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巴拉(rev bav lav)是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的一个自然村寨,位于洗车河与靛房河交汇处。清代改土归流后属捞车里,民国时属隆道乡。如今,以惹巴拉为核心,由梁家寨、彭家寨三个土家族传统村落组成的惹巴拉风景区已成为著名旅游景区。

  “惹巴拉(rev bav lav)”是典型的土家语地名,但是关于“惹巴拉(rev bav lav)”这一土家语地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却存在四种不同的释义。第一种解释为“惹巴拉”是土家语,意即“美好和美丽的地方。”(刘能朴:《老家记忆——湘西北土家文化拾遗》)。第二种解释“惹巴拉,土家语,意为‘看孙子的路’,传说过去有一个做祖父的常在该村路边接孙子,故名。”(《湖南省龙山县地名录》)。第三种解释为“惹巴拉的意译成汉语应该是‘有竹鼠的地方’。”(向华武:《土家语地名“惹巴拉”考释》)。第四种解释为“‘惹巴(rex bax)’是土家族最早的祖先之一。‘惹巴’一词有土家族的王的涵义,‘拉(lax)’是路的意思,意为土家族王走过的路,或土家王玩耍的地方。”(《龙山县地名志》)。

金色晨曦中的龙山惹巴拉。曾祥辉 摄

  以上四种对“惹巴拉”的释义看上去似乎都有些合理。但如果根据土家语与汉语记音和语言学理论仔细推敲,前三种释义与“惹巴拉”的真正涵义都有些不符合。

  第一种释义把“惹(rev)”翻译成“美好或美丽”是对的,土家语“惹(rev)”确实有“美丽、美好、漂亮”的意思,但却把“巴拉(bav lav)”当作了无实义词缀,因此得出“惹巴拉”意译成汉语就是“美丽的地方”,在土家语中并没有这样的词缀,因此不符合土家语的语法规则。如果把“巴(bav)”译成动词“看”,把“拉(lav)”译成“路”,因此也有人据此把“惹巴拉”释义为“看见美丽的路边”。从单个词义翻译上看没问题,但却也不符合土家语语法规则,因为土家语的语序都是“宾——动”结构,即宾语(名词)都是动词之前。如“看路”土家语就应该说成“拉巴(lav bav)”,那么“看见美丽的路边”土家语就应该说成“拉惹巴”而不是“惹巴拉”。

  第二种释义为“看孙子的路”也欠妥。土家语“惹(rev)”确有“孙子”的意思,“巴(bav)”有“看”之意,“拉(lav)”即“路”的意思,根据土家语语法中—定结构规律,“惹巴拉(rev bav lav)”可以直译为“看孙子的路”,但土家语“看孙子的路”应该说成“惹巴系拉(rev bav xir lav)”或“惹巴捏拉(rev bav nier lav)”更为准确。况且只要是公婆去看孙子的路都可以叫做“看孙子的路”。因此这种解释只是按音义直译,与“惹巴拉(rev bav lav)”这一土家语地名命名不相符合。

  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惹巴拉凉亭桥,一桥跨三寨。徐正祥 摄

  第三种释义认为“惹巴拉(rer bav lav)”中的“惹(rer)”应取“老鼠”之意,“巴(bav)”是形容词,用来修饰“惹(rer)”,是“大的”的意思,“拉(lav)”是名词,取“路”的意思,故“惹巴拉(rer bav lav)”的汉译过来就是“有大老鼠(竹鼠)的地方”。但这种解释似乎也欠妥当。土家语“惹”如果读音“rer”【21调】确实有“老鼠”之意(土家语汉字记音的“惹”不同声调有不用含义:如读音“rex”【55调】)就是数词“四”;如读音“ref”【35调】就有名词“酒”“脓”和动词“吞”“安装”几种释义;如读音“rer”【21调】就是“老鼠”;如读音“rev”【53调】就有“老鼠”“孙子”“美丽、漂亮”几种释义。汉字记音的“巴【bav】”也有动词“看”、名词“雄性”和形容词“大的”几种不同释义。汉字记音的“拉(lav)”也有名词“路”和动词“压”“砍”几种释义),但在土家山寨“有大老鼠(竹鼠)的地方”比比皆是,岂不都可以以“惹巴拉(rer bav lav)”命名地名了?因此这种释义也有些牵强附会。

