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商业观察》王心怡
算上披露半年报的8月18日当日,舍得酒业的股价已经在四个交易日内跌去超过7个百分点。而与之相伴的基本面,却是上半年营收26.51%及净利润12.62%的同比增长。
这反差之中,到底是投资者们错了,还是舍得酒业“弱”了?
01
半年报疑似吃一季度“老本”?
2022年上半年,舍得酒业(600702.SH)实现营收30.25亿元,同比增长26.51%;录得净利润8.44亿元,同比增长12.62%。在白酒行业“销售场景受困”的上半年,这份数据已然不错。但从投资者的反应来看,对舍得酒业后市走势的担忧情绪还是较为明显。
增速放缓是不争的事实。2021年半年报时,舍得酒业实现营收23.91亿元,同比增长133.09%;净利润7.35亿元,同比增长347.94%。
今年半年报业绩增速,与舍得酒业二季度的大幅下滑不无关系。一季度时,舍得酒业呈现出83.25%的营收增速,净利润也是同比大增73.09%。这也为其半年的业绩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到了二季度,舍得酒业单季营收及净利润分别环比下降达到39.41%及42.14%。
或许也正因如此,舍得酒业在下半年的规划中,提出诸如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大力发展优质经销商、加强市场基础建设、打造老酒品类第一品牌、快速推进国际化和C端置顶,打好关键战役,努力实现高速成长等关键词,对销量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
总而言之,上半年财务数据整体同比增长,所以舍得酒业在半年报披露中并不需要对二季度单季出现的下滑做出过多的探讨及解释。尽管如此,公司依然指出,2022年上半年,高端白酒需求旺盛、市场持续扩容,白酒消费持续升级,白酒市场进一步呈现向名优品牌集中的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自三月以来局部市场疫情反复带来的消费者场景受限、物流受限、市场工作受限等问题。
自三月以来局部市场疫情反复带来的消费者场景受限、物流受限、市场工作受限,这或许是对舍得酒业二季度单季业绩下滑原因能做到的最为直观的捕捉。在此前《港湾商业观察》就半年报撰写的《销售、存货、现金流三方承压,水井坊的巨额营销费与“涨薪”》一文中,也指出今年上半年以来,疫情反复对白酒消费场景造成冲击,白酒终端销售普遍承压。
舍得酒业半年报中对此的描述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局部反复,导致部分区域的聚饮市场、宴席市场受到一定影响。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就此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由于国外疫情还在肆虐,国内疫情也尚未彻底结束,意味着白酒消费完全复苏或许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02
多项关键数据波动,流动性趋紧
尽管半年报的多项数据受益于一季度的大幅增长,但还是能从一些变动中看出舍得酒业所承受的压力。
上半年,舍得酒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超过52%。舍得酒业对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之变动的解释是:主要是本期加大经营性投入和销售增长导致缴纳的税款相应增加所致。
上述两点原因在财务报表中也有清晰的体现,期内,舍得酒业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42.25%至5.2亿元;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长81.78%至6.63亿元;支付的各项税费增长54.73%至12.06亿元。
从另一方面,舍得酒业期内货币资金也同比下滑36.84%至15.11亿元,就在2021年末,这一项还有19.73亿元,而在今年一季度,更是达到22.07亿元。与之相对的是,舍得酒业于上半年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增长46.17%至7.96亿元,这一数据在2021年末及2022年一季度分别是5.52亿元及5.68亿元。
细分来看,舍得酒业的应付票据皆为银行承兑汇票;而应付账款中,接近73.3%为应付货款。
虽然舍得酒业在一季度实现了超过八成的营收同比增长,且在半年报中维持了增长趋势,但从存货来看,舍得酒业在销售端还是有压力。
2022年上半年,公司存货同比增长16.38%至31.36亿元。即使在业绩大好的一季度,该项也仅有29.01亿元。
把时间线拉长,可以更直观的看出舍得酒业于今年前六个月的存货水平并不太“正常”:据东方财富,从2016年起,舍得酒业于历年上半年的存货分别是21.48亿元、22.16亿元、23.29亿元、23.78亿元、25.28亿元、26.95亿元及31.36亿元。
以账面价值计,在31.36亿元的存货中,有23.76亿元的自制半成品及4.58亿元的库存商品,在期初,这两项存货分别为约21.51亿元及4.14亿元。
舍得酒业认为目前的存货水平是否符合预期?公司目前的产销状况又是否合理?存货的上涨是公司对中短期内的销售持乐观态度?还是实际的销售并未达到公司的生产时的期望?就存货相关问题,《港湾商业观察》联系舍得酒业,公司并未回复。
无论是从现金流及货币资金,还是流动负债及存货,都不难看出,在舍得酒业业绩同比增长的成绩单的背面,显现出其所面临的销售端带来的流动性趋紧问题。因此也不免让市场部分人士产生疑问:若市场需求端并无明显改善,到三季报的时候,舍得酒业还能依靠一季度的高额增长维持一份亮眼的答卷吗?(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