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的成长中,都会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我想应该大部分的人都有经历过,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一种父母心目中优秀的代名词,说白了,就是父母认为完美孩子的臆想,在父母的心中,从来都只因“别人家的孩子”一个优点,就夸夸奇谈,夸大其词,自己孩子只有一点不是,便无限放大,毫无章法,毫无预兆的披头痛骂。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这个世界上,更多的表现在国内,有一种神奇的人,不固定,不具体,却是大多数人或者到现在很多人,也觉得是年少时的阴影。这样的人,不玩游戏,不看电视,不与同龄的人嬉戏玩耍,就知道学习,每次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年级第一,品学兼优,形貌全能,是老师口中的三好学生,父母眼中的绝世好孩子。不用想就知道是清华,北大,出国留学的料。读研究生,读博士,肯定是祖国未来优秀的人才,他们的存在,都不会为了生活的柴米油盐而烦恼,不会为了工作而奔波,应该就是举世瞩目的,就是神一般的人物。
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尽管别人的孩子真的很优秀,也不应该拿自己的孩子和他们比较,因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有自尊心的;而不断地比较,却会一直打击人的自尊心。反复不断地强调“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就会让自家孩子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小孩会因为父母的多次打击,丧失了自信心,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家长偶尔可以使用一下,让孩子受一下刺激,把邻居的孩子树立成孩子短期的榜样,成为孩子进步的目标,但一定要注意使用次数和方式方法,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卑,而是作为一种促使前进的方式,让孩子拥有正能量,赶超的积极性。
经常拿人家孩子比自家孩子,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的同时,也很可能让孩子产生记恨心理,这种记恨心理时间长了就会上升为仇恨。而且是多方面的,一是父母,二是被比较的对象,三是所有比自己优秀的人,四是善意劝导自己的人。
“别人家的孩子”或许你也只看到他的优点,一个人特别是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多是优点。而在自己家人面前就比较随意,缺点也暴露无遗。在你觉得“别人家孩子”优秀的时候,说不定别的家长也在觉得你家孩子优秀。当一个孩子做了一件事,结果得到的是批评与指责的话,他下一次不会再做。反之做了之后得到的是赞美,他会更有信心,还会高兴的做,也会比上一次做得更好。多用这几句话,对孩子有益无害:“宝贝,你好棒!”“宝贝,你真行!”“宝贝,加油!”等等。西方的父母在这一点上确实做比较好,跌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支持他们异想天开的点子,让他们敢想敢做敢承担,当然给予的是积极向上的支持,不良习气还是要引导摒弃。
我也经常从父母的口中听到“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是多么多么的优秀,总要拿我们和别人相比较,把我们的缺点与他们的优点相比,显得我们就像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而他们就是天使,圣洁得让人可以得到救赎。其实父母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孩子的性格,这一点大家都会有共鸣。“你也不看看自己的能力,这样无知,这样懒惰,不懂社会的现实,不懂得追求上进。”在父母心中,儿女是自己和双亲一样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必须承担的。有些父母觉得自己含辛茹苦的将儿女养大,孩子就应该按照他们的设想,去成长为他们想要的模样。子女对于父母的情意是永远还不清的,父母对子女也是无私的奉献,但希望父母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全部加以复制转存给孩子,不要让他们丢失了天性,造成物极必反的不良结果。正向的引导,和谐的交流往往能够更快的了解孩子的想法,保持优良,辅以佐助。
每个人对人生所要追求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时段做什么事应该有自己的打算和规划,当然是要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要清楚每一个人都是在不同领域展现自我光彩的,孩子都会努力成长为自己想要变成的样子。
“别人家的孩子”终究是别人家的,自己家的孩子才是自己的心肝宝贝。有时换位思考对父母和孩子来说尤为重要,父母对孩子不要太过于烦恼和苛责,孩子也应该多多听取和借鉴父母的意见,虽然不一定都适合自己,但总归是好意,千万不要去和父母置气,要和他们推心置腹的交流,只有相互了解,表明心意,才能解决矛盾。
愿“别人家的孩子”继续优秀,愿自己家的孩子幸福成长,无忧无虑,长成他愿望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