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刘晓悦 岳阳报道
在湖南岳阳市,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抗美援朝老英雄,他曾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并先后被21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接见,他就是“中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民间环保第一人”朱再保老人。酷暑时节,合肥工业大学赴湖南省“重走伟人足迹,传递青年之声”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来到岳阳市,走访了这位充满传奇的老英模。
团队成员在约定的时间按照电话中朱老告诉的详细路线,来到岳阳市干休所一间不起眼的旧房间,93岁高龄的朱再保老人如数家珍一般地分享了他曲折而光荣的事迹。
团队成员与朱再保老人合影 刘晓悦供图
秉承红色基因,火线入党
“旧中国苦,新中国好。现在的年轻人遇到了好时光,要珍惜!”这是我们朱老见我们后说的第一句话。朱老在家排行老七,从小放牛要饭,他的四位兄弟姐妹是饿死的,那个年代的人经常没饭吃,或者生了病不治疗就病死。
1951年2月,23岁的朱再保参军入伍,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到部队发现,由于入伍的青年大都是文盲,首长说文盲不行,必须要有文化才能在现代化战场上不输于人。于是朱再保自学起微积分。那时候,他的工资仅有一元,用以购买煤油灯,没日没夜地看,不小心睡着了脑子里还都是一些数学概念。学侦察兵技术,学数学知识,硬着头皮学,半年从早到晚都没睡过觉。最后收验的时候,全团上下样样都达标的只有朱再保一人。1953年7月13日,金城战役打响。晚上9时,部队发起冲锋,身为炮兵侦察兵的朱再保冒着枪林弹雨,闯“敌雷区”到最前线侦察,向后方报告准确的敌坐标。这一晚,朱再保所在部队有许多官兵英勇牺牲,1800人的部队就只剩下30来人。“我当时就下了决心,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对得起牺牲的战友!”战斗中,朱再保被身旁一枚爆炸的地雷碎片灼伤,伤深见骨,但侦察兵是火炮的眼睛,是指挥员的耳目,崇山峻岭的战场也并没有换人的条件。于是他斩钉截铁和团长说“请团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而此时的他,一边裤子都没了,膝盖骨露在外面,鲜血直流,但依然带伤冲锋。
就这样,战斗打响3天后的凌晨,部队领导打电报告诉朱再保,根据他的表现,支部批准入党。“我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入的党,是带伤完成金城战役的。”说到这里,老人眼中依然充满坚毅。在那场战役中,朱再保带伤在战场上咬牙坚持了15天,直至战役胜利结束。因表现英勇,他被朝鲜授予“民族独立勋章”。
常怀忧患意识,投身环保
1958年,朱再保从朝鲜战场回到祖国怀抱,本想为军队建设再添砖加瓦,却没想到迎来了又一次的生死考验:被诊断为胃癌,切除了大部分胃和横结肠,医生预言他“最多活五年”。从战火硝烟中一路走来的朱再保,早已看淡生死,但他并未忘记曾在战场上许下的诺言:活着,就不能枉过一天。朱再保决定要“更有意义地活着”,被安置到岳阳军分区干休所休养的他一刻也闲不住,四处“找事做”。1978年3月,一直与癌症斗争的朱再保走进干休所附近一所中学,义务打扫厕所,从此走上持续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之路。1985年4月,朱再保组织岳阳市一中学生分文史、地理、动物、植物等7个小组,首次对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考察。学生们看到了鸟类被捕杀的残酷现实,向洞庭湖区周边的岳阳、益阳、常德等3市10县的公众发出了《保护洞庭鹤类倡议书》。也就是从这年冬天起,朱再保发起了至今全国唯一的“冬季爱鸟护鹤日”,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冬季护鸟爱鸟无间断。
1986年,洞庭湖区气候反常,湿地生态破坏严重,部分物种消失。朱再保为此忧心忡忡,并把自己的公益注意力投向了洞庭湖湿地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青少年为重。”朱再保说。从此,朱再保把公益事业的重点放在了环境保护上。
