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英雄儿女》全国公映。之于不少人而言,这部电影的记忆恐怕是伴随着一家老少结伴搬着马扎,在工厂大院、在打谷场田间地头的观影经历相连:人们除了被黑白影像中的志愿军英雄王成(刘世龙饰)对着步话机怒吼“向我开炮!”而震撼心灵。更是被电影中梳着马尾辫的妹妹王芳(刘尚娴饰,张映哲演唱),在苍松翠柏、旌旗招展间演唱的《英雄赞歌》而湿润了眼眶……
时光荏苒,岁月不居,英雄的故事被代代传唱。
据悉,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作的大型话剧《英雄儿女》,将于10月6日至16日,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这座英雄城市正式上演。这也将是由上海作家巴金原著小说《团圆》改编,多次被搬上银幕的《英雄儿女》首次登上话剧舞台。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那激昂熟悉的旋律,必将再度唱响在万千观众的耳畔。
海报设计郁斐一曲诞生!词曲、原唱刘炽、公木、张映哲携手谱就传奇回首往昔,1961年,作家巴金以自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所见所感为基础,创作了中篇小说《团圆》,讲述了一对因革命斗争而失散的父女在朝鲜战场上重逢的故事。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对该作赞许有加,指示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为电影。导演武兆堤接下这一光荣的摄制任务,遂与编剧毛烽一起充实情节。1964年,影片登上银幕,是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英雄儿女》。
该片的故事梗概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士王成在保卫无名高地时牺牲,全军发起纪念并宣传王成精神的活动,过程中师政委王文清认出王成的妹妹王芳竟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英雄父亲、王芳的养父王复标来前线慰问时,认出了王文清,两人回忆以往共同斗争的历史,也让亲生父女相认……
电影上映后引起轰动,王成在牺牲前喊出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也成为体现英雄舍生忘死精神的名句,为代代人所津津乐道。《英雄儿女》同其时的《上甘岭》《长空雄鹰》《奇袭白虎团》等一道,堪称抗美援朝题材乃至现代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的经典之作。
回到片中主题曲《英雄儿女》的诞生始末,就不得不提作曲家刘炽和填词人公木。西安人刘炽15岁时,便毅然北上参加了工农红军,被组织分配到延安红军人民剧社当小演员。1937年,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时,观看了他的演出,称赞其是“已有主角倾向的少年天才”。1939年,刘炽改入鲁艺音乐系,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和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曾在辽宁歌剧院、中国煤矿文工团等单位工作。
公木原名张永年,河北人。自幼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在北师大就读期间,便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受《黄河大合唱》感召,他一气呵成创作出《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等七首歌词,其中的“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像太阳。”新中国成立后经军委政治部批准,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在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期间,公木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慰问。
刘炽
公木1962年,《英雄儿女》拍摄期间,电影插曲的任务原本落在编剧毛烽、作曲家刘炽身上。但毛烽绞尽脑汁也没能写出自己中意的歌词——这段故事颇为传奇,长春电影制片厂前副厂长、知名导演宋江波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情急之下,由导演武兆堤亲帅,与毛烽、刘炽、主演田方等一道叩开了吉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公木的房门。公木听完他们的来意,起初有所顾虑。武兆堤则不由分说,拽着公木就走,到了长影招待所,专门给公木安排了房间,先把没有剪辑的电影毛片给他看。刘炽在边上讲了脚本主题后,请他给英雄王成的妹妹王芳写段在战火中缅怀哥哥的歌词。不成想,第二天下午,公木就把“风烟滚滚”歌词交了上来!刘炽乍闻之下,举着稿子吼:“这就好了?!”公木直截了当地说,自己前几年写了一个《烈士赞》的诗,听了他的讲述,感觉这首诗同《英雄儿女》主题很贴近,“都是写英雄的,只是做了一些改动。”
据宋江波导演回忆,刘炽在细细品读了歌词后连声叫好。“但他并没有马上动手谱曲,而是拉着朋友打起了扑克。其实这正是刘炽创作的一个特点,他的创作灵感常常在娱乐时突然就冒了出来。”果然,正当大家打在兴头上,刘炽突然把牌往桌上一摔,回家闭门谢客,一遍遍读着歌词,在激情迸发中谱出一首优美的歌曲。
关于《英雄赞歌》的曲子创作,刘炽后来曾撰文回忆说得益于1940年他到内蒙古的一次采风。当时,刘炽住在一个名叫王月丰的民间歌手家里,“每天晚上就像开音乐会,喝一晚上酒,唱一晚上歌。我那时记忆力好,记谱快,每晚不停地记。内蒙古草原到处是歌,那些日子真让人难忘。”《英雄赞歌》的曲子,正是以当年采风时采到的一首内蒙古民歌《巴特尔陶陶呼》为蓝本,加以发展完成的。
词曲完成后,毛烽找到空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张映哲来唱这首歌。张映哲很喜欢这首歌,在此之前也看过这部电影的小说版,但她并不知道自己演唱的这首歌在电影中是什么样的画面,在录音棚演唱时总进入不了状态。还是毛烽,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给她讲剧情。张映哲终于找对了感觉——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反对个人“成名成家”,张映哲的名字未上片头字幕。以至于电影公映多年后,不少观众还以为就是片中的“妹妹”刘尚娴演唱的。
刘炽在作曲期间,情之所至,顾不上找公木商量,自己续上了一段副歌歌词:“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高山流水遇知音,公木在得知后二话没说:“续得很精彩,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值得一提的还有,《英雄赞歌》的曲作者刘炽于1998年10月23日辞世。是年同月,仅仅在刘炽去世七天后,公木因肾功能衰竭在长春辞世。
