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蔚冰
当前,塑料污染已成为仅次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挑战。今年,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审议通过《终结塑料污染:制定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决议,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进入新阶段。
8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生态环境部等21个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机制成员部门和单位,联合召开2022年“全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会议要求,要科学稳妥推进源头减量替代,大力推进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加大江河湖海水漂垃圾常态化清理力度,着力解决农膜、外卖、电商、快递等重点领域问题,深度参与全球塑料污染治理。
这次会议可以看作是“限塑令”的升级版。而这个升级版离2008年6月1日起首次限制生产使用塑料制品(简称“限塑令”)规定已经时隔15年。
国家实行“限塑令”初衷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众所周知,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全球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但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不能二次使用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我国的“限塑令”出台从时间上说还是比较早的。
然而,“限塑令”施行15年,执行却不尽如人意。我们依然随处可见农贸市场、商超、餐厅、外卖等还普遍存在滥用塑料袋、塑料餐盒现象,大多使用一次就丢弃。不同的是,这些塑料制品里有一部分已经换成了可降解环保材料。然而据相关人士透露,用环保可降解材料的塑料制品占比不足为道。原因是成本过高。当然,还有就是对百姓而言,从无偿使用变成了收费使用。
15年过去了,“限塑令”几乎名存实亡,并且塑料制品以强制消费的方式转嫁到商品价格中。“限塑令”收益最大的就是商超和生产厂家,有利可图就会更加助长售卖和生产的积极性,就会屡禁不止,最终使“限塑令”沦为“卖塑令”。“限塑令”落空的背后,是白色污染的卷土重来,是悬在“双碳”目标之上的一把利剑。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日益强烈,拒绝白色污染和“双碳”意识的加强,塑料用品治理问题也应再次提上国家议事日程。尽管形势逼人,但和15年前相比,现在进一步落实“限塑令”有以下便利条件:一是推广环保塑料袋有了经济基础。近年来,群众收入有明显提高,经济上也能负担起环保塑料袋的成本,毕竟每个公民既是绿色中国的受益者,也应是贡献者、参与者。二是国家已加大力度在生产端坚决关停生产不合格塑料袋企业,在使用端则针对集贸市场、商超等区域开展重点整治,同时督促新兴的外卖、快递等行业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此外,还须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要督促企业生产环保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盒,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制品;另一方面要抓紧研发塑料制品的环保节能经济替代品,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深度参与到全球塑料污染治理中,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尽应尽之力。
举报/反馈

中国经济时报

26.9万获赞 18.8万粉丝
国研中心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性经济类日报
中国经济时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