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吹响了全面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号角。作为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火车头,火炬开发区应当承担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
中山市委副书记、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文锋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火炬开发区将从五个方面重点工作着手,抢抓机遇、奋勇前行,全力推动深中一体化,担当起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桥头堡和主阵地的重任。
当前,火炬开发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并探索与深圳重大创新平台建立交流协作机制,在关键领域、重点项目开展联合攻关,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共同体。其中,以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合光电”)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与珠江东岸城市建立了更为密切、深入的产业链协作模式。近日,在火炬开发区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大会上,联合光电凭着过人的技术优势,获得 “科技创新企业”荣誉表彰。“以此次获奖为起点,公司将进一步整合上下游资源,加大光电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开发,丰富光电产品的应用领域,加速拓展光电产品的市场,为中山市及火炬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联合光电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梁绮丽说。
技术突围:做安防视频监控镜头第一人
在联合光电的展厅里,梁绮丽向记者展示了公司的“王牌产品”——一款内部研发编号为581的高倍率变焦镜头。从这一款产品开始,联合光电填补了国内变焦镜头的空白,并逐步取代进口产品,成为全球安防高清一体机变焦镜头的第一名。
联合光电高倍率变焦镜头。
能从一片红海市场中“杀”出重围,技术是企业的核心武器。在联合光电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每天都像雕刻艺术品一样打磨着镜头里的新技术。安防镜头需要不间断地长焦拍摄,而焦距越长,画面就越容易抖动。因此,防抖就成为安防领域的技术难关。抖动机日夜不停地运转半年,挑战的是防抖单元的一个极限。
“到了我们的目标规格值5亿次之后,我们会再测这个防抖整体的性能,看它合不合格。合格之后,我们还会继续做它的性能测试。我们会做到测出它的最终寿命。”联合光电一名技术人员说。
联合光电镜头的防抖性能业内领先。
目前,联合光电拥有将近600名研发人员,约占到全部人员的三分之一。公司对技术的重视,来自于联合光电董事长龚俊强。龚俊强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2005年创办这家公司时,这个标准的技术男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了技术研发上。当时,每一个镜头的研发投入要400万-500万左右,即使在公司初创阶段资金链快到断裂的艰难时期,龚俊强仍坚持公司研发“不断档”,最终在自动对焦、自动变焦领域实现突破。
2008年,金融危机大浪淘沙,大量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折戟沉沙,拥有着强大科技投入的联合光电才感受到自己的最大优势。
如今,联合光电20倍及以上高清变焦安防镜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多年来保持第一,拥有多项领先技术,如:首次应用于工业安防领域的光学防抖技术、黑光全彩技术实现全球首创等,也是国内唯一掌握超短焦投影技术并成功实现量产的企业。
市场进阶:“链”向深圳高端产业链
从组建团队到埋头研发、产业化生产,再到扩大市场,一家原先只有5个人的初创企业已经茁壮成长为光电行业隐形冠军。一梦十七年,联合光电董事长、创始人龚俊强的创业梦,起点在火炬开发区,“链”向的却是更为广阔的天地。
近年来,新型显示、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产业迎来风口,以深圳为代表的科创前沿城市成为联合光电等技术型企业需要依靠的创新高地。
在巩固高端安防产品市场的同时,联合光电积极融入深圳新型显示、智能驾驶等产业链。在联合光电的放映厅内,正投影出一帧帧色彩鲜明的画面,荧幕中人物皮肤的纹路清晰可见,头发根根分明,一张卡片大小的超短焦镜头是其中的核心器件之一。
联合光电发力新型显示领域。
“一般国际上超短焦镜头投射比大概都控制在0.25以上,但联合光电第一款超短焦投影的投射比是在0.17。数字越小,就代表投射的距离越短,离墙约3-4厘米就可以投射出100寸的全高清画面,技术难度非常高。”联合光电投影产品线总监鲍昭汉告诉记者,目前,市场占有率前十的激光电视厂商纷纷向联合光电投来“橄榄枝”,今年一季度公司激光投影产品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倍以上,成为继传统安防镜头业务之外的又一重要业绩增长点。
“此前超短焦镜头领域的市场一直被日本理光所垄断,通过加速与深圳企业协同创新,联合光电现成为国内唯一可以实现超短焦镜头量产的公司,甚至做到了体积更小、良率更高、价格更低。”鲍昭汉说。
从日本镜头大厂手里抢蛋糕,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一次,深圳客户下午两点钟带着一批样品过来,我们一个个镜头调试,一帧帧画面去分析,足足熬了一个通宵,就是为了保证产品的性能达到最优。这样的响应速度、服务能力都是国外厂商无法赶上的,这也是我们能迅速切入深圳激光电视产业链中的重要原因。”鲍昭汉说。
在光显示领域,除了超短焦镜头外,联合光电还深耕AR/VR领域,目前拥有集零部件与整机组装的一体化能力,成为元宇宙国内首批硬件制造商,同时,已储备AR/VR相关硬件产品的核心技术,如光波导、菲涅尔透镜技术等。2021年度,公司AR/VR出货量已近5万台,供应链合作伙伴多数来自深圳。
