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最早是由拉丁文“POSTIUM”翻译而来,其主要指的是潜在的或者真实且拥有建设性的含义。而现代意义上的积极,除了指的是人外显的积极,还指的是人潜在的积极。而当代心理学赋予了积极主动的,正向的含义。
换而言之,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生中那些风景美好的一面,那些“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如感恩、爱、尊重、希望、乐观、毅力等。通过上述分析,积极心理学是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变,生命中美好的一面与糟糕的一面同等重要。
积极心理学认为生活的核心不只是避免麻木、防止困扰而是人性中仍然会存在美好的、积极向上的一面。所以,积极心理学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善良的种子,去研究、探索、培育这些美好的特质,最终过上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
心理学基础
马丁·赛里格曼教授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基础来自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另外,心理健康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下面详细阐述心理学的基础:
(一)人格心理学理论
奥尔波特指出:个性主要指的人内心那些决定自身特有的思想和行为的身心动态结构。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每一个人所展现出的个性均独具自身特征,这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区别的一大标识。
人格心理学理论指出,其主要具备以下特征:1.具有复杂性特征。
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遗传因素、社会制度、教育制度、成长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上述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共同构成的一个发展整体,因此我们不能只从上述因素中选取某个或者某几个对人是否拥有某些特征予以评价,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赋予了人格复杂性特征,因此不能从某个环境对人格进行判断。
2.人格具有独特性特征。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人。
每一个人均是这个世界上单独存在的个体,虽然他们自身和身边的其他人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共性,但是因为不同的人其生活的环境,接受教育的程度以及自身的意识均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他们最终展现出自身特有的个性。每个人所表现出的各项特征不仅包含了其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这也是自身与他人进行区别的重要依据。
3.人格是时刻变化着的。万事万物均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总是在不断地改变和发展。作为人格的载体,人们生活的环境不断变化,这些环境会对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格作为一个动态体系,随着人们的遭遇到的事物,生活环境和它所接触的事物的改变。因此,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其他因素中,个性也在不断发展。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早诞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其指出: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心理的科学,其在对人类消极方面研究获得的成绩远远高于其在人类积极方面研究取得的成绩。
人本主义心理学就人们心理的阴暗面多于积极方面这一观点持质疑态度,为此罗杰斯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性善论和扬善论的观点。罗杰斯指出:从人的本性方面分析,应该更在乎美好的事物,相信每一个人都渴望在生活中感受到善、美好的一面,这也是人的本性所在,但是这些内容却并没有得到传统心理学的重视。在治疗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要高度尊重人的感受和地位。
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大代表人物,其被称为人性治疗大师,其曾经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布的杰出专业贡献奖,心理学研究界对罗杰斯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由他创立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具有独特性,并且还提供了心理治疗相关的教学、训练方法以及研究,罗杰斯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成果让个人拥有挖掘个人潜能,彰显自我个性的机会。
罗杰斯尊重每一位咨询者,并注重咨询者积极的心理方面,并在治疗方面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根据上述可知,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念与赛里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二者在很多地方存在一致性,均高度重视人性的善良,善于挖掘人类积极的一面。
(三)心理健康运动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西方心理学发生了初级预防和增进幸福两大心理健康运动,在心理健康运动的积极推动下,很多跟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被纷纷推出,在这些书籍中,以《积极心理健康的当代理解》影响力最大,在这本书籍中关于积极心理健康从六个方面提出了讲解,分别是积极的自我态度、整合性——一种集中统合的心理功能、全面的成长发展和自我世界、对现实的准确认知、自助发挥功能的能力以及能够掌控自身周围的环境。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健康的当代理解》这一本书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哲学基础
在上个世纪末,西方哲学的环境比较复杂,而哲学理论又对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整体上看,哲学基础对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古老的东方哲学对积极心理学的影响,其中以社会建构主义为代表。社会建构主义对心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人类的“积极”与“消极”的意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建构
就个体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失业、婚变、亲人病故等,这是不可避免的,是必然现象,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不同的人由于建构了不同的信念而采取了不同的行为选择。我们只能这样解释,每个人都参与了他所经历的、能做出反应的、相互联系的周围世界的建构,他的思想不仅仅是他本能的自然演化而是他与周围世界互动的结果。
这正如社会建构主义的定义所指出的人的思想、信念或观念等是我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制度的产物,或者是相关的社会群体互动和协商的结果,因而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性。
(二)人类的“积极”和“消极”是人类自身主动寻求的结果
个体为了应对生活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就必须运用属于自己的一套应对模式,这种应对模式是稳定的,大多数情况下,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就会采用这种应对模式。这种应对模式受三种因素影响:
第一,日常行为。一个人的行为由他所具有的应对模式决定,但每一个行为本身又是一个人应对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当个体在平时总是主动用积极的行为来应对他所面临的问题时,就会形成具有积极性质的应对系统。
反之亦然。事实上,每一个应对模式都包含有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只不过不同性质的模式中积极与消极行为的构成比不同。我们一般把积极行为多于消极行为的应对模式称为积极性质的应对模式,反之亦然。
第二,情感。情感是一个人行为的必要准备,是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为人的自我组织提供最原始却又是最直接的动力。因此,个体应对模式的背后一定存在有一个与之相应的情感支持系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某种情感在支撑着我们应对模式的建构。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建构的行为应对系统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主动寻求的结果,主动寻求了积极就有可能形成积极性质的应对系统,反之亦然。
第三,符号表征系统。一个人的应对系统也主要以符号表征(语言)的方式在人头脑中存在。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或“真理”是我们在社会过程中的一种建构,而这一建构过程又有赖于参与者在其中所表现出的主动性。积极心理学在其内心深处还是相信客观的现象世界背后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积极”的规律,心理学的任务在于寻找到这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