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钟搞清楚社会心理学到底研究什么?

社会心理学的地位有点尴尬,它介于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社会心理学先后借鉴了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就是如何通过改变个体行为来改变整个社会的行为。弗劳德撰写的《社会心理学》是第一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

到了20世纪30和70年代,先后对态度测量、改变和结构展开研究,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心。

到了20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开始探索人们如何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看待人,人们发现社会思维原来如此片面。

20世纪40年代,开始对群体动力学进行研究,有一些研究认为将个体纳入群体,会使个体产生之前无法预测的行为结构,由此催生了很多关于领导气氛和社会变化的重要作品。社会心理学其实也一直有不同的流派。

比如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倡导用社会建构论对社会心理学进行重新解读,也有提出社会心理学必须与政治相关,并作为批判心理学的一种形式存在。社会心理学逐渐开始使用定性的方法来研究人际互动的问题。社会心理学应该是一门人文科学。

在之前我也分享过一些关于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内容,今天我们将重要的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一下。

社会心理学家首先研究的问题就是态度。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希望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社会问题研究,例如种族歧视、社会和家庭关系等领域。早期的社会心理不之用选择用态度的概念来探讨这些问题。

态度:个人交往互动时一系列先入之见。

不同的研究者对态度的定义也不同,不过这些研究者一致认为,当个体之间进行互动时,他们不仅将彼此视作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而且还带着一系列先入为主的设想、感觉、期望和见解。有些先入之见是由之前的直接经验带来的,也有些是从同伴、家人和社会群体中间接得来的。有了态度的概念,心理学家才能看清林林总总的先入之见最后是如何导致偏见的产生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生活当中的现象。

一、社会现象心理学

1、“为什么对他人的求助视而不见?”为什么对他人的求助视而不见?关键词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证明了旁观的人越多,人们对采取救援的能动性反而越低,也就越难开始救援行动。那么这个当中我们就牵涉到责任归因,旁观者会认为被害者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仅不会对被害者采取任何救援行动,甚至会斥责、批判被害者。通常人在采取救援行动的时候是会有五个阶段的,这就是我们提到的救援行动模型,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救援的五阶段理论。
2、人容易迎合多数人的想法,也就是从众现象社会心理学:什么是从众心理?就是说我们在思考判断某些事物的时候,总避免不了会有想跟随、迎合多数人的想法,这就是从众心理。那么发生从众行为的诱因主要是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信息影响是指认为他人做出的判断是正确的,自己接纳了他人的判断。在网购时选择好评最多的商家购买,就是受到消息面的影响。规范影响是指从“不想被他人讨厌”或者“不想打乱集体规则”等为出发点引发从众行为。例如说“虽然这不是我的本意,但是我不想被大家讨厌,所以我也赞同大家的想法”。这种行为就是受到了规范性社会的影响。同时我们认为凝聚力越高的团队,内部成员越容易从众。

3、人容易服从权威?这个现象的关键词是艾希曼实验。简单的理解就是人在被权威命令的情况下,有时虽然明白这种命令是错误的,但也会继续执行命令。那么人残忍的一面究竟从何而来?要理解这一点就需要了解斯坦福监狱实验,说有一项实验研究,在给予人相应的角色或条件下,人的行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当人被分配到可以命令他人、使他人服从的角色后,人们会很快地进入角色,开始对他人自然的施暴。

4、敌意归因。我们常看到的路怒症其实就是敌意归因的一种表现。越容易将他人的行为解读为敌意的人,越具有攻击性。主要是容易将他人的行为解读为敌意,把他人的的行为动作先入为主地认为是敌意或恶意。通常是这相理解的越有可能在当场对他人做出实际性的攻击。

5、为什么网络热门话题容易激化?这种现象主要是社会比较理论,在大多数人和自己持有相关意见立场的时候,会对自己所持有的意见更加自信、且会更加坚定自己所持的想法和立场。这种现象里面核心是知道他人的意见之后,会加速批判的过程。这个里面还有其它的一个因素是去个体化,去个体化心理大致有三个特征,分别是“整体感”“无责任感”“匿名性”。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分享过的文章。

6、人更想容易多数派的圈子。这种现象的关键词是沉默的螺旋,简单来说就是人是社会性群体,因此害怕在社会中被孤立。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会对周围人的态度和社会舆论察言观色,做出让自己不会被孤立的选择。这样一来,多数派的人数更更多,少数派的人数会更少。

7、多元无知效应。如果周围人不采取行动,则对紧急状态毫无察觉。例如有人在即将要遭受灾害的时候,采取任何的避难措施?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现在和即将发生的就是灾害,然后周围人也没有采取行动的情况下,自己的紧张感和不安的情绪也会被抑制,会认为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种情况就叫做多多元无知。

8、认知失调。只要换个想法,心中的矛盾就会解开。其实主要是一种想法与行动不匹配情况下的心理状态。例如有些人打算戒掉香烟,然后戒烟本身是很困难的。因此,有人会想“有人抽烟也挺长寿的”等等想法,从而说服自己,消除内心的矛盾。认知失调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非常的普遍。人们碰到对某件事情或人的判断出现矛盾的时候,会下意识只选择收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避免认知失调的发生。

二、组织与群体心理学

1群体规范是什么?群体规范源于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群体内看重个人形象的人越多,群体规范中对发型和着装等要求就越容易形成规范,且群体成员内部会更热衷强调这方面的要求。

2、人为什么会服从组织?我之前也分享过一篇文章。当集中决定某些事情时,我们有时会随波逐流做出违背本心的决定。这种单纯的从众心理叫做“外因性从众”。认为大家的意见是正确并且可接纳时发生的从众行为,称为内因性从众。心理学家法兰琪和瑞文将艾希曼实验中使人服从的力量称为“社会性势力”。社会性势力由以下五种因素构成。具体可以参考人为什么会服从组织?分别是报酬势力、正当势力、参照势力、专门势力、强制势力。即使是心智良好的普通人,一旦陷入“社会性势力”的逼迫,虽然明知自己正在犯错,也仍然不会停止自己的行为。
3、集体做出的决定容易极端化。社会心理学:集体作出的决定容易极端化这种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冒险转多。而群体内部偏向保守做法的成员越多,最后做出的决策也会偏向保守,这种情况被称为“慎重转移”。群体做出的决策与个人的决策相比,更有可能得出极端化的结果,这种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引起群体极化的原因有从众现象、社会比较理论。当集体中出现“过分自信”、“轻视”、“信息隔离”等现象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个人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集体的决策却得到的是错误的结果。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团体迷失或群体迷失。针对群体迷失有4个防范的措施。我们希望是群体领导者应当尽量保持公正的态度、群体应当积极的寻求他人的意见、邀请外部专家参与、成员应该拥有在群体内匿名发表意见的机会。
4、不同的团队会产生对立的状态。为什么有时候不同团队或成员,时而对立,时而合作这个现象要掌握的是罗伯斯山洞实验和群际关系,所谓群际关系,就是人们对自己所属的团队抱有好感,向对方团队抱有敌意的对立行为。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平行的目标或者是通过沟通或其它的方式都暂时达不到太好的效果,因为团队之间会有竞争和竞技的成分在里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当两个团体共同面对需要联手能解决的问题时,对立自然消失。

今天我们先分享到这里,后面我们再继续分享。

举报/反馈

楽克行

8411获赞 2239粉丝
由行为引发的心理、经济、营销大杂烩。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