《英雄儿女》剧照,刘尚娴饰演王芳从《绒花》到《英雄赞歌》,红歌经典在当代演绎中焕发第二春《英雄赞歌》是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歌。这熟悉的旋律一经响起,就把我们带到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这首名曲诞生近半个世纪后,随着新时期主旋律大片的蓬勃兴起,“老歌新唱”蔚然成风。在2019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由歌手王菲清唱同名主题歌后,2020年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乡》将老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我的祖国》拿来做二次演绎——片头由群星合唱一版,片尾放出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当年的原唱版。而电影《中国机长》(2019),则把空政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闫肃在1962年创作的《我爱祖国的蓝天》找了出来,并由歌手毛阿敏做了更为抒情化的演唱。
大银幕前,敏感的观众都觉察出了一个新的趋势:之前的经典歌曲,正在逐渐焕发“第二春”,纷纷被挖掘出来做当代演绎。说起来,这大抵肇始于2017年由冯小刚执导的《芳华》。这部明显带有他和原著作者严歌苓怀旧色彩的电影,选择由歌手韩红重新演唱歌曲《绒花》——这首老歌曾作为1979年电影《小花》主题曲,由李谷一演唱后,曾在1980年“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获奖。“老歌新唱”动作频仍,中外电影不乏其例,但从那时至今,一连多部电影皆是如法炮制,便有了蔚然大观的气象。
2020年8月开拍,当年10月公映的《金刚川》,是“时间紧,任务重”下诞出的电影。无独有偶,据1956年4月号《大众电影》刊载,《上甘岭》筹备组于当年1月初成立,“也属于当年筹备,当年投产,当年上映的影片”。《金刚川》的音乐监制于飞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制作配乐阶段也曾考虑过《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后来大家商量后,觉得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曲《英雄赞歌》的气势和气质更贴合影片本身要传递的情绪。”
“《英雄赞歌》的版权,目前在作曲家刘炽、公木老师家人那里,他们对于改编的要求也比较严谨,禁止做一些个人化的改编,所以我希望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赋予这首歌一些新的突破,或者说新的演绎方式,采用的是流行+古典跨界互动的模式。”于飞说,而具体到《英雄赞歌》这首歌本身,“无论从音域还是从音乐气势上来讲,它都比较难唱好,需要歌手要具备相当的实力。谭维维之前演唱过《华阴老腔》,给我和刘炽老师的女儿刘云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是个四川辣妹子,可以柔也可以刚。我希望她在演唱时,既要把握住原有唱腔上的革命气势,同时也要唱出我们今天对英雄的致敬与缅怀。”
电影《金刚川》主题曲《英雄赞歌》配乐现场接到作为《金刚川》主题曲《英雄赞歌》钢琴演奏邀约时,钢琴家陈萨正在南京的一场演出途中,“我的母亲出生在1953年,抗美援朝已经胜利了。我的太爷爷给她取了小名‘援利’,取义‘援朝、胜利’。收到邀约时,妈妈就在我身边,她对我说,‘你是军人的后代,义不容辞。’”陈萨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小就看过黑白电影《英雄儿女》,她本也对《英雄赞歌》的旋律非常熟悉,“一拿到demo的时候,旋律一下子从儿时的印象中被唤醒,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存在。”陈萨介绍说那次的任务简直是急急如律令,但之于音乐家而言,音乐本身胜过千言万语。“总的来说我觉得改编非常成功,不同的声部符合人声、小提琴和钢琴各自演奏的乐器语言,而每个独奏的角色所呈现的也都是铁血柔情的一面。”她介绍说,钢琴从一开始的人声清唱后就铺陈开了,在整首乐曲里充当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它有一种色彩感在里面。有的是比较铿锵的和弦,非常有力度类似于号角一样的音型;有一些则像潺潺流水的三连音。直到中间第三段solo出现的时候,它又以一种非常亲切的歌唱性的旋律呈现。整首曲子最后在一种激昂向上的进行曲的气势中结束,非常符合电影所要传达的精神气质。”
乐评人Miya在同澎湃新闻记者交流时认为,《金刚川》的主题曲演绎令人印象深刻,“人声清唱,通常来讲有一种唤醒的感觉;之后小提琴出来的旋律就更明亮一些,符合乐器本身高频段的声音色彩;与此同时,钢琴其实有很多好听的部分,但由于整个织体是和乐队在一起的,所以大家听到的可能不是那么明显的感觉,其实是在烘托这整个气氛,当所有的声部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之后,此时钢琴的独奏出现,是更为亲切的述说。它还有个小的装饰音,增加了一些民歌的原生态风味在里面。”同钢琴家陈萨带着父辈的记忆与嘱托领受此次演奏任务相似,音乐监制于飞在这首《英雄赞歌》MV发布当日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写下如下一段话:“我做过很多歌,做过很多配乐,遇到过大大小小很多的困难,但可能都没有这首歌需要克服的困难多。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爷爷,当年驾驶伊尔-10作为赴朝第一批飞行员,也贡献过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把这首歌献给爷爷,他也是最可爱的人呀!”
回到今天这首即将在大型话剧《英雄儿女》中再现的《英雄赞歌》。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的(关于电影《英雄儿女》的报道另见)最后点评说,“这首歌同当年的电影在精神气质上高度一致,都是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最佳结合。同时,它(歌曲)背后也传递出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儒家传统价值观。我们都能从中听出悲愤的成分,但这种‘悲’并不令人消极沮丧,而是转化为一种催人奋发,激励向上的力量。这一点有点像是古希腊的悲剧和英雄史诗中的‘壮美之感’,也就是东西方文艺理论与美学中皆有而各表的‘崇高’。”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