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婚嫁被称之为大喜,一个新的家庭就此组建,一段新的人生也就此开始,其喜庆之意自然不必多说。然而在湖南郴州的嘉禾县,千百年来却沿袭着一种怪诞的习俗:大婚之日必唱大悲之歌,以泪水颂衷肠、念亲恩,这种奇特的婚嫁风俗被当地人称为伴嫁哭嫁歌。
今天《世界看湖南》带你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禾伴嫁歌。
嘉禾伴嫁歌由伴嫁歌和哭嫁歌组成,用方言哼唱,民歌界有“北有兰花花,南有伴嫁歌”的美誉。嘉禾伴嫁歌是集诗、歌、舞于一体的婚嫁风俗音乐,是中国汉民族传统婚事礼仪活动最具代表性的风俗音乐,它的音乐旋律如同女性一样的温柔,美妙,使人百听不厌,如痴如醉。嘉禾伴嫁歌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仍有1200多首嘉禾伴嫁歌在当地被传唱。
如今,嘉禾县跟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人们很少使用抬轿迎娶、拜堂成亲这等婚礼习俗,但嘉禾人的传统婚礼,仍少不了伴嫁歌的仪式。
嘉禾伴嫁歌传承人李桃英是县城里首屈一指的伴嫁歌头,她的邀约一直应接不暇。出于对伴嫁歌的热爱,李桃英退休后就组建了嘉禾第一支专业伴嫁队。“因为我是嘉禾人,生在嘉禾长在嘉禾,嘉禾人爱唱歌、会唱歌、唱好歌,所以我就想,要唱响嘉禾的伴嫁歌。”
传统的伴嫁歌堂极尽古朴韵味,红灯笼、红帐子、红蜡烛,满目都是热烈而浓重、喜庆又吉祥的红。夜幕降临,亲戚好友陆续到来,拼桌摆糖,好戏开演。
按照当地习俗,伴嫁仪式一直要唱到次日黎明见到曙光方才可以散场。上半夜唱“安席歌”“短歌”“耍歌”,下半夜唱“长歌”,直唱到次日天光时分开始跳伴嫁舞,而后是唱“骂媒歌”“哭嫁”与“送嫁”。
“骂媒歌”是伴嫁仪式的重头戏,是女方对媒婆乱牵姻缘的痛诉,通过歌曲指桑骂槐,控诉封建婚姻的礼教,这是嘉禾伴嫁歌的由来,也正是它的精华所在。
如今,包办婚姻早已被废除,唯利是图的媒婆也已不复存在,骂媒歌的内容现多以调侃戏说为主。可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母亲对女儿即将出嫁的不舍之情却从来没有改变。这也是伴嫁歌中“哭嫁”的由来。
歌颂了过往的先祖,讽刺了封建的旧制,引出了最感人的亲恩与思念,在闹过、笑过、哭过之后,伴嫁歌堂圆满收场。
“鸡婆崽,鸭婆梭,三岁女娃会唱歌,不是爷娘教会的,自己肚里意思多”。可以说,在过往的嘉禾,每一个女孩都是唱着伴嫁歌长大的。通过歌声,娓娓道来那一份平日里鲜以言表的亲情,这是嘉禾人最看重的。然而也同样因为它古朴、传统的表现形式,今时今日的伴嫁歌却开始显露出要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痕迹,这是传唱者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李桃英心里明白,只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让这种传唱了两千多年的妙调不陨落,而这些问题,也正是县艺术团团长(时任)胡霞正在努力的方向。
作为嘉禾另一支伴嫁队的领队,胡霞与李桃英所授的技艺有些不同。在她看来,如果要让伴嫁歌一直传唱下去,就一定要让当下的年轻人领略伴嫁歌的美,可传统的伴嫁歌舞却并不具备登上现代舞台的条件。
“伴嫁歌一般都是在农村里,如果要把我们的伴嫁歌搬上银幕搬上舞台,我觉得必须要发展创新,才能让群众更容易接受。”
过往的伴嫁歌舞更加注重朗朗上口的曲调和写实的歌词,舞蹈动作方面较为简单,为了呈现出更多的舞蹈美感,胡霞没少下功夫。
两千多年来,嘉禾伴嫁歌的流传依赖于口耳相授,各村各乡的老人们就成为了胡霞的“活教材”。
每个周末,胡霞都会去乡下走访,一边听老人们唱歌,一边做笔记。她用文字的方式将以往口耳相授的伴嫁歌记录下来。推陈出新、不忘根本,这便是胡霞传承伴嫁歌的一个理念。
这些年在乡村里,有胡霞的地方就有这样和谐欢快的一幕,而对于老人们来说,陪伴了她们一生的伴嫁歌又被重新重视起来,这让她们也十分欣慰。
千年之前,因为对封建婚姻礼教的愤慨,在嘉禾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伴嫁歌这样一种独特的婚嫁艺术形式。千年之后,封建礼教早已消失不在,但伴嫁歌的歌声却依旧源远流传。因为在这歌声里,唱出的是家乡的味道,哭出的,是不舍的情怀。这种承袭了千年之久的习俗正以全新的方式,续演着属于它的新时代传奇。
收看方式:湖南国际频道现已覆盖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电视用户可调频进行收看,网络用户可通过芒果TV的“直播页面→电视台→国际频道”进行在线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