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太原广播电视台

在太原文物古迹中

窦大夫祠虽与晋祠同为国宝级祠堂

有道是

南有晋祠,北有窦祠

但论名气

窦祠却远远不及晋祠

这里少了一份喧嚣

多了一份幽静

古人选择风水宝地

讲究虎踞龙盘,依山傍水

当汾河冲出山峦注入汾河谷地之时

恰好在古城太原的西北角

制造出一处“上风上水”的绝佳之地

窦大夫祠就建在此处

背靠二龙山,旁邻汾河峡谷

是祀奉春秋时晋国大夫窦犨(chōu)的祠堂

琉璃团龙

窦大夫祠虽小

却有许多惊艳之处

山门南向墙壁上有四幅浮雕琉璃团龙

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技法精湛

为元代实物

彰显着当时工匠的造诣和精益

鼓楼(方石柱)

钟楼(圆木柱)

红墙、青瓦、鼓楼、钟楼

给人一种古朴沧桑之感

与西边钟楼用木不同

东边鼓楼以石柱支撑

名为“鼓楼石柱”

成祠内八景之一

令人称奇

石柱支撑的鼓楼

堪称中国祠堂建造史上的一个奇迹

窦大夫祠坐北朝南

一进院落,呈带状依山而建

中轴线上依次布列乐楼、南殿、献殿、主殿

主殿两侧建有耳房、配殿

南殿两侧建钟、鼓二楼

最为惊艳的

莫过于献殿

所谓献殿

就是祭祀时用来摆放供品的地方

在古时每逢遇到干旱的时候

历代地方守臣及民间百姓都会在这祈雨、摆放贡品

作为祭祀的场所

一般来说

献殿与主殿都是分开建造

比如晋祠的献殿

但是窦大夫祠的献殿与正殿却连在一起

献殿的后柱与正殿前柱公用有机相连

使献殿与正殿两殿成为一体

结构精炼,不落俗套

是中国古建史上的伟大创新

献殿的内部结构

更是令人惊叹

这便是藻井

藻井一般位于古建筑天花板的正中央

窦祠藻井

斗拱递叠而就

一、二层为四边形

二层以上为八边形

抛开了宋代建筑一贯的华丽繁琐

虽然层层叠加的斗拱依旧轻巧细致

但少了装饰,多了几分通风透气的实用

献殿藻井完全由木块和木条交错层叠咬合构成

不用一根钉子

呈八卦图形

再而重叠渐进

演变成八八六十四卦

构成周易八卦的整体

称其为“八卦藻井”

藻井的最上层为圆形

下面则为方形,代表天圆地方

中间为楼阁,代表人间的烟火

所以这个藻井流露出的

是古人秉持的天地人合一思想

成为元代小木作的精品之作

正殿的门,也是颇有特色

该门制作手法浑厚,造型大方

是现存元代板门中为数不多之原物

左右两扇门上

各采用沥粉堆金技法绘有盘龙一条

历经多年仍栩栩如生

板门左右下方门盘分别题有

“大元国、至元十二年十月十八日门盘 韩監助造”字样

这就说明

此门比故宫的门还要早150年左右

窦大夫祠元代建筑

整体结构浑然质朴,构思独特

反映了元代营造技术的灵活性

和不拘一格的创造胆略

透过这个元代的祠堂

不仅可以看到古人的精神追求

还可以看到古人的宗族制度的兴亡

以及与此相关的民风民俗

与寺院道观相比

祠堂可以说是世俗的所在

窦祠的美

就像久居深闺的才女

给了世人回眸一笑的惊艳

举报/反馈

人民融媒体

8226万获赞 110.4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