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上吊殉国。驸马巩永固回到家中,把5个子女绑在妻子乐安公主的灵柩旁,在周围堆满柴禾,举着火把道:“你们都是皇上的外甥,不能落入贼手,受其侮辱!”

巩永固是崇祯皇帝的妹夫,尚的是明光宗朱常洛第8个女儿,乐安公主。

乐安公主的母亲李康妃,深受朱常洛宠爱,朱由校和朱由检都养在她名下,要叫她一声母亲。而这两个养子,后来都做了皇帝,正是明熹宗和崇祯皇帝。

有个受宠的母亲,还有两个皇帝哥哥,乐安公主丝毫没有养成骄纵的性格,而她的婚事自然也很受重视,千挑万选,最后定了宛平人巩永固。

乐安公主下嫁后,夫妻两关系很好,相处起来十分平和。

巩永固喜欢收藏古诗,是一个比较文雅的人,平时喜欢穿一身儒衣,和一些有名的士大夫交流。

每当巩永固与士大夫聚会时,乐安公主就会为聚会准备好瓜果酒水,像个平民妻子一样。

不过,巩永固可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他非常善于骑射,和崇祯帝表弟刘文炳是好朋友。

当时明皇朝岌岌可危,崇祯帝看着满朝文武,发现竟无可用之人,于是兴起临时抱佛脚之意。

崇祯16年(1643年),崇祯帝在德政殿对大臣们说:“按照祖制,勋臣之后,还有驸马等人都须进国子监,诸位家里可有适龄的子弟?”

大臣和驸马们都低着头不作声,国子监可不单单学诗词歌赋,还要看兵书,练骑射。

这个时候提出进国子监,等于是去接受紧急军事培训,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让这些人立刻领兵作战,那不是送人头去吗!

见没人吭声,崇祯帝点名了:“成国公,定国公,你两家的子弟是不是该送来进修?”

两位王公对视一眼,出列推辞道:“下官儿子年龄过小,去不了。”

崇祯帝又去问驸马们,被点到名的都说自己身体不好、资质驽钝。

就在此时,巩永固主动出列:“臣愿意进国子监。”

崇祯帝大喜,还是有可用之人的!

此后,崇祯帝对巩永固更加器重,每次出去打猎游玩都会把他叫上。

后来,巩永固请求恢复建文帝的谥号,崇祯帝没有同意,但他这一举动,获得很多士大夫的赞赏,名声大噪。

就在巩永固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乐安公主突然去世,年仅33岁。

巩永固悲伤不已,他接到通知,按规定,尽快收拾公主遗物,凡是带有龙凤图案的,都要上交。

巩永固哽咽着说:“既然是规定,微臣遵命。”

在交还遗物时,巩永固泣不成声。没想到,他连睹物思人的资格也没有。

也许是不舍,他迟迟未将公主的棺材下葬,而是一直停放家中。

然而,当时的局势不允许他一直沉浸在丧妻的悲伤之中。

崇祯17年(1644年),李自成逼近北京,巩永固提议:“皇上迁都南京吧,现在臣还是能招募个几万人的。”

可崇祯帝举棋不定,直到京城被围,才召来巩永固:“你现在还能招募人手吗?我想迁都南京!”

可是为时已晚,机会稍纵即逝,现在人心离散,只图自保,巩永固是一个人都招募不到了。

崇祯帝绝望了,两人一时无言,只有相对垂泪。

突然,巩永固起身,冲出宫门,到崇文门去守内城,誓死抵挡。但寡不敌众,很快内城也被攻破。

巩永固抢了匹马,狂奔回家,此时家中奴仆全都逃走,只有一个老奴和他5个孩子。

巩永固站在公主棺椁旁,看着自己的5个孩子,最大的也不过十二三岁,他一狠心,把他们都绑在灵枢旁边,又在周边堆起柴禾。

然后拿起准备好的酒壶,第一杯酒,敬皇帝;第二杯酒,敬公主;第三杯酒,敬自己。

仰头喝下,巩永固拿来一个火把,对着自己的孩子说:“你们是公主的孩子,是皇上的外甥,不能被乱贼抓去受辱!”

说完,拿起酒壶砸在柴禾上,然后把火把一丢,不一会就燃起熊熊大火。

国破妻亡,巩永固大喊一声,抽出佩剑,自刎而死,年仅31岁。

巩永固算是一位非常有血性的驸马了,可以看出来,他非常重感情,如果生在太平盛世,他跟公主两人应该会成为一对让人艳羡的夫妻吧。

关于他跟公主的孩子,史书上有不同的记载,有说他所有的孩子被烧死了,但也有说还有个孩子活了下来,是他的长女,嫁给京营总督李国桢的儿子,后来随丈夫降清入旗了。

这个说法还是很有可能的,乐安公主是33岁去世的,巩永固次年自刎31岁,他自焚的孩子最大十二三岁,也就是说乐安公主是在20到21岁生的孩子。

乐安公主下嫁的时间并没有记载,不过有说是在魏忠权掌权时,李康妃终于得到尊封,公主后下嫁于巩永固。

魏忠权从1624年开始掌权,乐安公主正好十三四岁,李康妃在得到尊封的情况下,应该会对公主的婚事上心,也有能力为她挑选驸马,不可能拖到20岁成老姑娘再嫁。

所以乐安公主很大可能是在15岁左右嫁给巩永固,从自焚那已经知道公主的生育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那在15-20岁之间,公主一个没生的机率就很小,很有可能她生了孩子,一个女儿。

那么在乐安公主死的时候,如果有这个女儿,那她也早到了出嫁的年纪,已经出嫁的可能也很大。

所以在自焚的时候,她并不在家,那乐安公主和巩永固的孩子就还有存活一个。

对此,你们又有什么看法呢?

举报/反馈

乖巧铅笔yk

392获赞 43粉丝
自学中医分享中医路上的点点滴滴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