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和徐渭。三位才子各有所长,其中属徐渭最为多才多艺,全方位发展。在书法,绘画,戏剧,兵理军法等各个领域都属于拔尖之才。
徐渭名号“青藤老人”,他确实像一株藤蔓,依枝而生,攀枝而长,狂放不羁,肆意伸展,但却无花又无果。
徐渭的一生命运多舛,才艺能力攀登第一,但却落得妻离子散,孤苦伶仃,九次结束生命未遂,悲苦一生。
01年幼失亲的徐渭
父亲徐鏓是当朝同知,徐渭身出名门。虽然是妾侍所生的家中幼子,但是继室苗夫人将他视为己出,将其悉心养育。
才不出百日,本以为可以安心当个“官二代”的他却年幼丧父,徐渭自幼对父亲没有多少深刻印象,或许是缺乏父爱才造成徐渭后来冷漠,孤僻的性格。
因为徐鏓的去世,徐家的地位一落千丈,继室苗夫人遣散了家中所有奴婢奴才,这些奴婢里面就包括徐渭的生母。
才十岁便强迫与生母永世别离,这件事对徐渭刺激颇大,唯一的血脉至亲也离自己而去,那在这个世界上就只能与养母相依为命了。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才过了四年,苗夫人也因病而撒手人寰,举目无亲的徐渭,只能与同父异母的哥哥一同生活,但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快活,徐渭很快便与哥哥反目成仇。“骨肉煎逼,萁豆相燃”是他后来对兄弟之间关系的总结。
按照民间封建迷信的说法,徐渭的诞生给徐家带来了灾难,他是徐家命中的大克星。因为他的降临,徐家亲属无一幸免地遭遇生死别离。
不被手足宽厚待见,也是徐渭凄凉的命运里其中一环而已。被苦情的命运捉弄,还在后头等着徐渭。
02接连落榜的徐渭
长兄如父,徐渭从小显现神童本质,哥哥便“望子成龙”般地栽培教育他。天资聪颖的徐渭走上了科举之路,自信满满的他以为自己肯定可以一人得道,全家升天。
但事与愿违,屡次落榜!
在《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写的那样:徐渭的科举文章,根本不符合中榜的八股文要求,他天马行空,像极他名号“青藤”肆意乱长的文风,根本就是非主流!科举制度的公式化套路,根本无法认可徐渭这种艺术家类型的天才。
寄托了全家希望在徐渭身上的哥哥,忍了徐渭八年,终于忍无可忍,与徐渭的关系真正决裂。
天才徐渭的性格孤傲偏执,除了原生家庭带给他的深刻刺激影响之外,他满腔的才能无从施展,也不被人认同赞许才是他性格愈加固执孤僻的原因。
03扭转命运的徐渭
才气满溢的徐渭,人生处处碰壁,最后竟落得血脉至亲都离自己而去。徐渭的精神有崩溃失常的迹象。
或许是人的运气走到最低谷的时候,没办法再低了,就会往高处走。此时刚好被同县的典史相中,招作上门女婿,正式入赘潘家。
与妻子短暂的婚姻生活里,算是徐渭最快乐的时光,他完全放弃了入仕之路,跟着岳父在衙府内处理公文,也结识了一群好书画之友,徐渭在这段时光里充分挥洒着自己的才气。
突觉自己这么多年的才华终于有人赏识,惬意至极!
但好景不长,妻子病逝,那时候的徐渭才二十四岁。失去妻子的他不愿继续依附别人而活,几番周折,回到自己的故乡开了一间教书育人的私塾。
嘉靖年间,倭寇祸患形势严峻,抗倭大将胡宗宪久闻徐渭大名,在徐渭三十六岁之时将他招入麾下,徐渭的加入之后,胡宗宪的抗倭事业如虎添翼,很快便帮助他活擒倭寇头目,立下大功!
04生性无改的徐渭
这段给胡宗宪做幕僚,作智囊团的日子里,是一向孤傲,鄙视官场潜规则的他最得意,却又是最矛盾的日子。
他深深感激胡宗宪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让自己彻底扭转命运,得意快活!
但又看穿明朝官场的黑暗叵测,当朝大奸臣严嵩正是自己伯乐的师父,利益的纠缠使胡宗宪无法脱离严嵩。
生性刚正不阿的徐渭实在无法融入名利场的尔虞我诈,就在他决定反正已经功成名就了,打算辞别胡宗宪全身而退之时。
胡宗宪与严嵩政权倒台,靠山锒铛入狱,徐渭再一次骤然失去人生寄托,顿感心灰意冷。
老天爷好像只对徐渭一个人抓着薅,总是在他快要摸到人生彼岸的时候便将他大力击沉,将他艰苦建筑起来的希望之屋锤打得破碎零落。
一而再,再而三受打击的徐渭,在精神濒临疯癫的状态,为自己写下了《自为墓志铭》:“文与道终两无得也,傲与玩亦终两不得其情也”
然后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再不受命运捉弄之苦了!
就连自杀,老天爷都不让徐渭如愿。第一次,用斧头将自己脑袋劈开;第二次,用铁钉钉入耳朵;第三次,捶打“命根子”昏迷。
还有第四五六七次......自杀了九次的徐渭每次都被人救起,都不知道应该说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还是说他连生死命运都无法被自己掌握,做鬼不得,做人苦难。
命硬的徐渭,此时精神已经完全疯癫,经常出现幻觉。后期竟然失心疯地将自己再娶的妻子错手杀死。
犯罪入狱的他反而得到久违的归宿感,在狱中静心研究自己自小喜爱的书法,绘画。刑满释放时已经五十三岁,年过半百了。
05坎坷悲歌,如梦初醒
“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这是徐渭的自诩。个性孤傲却才艺超群。
涉足官场,才略过人,为人却棱角分明,与周遭格格不入。书画作品不按常态审美而生,但却自成一格,声名远扬。
在封建统治的时代,他是少有的叛逆狂放,不按套路,不畏威严,不依权势。不因怀才不遇而折腰。
晚年的徐渭身旁无妻无子,孤苦伶仃。靠着变卖自己的书画为生,看似贫困潦倒,走投无路。但在徐渭心里,或许是在最爱的书画里得到了心灵的救赎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