愉悦情绪不容易区分,喜欢冒险的人会想要体验兴奋、自豪和宽慰之情,无私的人会想要体验崇敬和感激之情,爱好工作的人会想要体验满足、快乐之情。
2.有一件事情包含了相当多的愉悦之情,那就是孩子的出生,兴奋、惊奇、宽慰、自豪,也许还有感激。
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产生愉悦之情,更容易获得快乐的感受。乐观是一种态度,表明了人们获得愉悦情绪的可能性。现实中,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非常乐观,但如果能表现出很乐观也十分有益。研究事实表明,乐观的人身体更健康,而且更长寿!
如何区分对方到底是怎样的愉悦情绪呢?可以通过声音而不是面部表情来区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自豪、满足、宽慰和感官之乐其实都有特定的声音。
笑是表示愉悦的一个标志,但笑也是最容易迷惑人的方式。即使没有高兴的心境,我们也会表现出礼节性笑容。通过实验研究,真心流露的喜悦的面部表情是由颧骨主肌和眼轮匝肌同时收缩形成的。而礼节性的笑容很少有眼轮匝肌的收缩。
如果笑的幅度比较大,那么又如何区分这种笑容是否是真心的笑容呢?说实话有一定难度,在嘴角张开,脸颊向上抬起,眼下皮肤皱紧、瞳孔变小,甚至还有眼角皱纹这种情况下,要看眼睑和眉毛之间的皮肤有没有受到眼周肌肉的活动而下垂。
并非由喜悦而形成的微笑也有很多,比如礼节性微笑,犹豫不决的笑(对情况无法把握),苦笑(通常是让人不快的表现),应对悲伤与悔恨笑。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相同类型的情绪,但情绪体验存在个体差异。最后,还要提到比较特殊的几种情绪:内疚、羞愧和尴尬。达尔文指出,尴尬的感觉是由于关注自己,尤其是关注自己的外表而产生的,受到称赞或遭到轻视都会引起这样的感觉。
这些情绪没有区别于其他情绪的一个特定的表情信号,在一段时间内可能通过愤怒、厌恶、蔑视、悲伤等一系列情绪表现出来。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些情绪我们本身就不希望被其他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