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基于日常生活经验和临床实践活动创建并发展了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体系在形成过程中出现过几次重要的转变,这些变化之间具有明显的转折和断裂,而缺乏有效的连接和延续。

在接触精神分析之前,阿德勒重视社会环境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影响。学习精神分析之后,阿德勒转而强调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离开精神分析阵营后,阿德勒关注心理发展的整体性和目的性。

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德勒强调社会因素对心理发展重要影响。在晚年,阿德勒注重研究个体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此外,阿德勒还不断地进行临床实践和教育探索活动,他在这方面取得巨大成功,这些活动虽丰富了他的思想体系,却也减少了他在理论构建方面的兴趣。

事实上,阿德勒的志趣并非建构严密完整的理论逻辑体系,他更关注如何让普通民众了解心理学常识对实际生活的影响。这种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个体心理学的后续发展,导致后阿德勒学派更强调实际应用,而严重忽视理论的建构。

临床研究者根据自身的经验,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实践研究,所获得的结论无法进行有效推广。例如,斯特恩采用经典阿德勒学派的深蕴疗法在家庭治疗中获得的成果,就不容易让折衷取向的临床实践者获得。

实证研究者采用不同的视角,对个体心理学的主要概念进行验证性研究,所取得的结果也并不完全一致,难以进行良好的比较。例如,萨洛维强调出生顺序对智力发展的重要影响,而罗格斯却认为出生顺序只是影响智力发展的一个不重要的因素。

对人性的认识不够深刻

个体心理学是一种基于人性的社会基础的心理学研究,是以人的整体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为理论前提的研究,这是对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生物性的有力反驳,更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的有力推动。

个体心理学在承认人的生理因素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强调人对生活意义、价值、尊严等价值性内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但个体心理学的人性论以自卑观为理论基石,其对人性的认识观就相对简单和片面。

首先,人性是复杂多变的,历史上对于人性的理解存在性善论、性恶论等主要看法,而自卑心理只是若干心理特征中的一种,它并不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其次,个体心理学还将自卑视为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也不能完全解释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特征。

个体发展的内在源动力首先是为了保持基本的生存状态,其次才是为了寻求更好地发展,彰显个人存在的价值,而摆脱自卑、寻求超越只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也并非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寻求自我发展。

再次,个体心理学充满着浓郁的人道主义色彩,体现个体对理想人生的美好追求。阿德勒把人的社会性因素视为是人格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把个体对至善至美的追求看作是对自卑心理的补偿和超越,这直接忽视教育、文化等因素对个体的塑造功能。

研究方向不明朗

对于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历来都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知识论的,即阐述心理的内容、结构或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关于价值论的,即展示生命的价值、尊严和意义。

阿德勒从社会生活的视角认识、理解和剖析个体的心理发展机制,并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教育探索活动,来验证和完善自身的理论思想。他将克服自身局限看成是个体的发展动力,将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看作是人生要面对的难题,将寻求社会价值视为是衡量个人意义的标准。

无论是对于心理活动的认识,还是对人生意义的寻求,个体心理学所走的道路并非是纯科学研究而是实践探索。阿德勒逝世之后,后阿德勒学派主要围绕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进行实证研究,在心理治疗和教育应用方面进行丰富的探索,所发展出的理论虽以个体心理学为基本框架,但缺乏共同的方向。

这种发展反应出的问题是个体心理学家各自为阵,按照各自的研究兴趣,不断地分化个体心理学,使得原本就缺乏统一体系的学科,变得更为零碎和松散。个体心理学越来越成为形式上的符号指称,而缺少实质性的内涵。

个体心理学的发展危机不仅体现在理论方向上,还表现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质性方法和量化方法的个体心理学家各执一词,争执不休。许多研究者都倡导使用实证方法来验证概念的准确性,证实个体心理学的科学性,但他们的做法也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许多人将社会兴趣看成了一种人格特质,把自卑等同于低自尊,这些做法都违背了阿德勒的本意。”

个体心理学的重要领导人物安斯巴切特就指出,要认清和明确发展方向,还应回到个体心理学的方法源头,即基于理解和解释的方法,来探索如何更好地理解人性及其生命活动的内涵。

个体心理学与自我心理学

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即使做出划分,所强调的也不应该是伊底,而应该是根据现实原则行事的自我。在他看来,自我并不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受制于伊底,它本身具有积极性和能动性。

个体心理学提高了自我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使自我成为精神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为自我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阿德勒强调自我的主动性,这就促使哈特曼、埃里克森等人进一步系统地提出自我心理学理论。正如精神分析学家范因在《精神分析史》中所指出的:“阿德勒的一些看法代表了一种萌芽时期的自我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家安斯巴切特认为,阿德勒作为自我心理学的先驱,强调每个人都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也都意识到自身的卑微,并努力想克服这种自卑心理。按照阿德勒的观点,自我意识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状态,是意识大海里漂浮的一座航标,它按计划指导自己的活动,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

阿德勒之所以能够较早地离开潜意识,转而更加关注自我,与其早期治疗经历有关。阿德勒早期治疗的患者大多来自维也纳郊区的贫民窟,这些社会底层人士需要迅速地解决心理问题。这就促使阿德勒关注他们当前的意识活动,试图从中寻找心理问题的根源。

个体心理学与社会文化学派

个体心理学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使精神分析不再依赖于生物性因素,促进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舒尔茨认为,阿德勒提出关于人的一种更令人满意和乐观的概念,强调社会因素的重要性,这种态度加强已经增长着的对社会科学的兴趣,也加强更为传统的精神分析开始重新确定研究的方向,以便使它的原则更能应用于不同文化条件下的不同的行为方面。

因此可以说,阿德勒是社会文化学派的先驱性人物,改变古典精神分析注重本能和个体因素的传统,引领社会文化学派注重社会和群体因素的潮流。

例如,社会文化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霍妮在对神经症的认识方面就与阿德勒较为相似,她强调神经症是企图逃避焦虑的结果,把“追求优越”看作为一种综合现象,并且指出它在神经症中的重要意义;她还把神经症分为顺从型、受权力支配的攻击型以及退缩型,并认为这些神经症的产生可追溯到童年的特殊情境,如受父母宠爱儿童的早年生活经历;她在晚年还指出,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追求自我发展,并强调创造性力量和自身虚拟观念对自我发展的意义。

沙利文在关于自我观念、心理治疗的认识方面都与阿德勒很相近;在吸收阿德勒虚构目的论和主观知觉观点的基础上,他提出人格化这一概念,即指个体赋予自己和他人事实上并不具有的某些特征,如好母亲、坏母亲等;他指出这些人格化的特征作为具体的形象持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影响自我的形成和发展。

在心理治疗方面,沙利文提倡面对面平等的治疗方式,关注患者在自我认识方面出现的扭曲意象,这些理念都会让人自然联想到阿德勒的有关治疗思想。

举报/反馈

猫里奥心理学

96.6万获赞 11.5万粉丝
每天耕耘最实用的心理学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