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钢搬迁项目在石家庄市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初秋时节,在太行山东麓,河北石家庄市井陉矿区的河钢集团石钢公司新厂区内,草木葱茏、百花竞放。
这个始建于1957年的老牌钢铁企业,老厂区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尽管创造过辉煌,但“钢铁围城”成为城市发展、转型升级亟待破解的难题。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大气污染问题专项督察明确指出:“石家庄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进展迟缓。”
收到督察反馈意见后,石家庄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整改工作。
石钢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链、经济链,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8年底以退城搬迁为契机,走上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转型的发展之路。
“二次创业”
作为河钢石钢的老员工,张拥华见证了石钢退城搬迁、转型升级的巨大变化。
河钢石钢新区按照4A级景区标准打造厂容厂貌,综合绿化率达到51%。
在张拥华看来,这里不仅一草一木向人们展示着绿色靓丽的外在形象,绿色和低碳理念更是植入企业工艺流程和生产制造全过程,实现了内在本质上的绿色低碳。
位于井陉矿区工业园区的石钢搬迁项目,2018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占地面积2348亩。该项目是石家庄市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和重大实践。
对于石钢人来说,退城搬迁绝不是简单的一搬了之,而是站在新起点上实现“二次创业”。
钢铁的生产,分为以铁矿石为原料的“高炉—转炉”长流程和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炉短流程。
相较于长流程,短流程具有不少优势,不仅动力能源为清洁能源,而且主要原料为废钢,省去了焦化、烧结、高炉等传统长流程钢铁行业高污染物排放的工序。
尤其是在环保压力日益增长、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电炉短流程炼钢模式成为未来钢铁行业转型的主要方向。
基于此,2018年底河钢石钢新区启动建设时,完全摒弃了老厂区的长流程,坚定地选择了短流程。
这是河钢石钢的一次转型,也是张拥华个人职业生涯的一次转型。
张拥华以前是负责给炼铁高炉供料的,到新厂区后没有炼铁了,他就转而负责给炼钢电炉供料。隔行如隔山,对他和供料团队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学习和考验。
据介绍,与长流程相比,等量级生产规模下,短流程较长流程吨钢综合能耗降低62%以上,水耗降低46%,碳减排52%以上,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75%,节能减排的效果显而易见。
建成投用的石钢新厂区,采用最先进的环保治理技术,率先实现污染物全部超低、近零排放。
自2020年10月29日正式投产以来,河钢石钢新区驶上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快车道”。
行业先行者
石钢在冶金行业首家引入了浓盐水分质盐结晶处理技术,对废水循环再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浓盐水进行蒸发结晶处理,提取的无水硫酸钠和氯化钠等副产品用于工业外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