“镜头是整个视讯、流媒体行业的入海口,它相当于人的眼睛,我不管后端大脑如何先进、如何处理,它一定要先看得到。”龚俊强表示,随着4K电视、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光学镜头应用会越来越广,要求会越来越高,这为联合光电与深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带来广阔空间。
在光感知领域方面的探索,也让联合光电有望在无人驾驶领域实现新发展。今年6月,联合光电对外透露,公司全资子公司联合汽车早期已开始布局智能驾驶领域,目前的产品主要包含车载镜头和毫米波雷达(频段为76-81GHz)。其中,车载镜头产品已通过一级供应商基本覆盖全国主流整车厂商;毫米波雷达产品通过整车厂进入市场,并获得整车厂定点,未来将会按照规划实现量产供货,深度对接大湾区的智能网联车产业。
梁绮丽表示,随着深中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公司将进一步促进光电产品在光成像、光显示、光感知方面的融合,持续提升高端制造能力,加强与深圳等发达地区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合作,为中山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产业集聚:“湾区”光谷蓄势待发
联合光电的成功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深圳、中山的光电企业跨越珠江口进行合作研发,“软件”与“硬件”结合碰撞实现了整条供应链的国产化。
扎根中山近20年,联合光电与火炬开发区共同成长。
可以说,联合光电的选择正是顺应了深中一体化的发展大势。
深圳与火炬开发区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岸,改革开放以来,双方都经过发展“三来一补”、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等阶段,形成了光学成像与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制造产业,产业协同互补、企业交流合作广泛。
在省级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背景下,火炬开发区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对接珠江东岸现代服务产业,加快光电信息与区块链和人工智能、5G、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产业的软硬件深度融合,扩展光电下游市场应用需求,共同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光电信息产业集群,推动深中光电信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在对接深圳光电信息制造业和产业链协同共建方面,火炬开发区有着先天优势。火炬开发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位于深圳1小时产业圈,区位交通优势十分突出。在产业方面,火炬开发区拥有纬创资通、台光、讯芯等实力雄厚的电子信息企业,建设有中国电子中山基地,拥有不俗的电子信息技术积累和产业工人储备。凭借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火炬开发区近几年大力发展光电产业,先后获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光电产业)基地”和“中山成像与光电子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内最大的光学冷加工产业集聚区。
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发展,火炬开发区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基础,光学元器件为主导,光纤通信、光电显示、激光加工设备等领域共同发展的光电产业体系,光学元器件产业链条建设完备,涌现出联合光电、舜宇光学、通宇通讯、新诺科技、弘景光学等一大批优质光电企业,他们积极融入深中产业链协同进程中,为深圳提供优质的光电产业链配套,成为火炬开发区“东承”主战场的排头兵。
本土企业不断加码技术创新的同时,火炬开发区加强光电信息产业的定向性招商引资,打造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的火炬“光谷”特色产业园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积极对接深圳智能传感、超高清视频显示、激光与增材制造等领域的链主企业,共建链主企业光电核心部件产业链配套园区,协同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重大项目招引,着力解决光电信息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卡脖子”和国产替代问题。
目前,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项目的建设正快马加鞭。
未来,这里将成为涵盖光、机、电、算、材等专业学科的硕博士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规模超千人。从人才培育到项目孵化,火炬开发区将形成一个完整的高精尖产业育成体系,重塑支柱产业发展动力。
火炬开发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火炬开发区将深耕光电终端硬件产业,以光学成像产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光学传感、光电显示和激光应用三大方向,推进光学核心元器件研发制造,引导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培育细分领域龙头链主型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可以预见,以深中通道为轴,自深圳到中山将形成一个从光学到电子信息领域的产业协同发展产业链,火炬开发区将成为深中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高地,为湾区“光谷”的崛起发展筑牢“硬核”支撑。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杨慧荣
【通讯员】姚愉玉
受访者供图
【作者】 杨慧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反馈

南方Plus

118万获赞 17.2万粉丝
广东热门新闻资讯平台
南方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