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作为“十四五”规划中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中起到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云南省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征管、政策辅导、纳税服务、税惠支持等职能优势,持续推动“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推送,为全省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注入“税动力”。
税惠“充电”爬坡过坎有力量
光伏发电行业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师宗某太阳能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光伏太阳能发电为主的制造业企业,参与着当地政府重点引进的火草坡光伏发电项目、“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太阳能投资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回笼慢,最近又购入了一批新设备和原材料,企业资金链承担着巨大压力。”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马渊儒说。难题面前,当地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对接企业退税减税需求,综合运用逐户走访和“蓝臂章”小课堂展开宣传辅导,帮助其办理了2036万元留抵退税。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这笔资金将用在减少热损方面的科技研发上,着力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逐步构建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同样因光伏发电资金投入量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导致资金链趋紧的红河县某能源有限公司也赶上了留抵退税政策的“及时雨”。“公司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办税时间成本较高,税务部门通过‘红税e线’远程帮办平台,让我们轻松享受了1360万元的留抵退税,公司因资金紧缺而搁浅的扩大发电规模项目也得益于该笔退税能够顺利推进。”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天力喜于言表。
税惠“添彩”扩产发展有方向
为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云南省多个城市将新能源企业列为重点企业,各地税务部门积极跟进,精准推送税收政策,做到税惠到企“如影随形”。
普洱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普洱市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引进的第一批绿色能源企业,该公司主要经营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是全市未来三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计划今年在全市增设75个充电站、增加830台充电桩,需要投入资金近7000万元。
“今年我们按照新能源汽车下乡‘桩站先行’部署扩大全市新能源网络建设,这笔退税款为我们加大普洱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建成全市新能源充电网络注入了‘税动能’。”收到553.59万元留抵退税款后,该公司总经理张志鹏欣喜地说。
同样是全市重点能源企业的瑞丽市某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税务部门列名清单管理和服务对象之一。该公司目前已经完成6万余块太阳能板的配备,第一期项目投资超2亿元。
“西部大开发与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双料礼包累计为我公司减免266.83万元的税款,今年又享受到616.57万元留抵退税款更是直接盘活了公司的资金周转。”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王惠泽表示,多项税惠政策叠加不仅为公司解决了高额场地租金、电站维修费与设备运维成本等难题,更为企业扩大输送电路通道、实现规模升级,以及引进新设备与新技术和推动后期项目建设打了一针“强心剂”。
税惠“加料”研发创新有底气
在临沧,新能源企业是凤庆县的新兴产业,也是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凤庆县某电力有限公司是凤庆县第一家新能源电力制造企业,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公司。受疫情影响,研发设备与后续保障的资金短缺,研发项目迟迟不能启动。当地税务部门打包归集税费优惠政策,多次上门辅导,快速让留抵退税款精准落袋。
“826万元的留抵退税,再加上阶段性税费缓缴和‘六税两费’减免,让我们对新能源电力设施研发底气十足。”凤庆县某电力有限公司负责人易美怀收到退税“红包”后激动地说道。
距离凤庆县500公里以外的云南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正在为研发进度停滞不前而发愁。该企业是一家主要从事生物质能发电以及生物质能项目开发和管理的企业。每年投入用于技术研发的费用巨大,但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该企业在发电设备、技术研发方面的进度几乎停滞,让正处成长期的企业发展受阻。留抵退税新政实施后,该公司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及时提交了留抵退税申请并成功收到104.07万元的留抵退税款。
“国家推出的留抵退税政策,给企业研发创新增加了实实在在的现金流,这笔钱,我们将全部用于研发项目的设备购置上。”该相关负责人李湘宁说道。(蔡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