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行为理论是由zen1985年提出的,距今已有36六年的时间了。计划行为理论已经成为预测人类社会行为的最常被引用和最具影响力的模型之一。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三个基本要素能够影响意图,而意图又能够影响行为。这三个基本要素包括:对行为的态度,关于行为的主观规范,感知对行为的控制。

其中:对行为的态度强调的是人们对于从事某种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者负面的情感;关于行为的主观规范,强调的是人们感知到的应不应该实行某一特定行为的压力;感知对行为的控制,强调的是人们自己所感知到的在采取某一特定行为时的难易程度。

现有大量的研究已经建立了意图和行为之间的联系,现有研究用计划行为理论来对健康进行预测,或者对环保相关的行为进行探讨和分析。在健康和环境领域,研究人员通常同时测量对行为的态度、关于行为的主观规范、感知对行为的控制和意向作为特定自我报告行为的预测因素,然后使用回归或结构方程模型,使理论与他们收集的数据相符。

例如,使用这种方法的体育活动研究发现,对行为的态度、关于行为的主观规范和感知对行为的控制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积极行为的意图。

对行为的态度、关于行为的主观规范以及感知对行为的控制能够通过影响行为意图来对行为产生影响。在网络环境下,计划行为理论也被常用来作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一个人对某一行为的表现是由他执行该行为的意图决定的。意图本身是由对行为的态度、参与行为的主观规范以及对个体是否能够成功参与目标行为的感知所决定的。

Azjen 认为,对一种行为的态度是对该行为的积极或消极评价。态度是有信念决定的,规范是由规范信念和遵守动机决定的,感知的行为控制是由关于个人拥有从事该行为所需的机会和资源的信念决定的。Azjen比较了知觉行为控制与B andura的知觉自我效能感概念。计划行为理论还包括感知行为控制和行为成就之间的直接联系,当两个人对某一行为有相同的意愿时,对自己能力更有信心的人比怀疑自己能力的人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计划行为理论并没有指定与任何特定行为相关的特定信念,因此对于信念的界定和解释是根据研究人员的需要自行设定的。当前研究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人们对互联网隐私和可信赖性的信念决定他们对网络行为的态度和意愿。计划行为理论为测试这一前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测试态度是否确实与参与某一特定行为的意图有关,而意图本身应与实际行为有关。

基于这一理论,关于他人对网络行为的重要性的信念,以及遵从重视他人观点的动机,也应该影响网络行为的意图。最后,关于拥有必要的机会和资源参与网络行为的信念不仅能够影响行为意图,而且还直接影响网络行为本身。

1991年,MarkusKitayama发表了一篇文章,聚焦于心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即个体自我与社会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是近些年来颇具影响力的文章之一,被DevineBrodish 称为“社会心理学的现代经典”。自我建构理论是第一个系统的社会心理学试图绘制文化和自我之间的关系,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洞察力。

自我建构理论引入了一种新的方法来理解跨文化差异的个体后果,即它们对自我建构的影响。在东方与西方价值观中有关个人层面价值观的辩论,MarkusKitayama首先试图完全概念化文化自我知觉的后果,这促成了主要社会心理问题中相关角色的自我建构概念的形成。

MarkusKitayama阐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例如,美国和东亚的核心价值(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等)中所塑造的不同方式的自我意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独立和互依。其中,独立强调的是从环境中分离出来的自我,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争取独特性的自主主体。相反,互依强调的是涉及自我与社会环境的交织,可以被理解为依赖他人并争取和谐的代理人。此外,自我建构理论还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人格、组织心理学和消费者心理学。

自我建构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个人在看待自己与周围其他人的关系方面存在不同的视角。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体与周围人的差异,即“求异”;而在东方文化中,强调的是个体与周围人的联系和统一,即“求同”。这便导致了不同文化下的个人在自我建构上存在着差异。

MarkusKitayama 通过对个体与个体所处的文化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个体自我建构类型,即独立型自我建构与互依型自我建构。独立型自我建构更加可能存在于西方文化范围内,而互依型自我建构则更可能存在于东方文化中。但独立型自我建构与互依型自我建构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个体可能只是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区别。

对于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来说,其个体通常强调和追求的是一个个体作为独立性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其所面对的问题是当一个个体的目标变为不依赖他人而独立存在,并且要展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时,个体会怎么认知自己,会怎么认知自己与周围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会怎么认知自己与整个世界之间的关系。

对此,MarkusKitayama 在他们的研究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他们认为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会将自己看作“有边界的、独特的、基本趋于稳定的动机和认知系统,一个能够将个人的意识、情绪、判断、动机和行为统一为一个独特的、不依赖于外界环境的、有机的体系。这样的体系不仅仅能够对立于其他个体的相应体系,而且能够对立于个体所在的外在社会和自然环境中”。

对于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来说,其更加注重自身的感受,更加强调“自我实现”以及“自我认知”,希望能够表达个体的独特需求,行使个体的权利,并展现个体的能力,以及发展个体独特的潜能等。而对于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来说,其关注和强调的是作为个体要尽可能与周围群体中的其他人建立联系和依赖,即人与人之间要建立和维系好的关系,更符合东方文化价值观中的“求同”思想。

对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来说,其对自我的定义主要是来源于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群体或团体中的声望、地位和身份。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非常看重其与周围人之间建立和维系关系,强调团队融入、团队责任、团队义务等,个人利益要符合团队利益,个体要具有为团体付出和牺牲的精神。在实际情况中,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通常会为了群体利益或团队荣誉而压抑或克制对个体独特性需求的表达。

自我建构理论通常被用来探讨人的心理与行为,例如个体的认知、情感、动机以及行为等方面。首先,对于认知来说,不同类型的自我建构者通常会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例如,对于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来说,其更加倾向于学习和掌握那些能够与他人相区别的、能够展示自主性的知识;而对于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来说,则更加倾向于了解和学习那些关于群体成员、社会角色以及社会背景等社会性自我知识。

在对人进行描述时,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与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更可能将自己描述成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某一部分,而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在进行描述时往往会忽略周围的社会环境,更关注个体自身。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与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在认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别的原因是这两种不同建构类型的个体对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

对于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来说,其对信息进行处理时很少会受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往往会根据周围环境来处理信息。其次,在情感方面,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往往会善于表达自我的内心情感,而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往往会隐藏自我的内心情感。Hannover, BirknerPhlmann 通过研究发现,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比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表现出更强的自尊心。

此外,有研究者还发现,相较于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来说,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往往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心理压力,原因在于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在进行个人目标的追求时往往会考虑所在群体以及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的潜在影响,他们往往会比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面临更多的冲突,且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通常会采取压抑自身、克制冲突情感表达等方式来实现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进而会导致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

再者,在动机方面,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与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内外部动机方面,Koestner, HorbergHaga 通过研究发现,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往往会选择基于外部动机的一系列目标,面临着更多与个体目标相冲突的情形;而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往往会选择基于内部动机的一系列目标,且在实现目标上动作更为迅速。在人际交往动机方面,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通常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良好品质,更喜欢直接且清晰地表达自己所取得的成绩;

而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往往会更关心其他人的感受,在他人面前表现得会比较低调、含蓄以及内敛,甚至有时候为了顾及其他人的面子而呈现负面的自我最后,在消费行为方面,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与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现有研究发现,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更倾向于与周围人之间存在差异,会购买独特性的产品;而互依型自我建构的个体更倾向于融入所在的群体,会购买与同伴一致的产品。

举报/反馈

如春财经

18.3万获赞 5.8万粉丝
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