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晓楠 通讯员 劳燕贞
2022南国书香节佛山分会场活动进行时,工程院士如何看读书与人的关系、如何培养科学系统的阅读方法并实现知识和智慧的转化?8月20日,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亲临佛山市图书馆现场,从个人读书心得、数字化时代的读书、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书三个方面,与市民观众分享他的读书心得,并介绍关于书籍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刘焕彬
思考是知识转化的关键
“书卷如故友,每见似相亲。读书常思索,集成能创新。”讲座开场,刘焕彬以自己题写的小诗开篇,引出个人的读书心得。谈及自己70余年的读书体会,刘焕彬表示阅读对于人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
刘焕彬认为,读书第一要有兴趣,从喜欢读的书入手。“建议大家一开始读喜欢的书,后来就慢慢扩大读书范围,增加阅读的数量。第二,读书要有目标,要明确自己的知识来源。最重要的是,读书要勤动笔,多思考。最后要集成知识,读以致用。读完书,要多回忆,记一记,写一写。这样慢慢培养,就能够把知识集合起来,成为一套体系。”
刘焕彬是广东制浆造纸学科开拓者之一,一生与造纸和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大学时就怀着对知识和书籍的热爱投入了造纸工程专业。20世纪70年代,他意识到传统造纸业的发展离不开自动化技术,为此开始了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产业化后在六百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佛山的传统陶瓷企业也在和刘焕彬团队进行数字化转型合作。
“读书的过程有两步,第一步是记忆和吸收,记下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科普了什么知识;第二步是思考和转化,书里为什么这样讲?有没有道理?这需要读者自我的思考。”谈及为什么读书需要思考和转化,刘焕彬认为,要把公有知识转化为自有知识,再把自有知识转化为智慧,也就是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思考是知识转化的关键。刘焕彬认为,知识转化是一个闭环:首先通过学习思考,将公有知识转化为自有知识;再通过思考和综合集成,将自有知识转化为智慧;最后通过创新发明,将智慧转化为公有知识。“知识可学,而智慧需悟。”刘焕彬说道。
刘焕彬介绍知识转化图谱
刘焕彬强调,思考能力的培养要从线性思考模式转变为三维思考模式。他介绍,线性的思考模式,就是将“who(谁)when(时间)where(地点) what(何事)why(为何)”这五个w串联起来;而三维的思考模式,就是“5w+H+Q”组成的系统思考模式。H是how,如何做,强调的是方法;Q是quality,指做的质量如何,强调的是效果。
思考能力的培养之余,刘焕彬还强调,人们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五个要素,包括兴趣、质疑、学习思考、知识集成、实践完善。“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别人培养读书的习惯和方法,就是授人以渔。”刘焕彬认为,阅读是一种获得幸福的能力,从小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受益终身。
刘焕彬提到,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还不够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9年期间学生课外读书量达400万字,若按每本书5万字计算,9年间是80本,平均每年读书不足10本。而横向对比美国,美国初中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培养要求是:每周在家阅读140页以上的书,每学年阅读30-40本以上的书。
谈及“减负”问题,刘焕彬认为有三个问题最为关键:“第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如何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个性?有个性的人往往是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强的人。第三,如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这需要政府、学校和全社会的重视。”
学习具有集成特性的知识
分享会现场除了谈读书,刘焕彬还结合数十年的阅读学习与科研创新的经验,为市民读者分享了他对数字化时代学习知识的洞见。刘焕彬认为,进入数字化时代的社会,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各种知识具有交叉集成的特性。现代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的特性,又决定了知识的集成特性。“那我们该如何学习具有集成特性的知识?如何把公有知识转化成自有知识?如何把知识转化成智慧,培育创新思维?”刘焕彬抛出这一思考问题。
他认为,智能化图书馆的出现,让人们读书变得方便很多,帮助人们节约了很多时间。当下的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系统,增加了“认知和学习系统”与“自成长知识库”的功能,也就是将读者的部分认知与学习型脑力劳动转移给信息系统去完成。
“过去,如何将公有知识转化为自有知识,是由人去完成的;如今可以由智能图书馆完成,而人类通过抽象思考与形象思维,将自有知识转化为智慧,再推动智慧的实践。”刘焕彬介绍了钱学森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大成智慧学”,他表示钱学森非常之超前,在三十年前就意识到要“将人与计算机信息网络结合起来,对一切有关的知识和信息进行综合和集成,才能产生创新思维。”这是当下人们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去推动教育变革创新和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理论先驱。
随后,刘焕彬介绍了从古至今书籍形态的演变,并重点介绍了印刷术对纸质书的巨大影响。在分享会最后,刘焕彬向佛山的读者推荐了自己喜欢的三本书。第一本是原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刘焕彬表示这本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史诗,又是一个人成长的史诗。自己之所以在80多岁高龄还要坚持创业坚持创新,就是受到这本书的鼓舞。第二本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书中描写了影响14位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人物的传记,“这本书文字非常好,可以教我们怎么去克服艰难险阻”。第三本则是涂子沛的科普书《大数据》,“讲了大数据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带来的变革和挑战,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读起来也很轻松有趣。”刘焕彬说。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磊
举报/反馈

羊城派

604万获赞 40.7万粉丝
广东省权威移动发布平台
广东羊城晚报旗下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