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李科文

编辑 | 谢欣

1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副主任医师刘翔峰因被曝开巨量高额化疗药等违规行为受到广泛关注,随后湘雅二院通报称,初步调查发现刘翔峰在医疗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经医院研究,决定免去刘翔峰湖南省创伤急救中心副主任职位,停职其处方权及手术权限。

一位自称是刘翔峰医疗作风问题的受害者家属罗女士告诉界面新闻,其母亲因为刘翔峰“误诊”病情被迫成湘雅二院肝胆胰专科的常客,期间治疗共花费近百万元。她表示,还有不少受害家属与其母亲情况相同。

还有多位网友爆料刘翔峰还存在“诱导病人做手术、不合规的化疗、大量卖药卖耗材克扣下属医生值班费”等违规行为其中部分案例的细节描述明了清晰,令人觉得匪夷所思。

那么,在管理严格的知名三甲医院里,这些事件又是如何在多项规则的监管下发生的呢?

检查与住院套路多

刘翔峰做法其实是因为有漏洞可钻。公立医院基本是采取医生带组形式。特别是外科,一个主任带一组医生做手术,病人由这组医生收,手术也由这组医生做。领组的主任医师有很大的自主权。一位前三甲医院医生告诉界面新闻。

在针对刘翔峰的一系列举报中,最令人震惊的两个案例是“刘翔峰到其他科室拿血袋抹自己衣服上逼迫病家属选择其推荐的止血药与“刘翔峰进入其他手术室拿其他患者的结石标本逼迫病家属选择其推荐的治疗方案

上述人士表示,从行业内看,这两件事也很难在现实中发生。除非该医生胆子非常大,对于自己在院内的名誉视若无物,才有可能发生。他还认为除非隔壁手术室进行的手术也是该医生领导的,否则不太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其他组的医生肯定会看管自己手术室内的病理标本。

他认为,现实中的确会发生患者止血出现问题,导致需要使用额外止血药物的情况,但如果一个医生真打算在止血药项目中“耍心眼”,其只需要到自己手术室将引流器吸出的部分病人血液涂抹于自己衣服上,再到患者家属面前营造紧张逼迫的氛围即可以完成相关操作因此再对比网络爆料描述到别的科室拿血袋进行涂抹显得有些多此一举。

此外刘翔峰还被质疑存在“诱导病人做手术”与“大量卖药卖耗材”与“将患者‘误诊’为肿瘤病人”的行为前述罗女士也向界面新闻证实刘翔峰存在诱导病人做手术与误诊癌症的行为她表示因刘翔峰话术影响,本可一次性完成的手术因此被迫分成两次进行,且误诊其母亲患癌症劝其在科室接受癌症类治疗

上述人士则表示,谈话时引导患者、家属的确是医生可能采用的技巧,但是否采用引导话术不能作为判断医疗干预手段效果的标准。如果医生在两种治疗方式中有明显偏向,比较大的可能性是因为不同治疗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或治疗对其自身产生的经济效益有差别。一般来说,医生会倾向选择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与经济效益最好的治疗方式。“但不一定总能够满足所有需求(疗效、安全、收入),根据自身需求医生会使用一些话术引导患者采取医生更希望采取的治疗决定。”他表示。

关于刘翔峰违规行为另一个争议点是让“患者重复入院看病获取复利”不过多位医院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重复让某位患者看病住院并不是医院最佳的创收方式这种行为医院内部也会被严厉禁止。该人士也表 ,让一个病人长期住院并不存在额外收费,对于医院来说,病人反复周转产生的检测费用是最主要的盈利方式。

此外部分医生还会将病人安置安置于非属科室病房如放入急诊病房或日间病房,来躲避同科室医生或病人进行额外的灰色操作。

某前公立医院肿瘤科主任则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病人住院越久,医院经营亏损越多。因为医保对患者住医院有限时,若患者的平均出院日越长医保结付的比例”但他还补充,部分医院对科室主任存在创收要求,既要求医生会看病,还要医生会做营销创收益因此医院内部也存在很多竞争。现在医院若经营不善是会亏本的。”他同样也指出,医院的营收大头实际上是给患者做检查病人刚入院时做的检查项目是最多的这段时间是经济效益最高的但随着病人住院时间越长做的检查项目也越少边际利润是递减的

外科尺度相对更大

此外前述三甲医院医生还指出,外科医生使用灰色手段”的尺度比内科医生更大一些,这是因为内科的“灰色手段”主要是在检查和药物上面,而外科除检测与药物外,还有手术、器械带来较高的收益且更有操作空间

此外外科可能会附带额外的院外检查与治疗。据介绍如某医生接诊了某位晚期病人并说服该病人接受检查与治疗若病人或病人家属答应后该医生可以“现在医院没有多余的病床,可以推荐到关系医院接受相同的检查与治疗”等话术诱导其前往其他医院,随后医生使用一张非处方笺写下治疗方案并推荐转介再从病人的院外治疗与检测项目中抽取部分提成。

医生是一个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的工作因此手段可以非常隐秘前述前三甲医院表示,来,还存在推荐病人进行基因诊断的行为,“但实际上基因检测又细化分为多种类型,技术细节也很复杂,病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付费、病情与实际上到底做了检查内容是否匹配,甚至很多医生都不清楚。”他指出。

他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是当下整个医疗大环境的普遍状况,并不能单纯归根于某个医院的制度。由于医生工作量与收入难成正比导致部分医生铤而走险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多少收入又才能与医生付出工作量匹配,也很难准确进行量化衡量。

另一大原因则是相关的惩罚机制太宽容,医生犯错的成本很低。若一个医生在某家医院因灰色行为被开除,其还能到另一家医院谋生,甚至职位职称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此外,患者因为专业知识的断层遇到相关情况也很难找到解决办法。他认为,患者到医院的医务处投诉,但相关患者后续可能还得到医院就诊,闹僵了更是得不偿失。

因此他表示,很重要一点如何监管医生,又如何让医生信服监管。实际上,一定程度的医疗商业化,让好的医生出来竞争,或许是更好的解决办法之一。

举报/反馈

界面新闻

2936万获赞 347.4万粉丝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界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