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8月12日讯(记者 姜婧仪 通讯员 宁建轩)连日来,气温持续走高给施工带来不小影响,但城市建设的步伐并未停歇。通过“抓两头、歇中间”错峰作业,建设者们“巧”战高温忙生产。截至7月底,南京399个城建计划A类项目综合开工率达80.2%。
上午9点,地铁11号线行知路站项目施工现场已是一片热浪。“全副武装”的韩青和工友正在进行钢筋加工,虽然已经汗流浃背,但手上的动作没有一丝懈怠。“最近项目正在赶进度,钢筋用得特别快,我基本上每天都要完成1000件左右。”韩青说,钢筋加工虽然只有简单几个步骤,但一天下来重复几千次,高温天气下对体力是个不小的挑战。
地铁11号线行知路站项目施工现场
行知路站所在的地铁11号线TA01标4工区共包括2个车站和2个区间,是江北新区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行知路站已完成基坑土方开挖,绿水湾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计划于今年底进行绿水湾站-行知路站区间的盾构始发。
加工完的钢筋被吊机运输至地下基坑内,十几名工人正在这里进行钢筋绑扎作业。“太阳下晒了几个钟头,钢筋少说也得六十度,烫手得很,”工人刘师傅一边绑扎,一边介绍,“防晒服、手套、护袖一个都不能少,水也带足了,省去跑上跑下的时间。”
上午10点,李先军已经在基坑里工作了近4个小时。他手脚麻利地绑扎着钢筋,和其他几名工友一起制作1号通道的盖板。黝黑的皮肤、密集的汗珠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也是他们战高温、斗酷暑的见证。为确保地下通道盾构机顺利始发,李先军所在班组要在9月份按时完成1号通道盖板施工。这个夏天,他们与高温的“战斗”还在继续。
新庄立交地下过街通道项目施工现场
新庄立交地下过街通道项目串联起新庄广场南林大、六角广场、紫金联合立方三个区域,建成投用后将有效提升周边慢行交通体验。目前,项目首条主通道已实现节点贯通,预计9月份将掘进第二条通道。
新庄立交地下过街通道项目现场高温慰问
下午5点,最热的时段已经过去,但烈日的“余威”还在。绿都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桥上,工人们正在进行护栏安装和模具搭设。空旷的桥面上毫无遮挡,才几分钟,所有人的衣服就已经湿透了。绿都大道承担着分流南部新城与江宁东山片区南北向交通的重要任务,也是南京南站集疏运系统的关键一环。工程目前正在进行主桥桥面施工,预计明年建成通车。
绿都大道建设工程施工现场
相比于普通工种,高温天气下的电焊工需要承受更多“烤”验。“电焊花最高温度1500多摄氏度,把身边空气一加热,很快就超过40摄氏度了。”焊工陈师傅放下防护面罩歇了歇,又继续投入护栏钢筋模具焊接工作中。
今年南京市城建计划共安排交通设施、生态环境、市政公用、城市更新、安居保障、建设管理等6大类、399个A类项目。截至7月底,197个续建项目均已复工,202个新建项目已开工123个,综合开工率80.2%,实际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54.8%。
校对 盛媛媛
举报/反馈

扬子晚报

312万获赞 27.9万粉丝
江苏省级报刊,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
扬子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