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_voice_on
icon_voice
百度首页
登录
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丨中国心理学会推荐候选人——王利刚
中国科协之声
2022-08-15 18:01
编者按
2022年3月,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陆续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
近日,
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专题已在中国科协官网、科协网上会史馆、科技工作者之家网站正式上线。
聚焦各地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情况,我们将为大家陆续推送全国学会、地方科协推荐候选人的风采事迹。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利刚,1983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勇敢执着,投身乡村
从2008年开始,王利刚跟随自己的导师高文斌开展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干预研究,自此,他研究的实验室就是广阔的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他与团队一起要去探索亲子分离,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青年农民进程务工,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儿童面临的发展境况和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牵动着这个团队的心。
王利刚与团队在2008年至2017年期间,深入安徽、四川、贵州、福建等留守儿童聚集区域开展调研,最终全国近一半的省市地区进入他们的研究范围,研究问题涉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网络成瘾状况、危险行为、生活方式等多个维度。
十年磨剑 再铸辉煌
2017年,关于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王利刚与团队一做就是十年。在此过程中,研究团队获得了中科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教育学会等多项课题支持,发表国内外相关论文50余篇。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王利刚与团队开始了新的征程。
2017年至2018年,王利刚多次带队到库伦旗乡村实施田野调查,深入了解当地居民和未成年人的生活现状,洞察社会设计机会。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贫困户,那些身陷贫困的农民表现出更高的延迟折扣,即他们更渴望马上得到,他们更倾向把得到的意外之财用于解决消费问题,而非投资或扩大生产;他们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也更少,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也更加模糊;相较于富裕地区的孩子,贫困地区的孩子缺少克制自己的策略和长远规划的能力。
2019 年,王利刚团队与库伦旗教科体局、妇女联合会合作,共同推动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0-2020)》在库伦旗地区实施。在库伦旗对口帮扶的初期,团队主要重点从支援教具、教材等物资入手开展工作,后期他们认为物资援助远远不够,也并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
王利刚说:“就贫困地区的孩子而言,因家庭内部交流较少,这导致他们很多时候不具有更好的计划性,即以更长远的目光去思考的能力。”
此后,王利刚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幼儿园、中小学校,“我们不仅仅要改变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的教育问题,要改变和重视的是整个地区的教育问题。我们的工作思路从扶教育之贫转向了依靠教育脱贫。”他说。
2020年,王利刚与团队为库伦旗的教育脱贫找到的第一个着力点,就是改变教育中的交互方式,团队倾注极大精力去做家校合作的工作。
“要想改变孩子的教育,要想办法让家长和老师们合作起来,倡导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来给孩子搭建一个好的育人环境。这几年国家也在倡导家校合作,习总书记也提出希望每个家庭都能系好第一粒扣子。这也是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王利刚介绍,在学校,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一个的孩子,但每个孩子背后就是一个家庭,影响一个孩子,也会间接影响孩子背后的家庭。
心理科普 服务基层
王利刚团队以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为平台,构建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推动心理科普事业。在库伦旗持续开展心理教育讲座和培训,覆盖库伦旗500多名扶贫干部、上千名教师和1500多个家庭。
他希望这些努力能为库伦旗教育事业注入新思维,能为库伦旗培育自尊自信, 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做出贡献。“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大家对心理健康的概念不是很了解,对我们也没有很接受。但是到现在,当地已经组织了心理咨询队伍深入到贫困家庭,帮助贫困的孩子们解决心理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进步。”
王利刚说: “因为我也是成长于农村贫困家庭,所以深知教育对改变命运所发挥的作用。”
来源: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人才中心
举报/反馈
中国科协之声
16.6万获赞
85.8万粉丝
中国科协官方公众平台。传播科协声音,凝聚价值共识,弘扬创新文化,展示科协形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
微信好友
新浪微博
复制链接
扫码分享至微信
设为首页
©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