  可见,上述三种释义都是单方面的从土家语语音来考察,带有主观性,并没有考虑地理环境、民族历史及民俗风情等因素,故这种照搬直译或望文生义出来的土家语地名释义既不符合土家语地名的命名规则,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那么,土家语地名“惹巴拉”究竟作何解释才更接近原意呢?我们认为将“惹巴拉(rev bav lav)”释义为“土家先王(热巴冲)走过的路”更接近这一地名的本意。远古时代的土家先民的人名都是有名无姓,如传说中的“八部大王”都是有名无姓的部落首领。传说唐末五代之际土家族有三个首领,他们分别叫“吴着冲”“惹巴冲”和“春巴冲”,他们是结义兄弟。据【清】乾隆《永顺府志·杂记》记载,五代时期三兄弟联合起来对占据溪州的彭氏土司始祖彭瑊作战,战败后“吴着败走猛峝,(彭)瑊复率众击之,吴着复逃匿洛塔山。”彭瑊又联合漫水司(今湖北来凤县境内)土官向柏林“合攻吴着,吴着又遁入洛塔吾山,困毙其处。”土家人为了纪念自己民族的首领,就在很多地方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地名,如洛塔就有“吴着厅”“吴作湖”等,永顺、保靖县境内有“吴着坪”“吴着祠”等。【清】乾隆《永顺府志·杂记》又记载:“惹巴冲者,吴著冲结义兄弟,今龙山明溪里、坡脚里、捞车里、二梭里、三甲里、四甲里,皆其世土。”可见,热巴冲管辖的范围就包括今惹巴拉所在地捞车里在内的很多地方,因此,当地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位首领,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惹巴拉”,即“惹巴冲走过的路”。

龙山惹巴拉。田良东 摄

  同样在保靖县仙仁(现属阳朝乡)、龙山县他砂乡(现属靛房镇)等地都有“惹巴拉”这个地名。这都是当地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位首领而命名的土家语地名。但有人把惹巴冲的“冲”解释为“玩耍”,把“惹巴拉”释义为“惹巴玩耍的地方”,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土家语人名后的“冲”不是“玩耍”,而是土家人把土家族的首领、头人称为“conɡx”,汉文史籍记音为“冲、从、送、踵、宠、什用”等。如【清】乾隆《永顺府志·杂记》就明确记载:“土人……又名官长曰‘冲’,又曰‘送’,又曰‘踵’,又曰‘从’。若吴着冲、惹巴冲、药师冲,即吴着送、吴着从。”永顺土司也有“彭福石冲”“惹即送”“黄麦和踵”“大洛踵”“麦贴踵”“麦依送”“麦答送”,保靖土司有“彭莫古送”,等等。而“玩耍”土家语叫“格茨(ɡer cix)”而不是“冲(conɡx)”。

  由此可见,“惹巴拉(rev bav lav)”这一土家语地名释义为“土家先王(惹巴冲)走过的路”更为符合这一地名的本来涵义。在土家族地区,土家人以自己民族的祖先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首领头人命名地名是司空见惯的。这也体现了土家族不忘先辈首领、不忘自己民族的英雄人物,并将他们的名字以地名命名的形式镌刻在大地上,以示永世追忆和怀念。这也正是土家语地名的历史文化价值所在。

(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来源|团结报

作者|陈廷亮 陈奥琳

编辑|杨世芳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




湘西地名文化趣谈|苗乡茶山地名故事多湘西地名文化趣谈|花垣地名之由来湘西地名文化趣谈|凤凰地名之由来湘西地名文化趣谈|古丈地名之由来



举报/反馈

湘西网

1万获赞 3356粉丝
权威媒体 传递湘西正能量
湘西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