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以为是外界的诱发事件,或者别人的做法引起了我们的情绪:

孩子不听话,惹我生气;同事不配合,让我恼火;老公又...,我要气死啦!

而心理学家埃利斯则认为真相不是这样的,他认为是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引发了我们各种不同的情绪。

“人不是被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事情的看法困扰着。”埃利斯的这句名言正是对他提出的“情绪ABC理论”的最好说明。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情绪ABC理论”,寻找引起情绪背后的原因和改善情绪的方法。

“心知学习”——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中的字母A、B、C 分别是“诱发事件” , “信念或想法”和“情绪及其行为”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A(Antecedent)诱发事件: 表示不断发生变化的环境所引发的事件。

B(Belief)信念或想法: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事情的一些看法、解释。

C(Consequence)情绪及行为: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情绪ABC理论”认为事件A是间接原因,而B是更直接的起因,一个人的想法直接决定其情绪。

事件:这次考试我考了70分,比上次退步很多(A)

当事人对这一客观事件有不同的想法(B),会带来不同的后果(C):

B1.这次很认真的复习,可还是退步,导致C1:伤心;

B2.虽然退步很多,可是我发现了自己的缺漏,及时改正,下次就能进步了,导致C2:开心;

B3.退步那么多,回去会被爸爸妈妈骂,导致C3:害怕。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诱发事件A,会引发不同的想法或信念B1、B2或B3 ,不同的想法或信念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和行为C1、C2、或C3。

由此可以知道:对事物的看法没有对错之分,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看法承担最后的结果。

课堂活动一:“排忧解难”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刘奶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雨伞的,每到晴天,刘奶奶就很担忧。

小儿子是开洗衣店的,每到雨天,刘奶奶也很担忧。

终于有一天,刘奶奶由于过于忧虑而病倒了。

议一议:请讨论并分析案例中的A(事件)、B(信念)和C(情绪)。

课堂活动二:解忧杂货铺

欢迎光临我们的“解忧杂货铺”,你有什么烦恼吗?我们将为你排忧解难。

1.写出近日令你生气、伤心、受挫或自卑的事情(A)和当时的想法(B)、情绪或所导致的行为结果(C) 。

2.请几位同学抽取纸条,并利用情绪ABC理论给以解决 ,与大家分享。

教师寄语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情绪每天都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左右。

我们并不是情绪的奴隶,任它来支配我们的行为。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是我们对事物的信念而不是事物本身,引发了我们的情绪。

我们的信念中有许多不合理的成分,埃利斯把它们称之为“不合理信念”,包括“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和“过分概括化”。

改变信念,就能改变情绪和行为。

我们要学会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合理地调节自己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ps:如果你想对埃利斯的理论有更多的了解,推荐你阅读《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这本书。

举报/反馈

莉莉老师心育课

197获赞 244粉丝
心理健康课件资源,育儿、阅读、生活分享。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