也正是在1986年,国家首次提出“保护湿地”。其中,湖南省的重点保护对象是洞庭湖。“湿地是什么,怎么保护?”朱再保多方查找资料,结合洞庭湖的情况,自费出了一张小报,免费向学校、社会发放。从1997年2月2日被确定为世界湿地日后,朱再保把保护湿地活动常态化。如今,岳阳市环洞庭湖5个县的上百万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已组成一支庞大的“湿地卫士”,庄严承诺并积极参与“湿地四护”(护鸟、护鱼、护水、护一切生物)和“四不”(不网捕、不毒杀、不买卖、不食用洞庭鸟类)行动,成为湿地保护全国典型项目。2008年,洞庭湖区发生冬汛,候鸟无家可归、无食可觅,朱再保立即在青少年中发动捐购稻谷15吨,救助嗷嗷待哺的饿鸟,使成千上万只候鸟平安度过了冬汛。2011年10月,朱再保作为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唯一代表,出席了“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
为使自己成为环保的行家里手,朱再保自费订阅了10多种报纸杂志,购买了上千册书籍。他做了几千万字的剪报,编写了150个专题、200万字的《宣传资料》,印制上千万份免费发放。2009年世界环境日期间,朱再保筹集资金20万,在全国率先翻印《全民节能减排手册》50万册,自费3万元翻印新修订的《环保法》5.5万册等。40多年来,总是一身旧军装,骑着单车,为他的环保梦风里来雨里去,足迹遍及岳阳市12个县(市、区)的3000多所中小学校、社区村组、东洞庭湖等。“环境保护是全民的事,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兴衰。我们是地球的子孙,必须保护它。”老人坚定地说。多年来,朱再保以全市100万在校青少年及其200万家长为服务对象,发动他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开展了800多项主题行动,累计参与人数8000万人,种植25万株防洪林、组织600万元捐款、种植3000亩油茶林……这些枯燥数字的背后,演绎着一名中共党员光辉形象。他先后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先进个人”等各类荣誉260多项,几乎囊括了国内全部环保大奖和多项国际环保大奖,被誉为“中国民间环保第一人”。2021年6月28日,他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朱再保获得的奖牌、奖状、奖章刘晓悦供图
不懈求索精神,开展绿色扶贫
1989年9月,共青团中央发起“希望工程”。时年61岁的朱再保得知后,内心充满激动。为深入了解这一公益事业,当年10月,他自费来到北京,向团中央咨询了解希望工程的运作模式,并当场向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出自己一个月的退休工资120元,成为湖南省首位“希望工程”捐款人。回岳阳后,朱再保立即着手对当地贫困学生情况开展调查。他赶赴临湘县最贫困的横铺乡,对该乡11个村做了半个月的调查,记录了52名8至13岁失学儿童情况。要让他们重返校园,需要上千元学费,这是当时朱再保一年的退休金。这时,恰逢国家发给他困难补助1050元,他瞒着家人用这笔钱替孩子们交了学费。
朱再保回忆希望工程刘晓悦供图
1994年,朱再保集资在平江县大洲乡龙洞村捐建了岳阳市首座希望小学。第二年,龙洞希望小学就迎来了120多名孩子。近30年来,这个村子走出了近50位大学生和研究生。
1999年,朱再保响应团中央“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号召,发动全市百万青少年开展“保护洞庭母亲湖,捐植千亩防洪林”活动,筹集捐款26万元,种植了防浪林1500亩、20万株。2004年,朱再保发起“保护市民水缸,创建生命源林”等系列主题活动,在铁山水库周边种植护水林3000亩、45万株。其中,朱再保两次捐出自己的奖金10万元,植树1400亩。近20年来,朱再保组织青少年共植树近7000亩、近90万株,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被誉为“岳阳的杨善洲”。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脱贫攻坚的任务部署,朱再保兴奋异常,因为他近年一直在筹划“绿色扶贫——捐植油茶林”项目正好契合党中央号召。当时他刚做完膀胱瘤手术,不顾“需卧床静养3个月”的医嘱,就着手发动中心城区15万师生及学生家长开展“绿色扶贫——捐植油茶林”行动,用了1年多时间,共筹集资金60万多元。岳阳当地许多农民在这一项目中受益,以岳阳县润枝生态油茶种植合作社为例,昔日的荒山荒坡,已经变成了成片的油茶林。“等挂果了,一年能有2500万元的收入。”朱再保说,油茶油质量好、产量高、收获期长、效益高、无副作用,是绿色扶贫的长远“好帮手”。
朱再保展示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合影刘晓悦供图
不知不觉,已至上午,老人以激动的腔调寄情当代青年,“未来属于年轻人,将来担子要移交到你们这一代人身上”。尽管年事已高,但朱再保仍如年轻战士那般,保持着如火的激情,浑身洋溢着不懈的向上精神。他用平实的语言,演绎着一名历经风雨的老党员对党和人民最质朴的情感和无限的忠诚,使团队成员深受教益,感受到赓续这红色基因的责任。同时朱老身上所体现出的湖湘文化精神,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