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林泽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今年8月15日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7周年,也是第八个“湖州生态文明日”。当天,“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绿色金融支持竹林碳汇发展论坛”在湖州市安吉县举行。浙里竹林碳汇数智运用正式上线运行,将进一步赋能资源管理、竹林增汇、碳汇交易、收益分配等工作。活动中,12家企业、单位集中购碳1.5万吨,交易额111.2万元。
8月15日,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绿色金融支持竹林碳汇发展论坛在湖州市安吉县举行。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安吉县是著名的中国竹乡,拥有竹林101万亩,其中毛竹林87万亩。2021年12月,安吉在全国首创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运用数字化改革思路,构建了竹林碳本底、碳收储、碳增汇、碳交易、碳足迹、碳收益等6大应用场景,实现了“林地流转、统一经营、碳汇收储、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打通了碳汇交易区域市场。
目前,安吉已组建股份制毛竹专业合作社119家,87万亩毛竹林全部完成流转。按照一般竹林年均新增碳汇0.39吨/亩、中等竹林0.6吨/亩、高效竹林1吨/亩计算,安吉每年可产生碳增汇近70万吨。以当前碳汇均价70元/吨测算,每年可实现碳汇收益4900万元,且价格预计逐年上涨;按照欧盟碳汇最高价900元/吨计算,每年可实现碳汇收益6亿元以上。
安吉坚持“资源从农民手中来、效益回到农民手中去”,大力推行“两入股三收益”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竹农共同富裕。
一系列优质金融资源的引入,将撬动安吉建设10个共富产业园、100个竹产业园、1000家共富乡宿、3000公里“五彩共富路”和10万套共富公寓,可以有效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100万元以上,林农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据安吉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打开竹林这座“绿色银行”的致富密码,离不开绿色金融这把钥匙。未来,安吉将集聚更多智力支撑和金融源头活水,为进一步推动竹林碳汇改革提供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朱利中表示,通过“两山”银行、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等项目,欣喜地见证着安吉在“绿富美”上取得新突破、新成就。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介绍,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未来不但会成为全国碳市场的“硬通货”,还可能会迎来国际买家的新需求。同时,北京绿交所建设的企业碳账户、绿色项目库平台,也可以为经济绿色发展、为政府双碳管理赋能。
安吉县县长宁云介绍,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安吉理应争当绿色低碳共富样板地模范生,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上积极作为。
本次论坛上,安吉县人民政府与中国林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签订“安吉县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实践试点建设专项合作协议”;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浙江省分行签订“两山生态资源转化专项合作协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反馈

中国青年报

2578万获赞 139.4万粉丝
推动社会进步 服务青年成长
中国青年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