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联影智能骨折辅助检测系统帮助医生精准定位肋骨、秒级检出骨折、直观提示病灶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肋骨骨折情况相对复杂,肋骨数量多且存在部分重叠,并且肋软骨钙化、隐匿性骨折或者轻微骨皮质损伤等,肉眼难以准确识别。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一天要接诊三四十名肋骨骨折患者,肋骨是薄层图像,全扫完有400多幅,这对放射科医院来说,就意味着要连续好几个小时看成千上万幅图像。看片时间一久容易疲劳,导致漏诊。然而,一个小黄框的出现,改变了医生的阅片习惯,逐渐成为医生的另一双“眼睛”。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李跃华告诉记者,上海六院医学影像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每年的医学影像检查量约在75万到78万份之间。肋骨骨折的阅片工作一直是令放射科医生头疼的难题。2019年,团队参与研发了联影智能胸部多疾病智能诊断系统,可基于一次胸部CT扫描,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辅助肺结节、肋骨骨折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不仅能提高诊断效率,更能从多方面降低漏诊率。
只要将患者的图像传到阅片系统中,屏幕右上角的一个写有“骨折”的小悬浮窗变成了黄色,点击浮窗便进入了AI阅片系统。经比智能AI系统比对,就会在相应区域出现不同颜色的高亮显示,绿色部分代表没有问题,黄色部分说明有骨折阳性的情况。结合初步判断,再进入骨折AI系统,可细致地将每一层、每一根肋骨都进行标注,出现黄色标注的就是骨折点,借此医生就能很清楚知道患者哪里有骨伤,骨伤情况如何。
“有一些新的骨折病人,我们先让系统跑一遍看看是否存在骨折,最后再去确认。”李跃华教授说道,让AI先跑一遍,已成为上海六院放射科读肋骨骨折片时的习惯。
据介绍,联影智能骨折辅助检测系统,是业内首个可在每一层图像上自动标注肋骨标签,帮助医生“数肋骨”的AI系统,可实现精准定位肋骨、秒级检出骨折、直观提示病灶。系统支持多种骨折类型的检出及分类,对肋骨骨折的综合敏感度高达98%以上。同时,系统还自带MPR三视图、VR图、局部动态图等多种阅片视图,一键自动呈现骨折最佳视角,让肋骨骨折一目了然,细微骨伤“无处遁形”。
目前,上海六院已通过联影智能骨折辅助检测系统完成超过3万例骨伤检测。不仅骨科,从头到脚、从神经到消化,乃至到心血管、肾脏等,放射科涵盖多方位医疗视角,渗透到医疗行业的每个角落。李跃华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影像诊断的提升和飞跃插上了翅膀。随着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的密切结合,今后,影像学医生势必面临着转型,这也促使医生不断地学习,并提高转化和应用的能力。不仅是医学相关专业知识,生物医学工程、图像处理等“跨界”能力也将成为医生的“必备工具”。
在上海六院,最多的就是骨科患者。这些病人通常从初步就诊,到手术、康复,一年半载都会往返于医院。而新技术的运用,正为医生们的工作量做“减法”,治疗效果做“加法”,过去“毛估估”的操作有了更准确、个性化的标准,对医患而言都是好事。
老王是位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3个月前,他带着一张近乎完美的片子出院,可如今却满脸颓丧地回来了。老王反复强调,自己一直按要求进行康复训练。但医生却发现,他走路的步幅很小,脚步很轻。事实上,负重对下肢康复十分重要,但患者往往由于过于谨慎,不敢用力踩,使骨头得不到负重训练,无法生长。
图说:六院骨科张长青教授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共同完成了“无线传输测力型助行装置及负重信息采集系统”项目
无论骨盆、髋臼还是下肢骨折的患者,手术后都会问医生一句话:“我回去以后该怎么走路?”“负重”是最具有骨科特点的康复指标。为此,六院骨科张长青教授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共同完成了“无线传输测力型助行装置及负重信息采集系统”项目。有了这台加装智慧负重系统的助行器,患者只需将手扶在上面,穿上具有无线传感功能的测力鞋,即可实现双向可视化康复负重训练。整个康复训练过程将通过远程系统上传后台,由医生进行评估、反馈。未来,基于大数据云端处理,研究团队希望能给出适合亚洲人的“康复处方”。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张长青教授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在不断推进医疗技术、诊疗流程的进步与优化。六院骨科在不断向‘智慧骨科’发展,但我们始终传承坚守的是医生要来到病人床旁,致力于解决临床疑难复杂疾病诊疗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科研与应用相结合,不断推进技术的发展。这样的科研创新,才是与大医院解决疑难重症的定位相符合的。”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