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委屈啊,为什么我能为别人着想,别人却不能为我着想?”

这是一个读者的来信。

他分享了一次跟同事出去吃饭的糟心经历,那一次过后,他再也不愿意跟同事一起吃饭了。

跟同事一起去饭店吃饭,每个人请客吃一天。

到他请客这天,饭菜上来之前,他觉得天气太热,跑去超市给同事们买几瓶水。

可当他买完水回到饭店,却发现桌子上的菜快被几个同事吃光了。

类似的经历有多次,他感到特别委屈。

为什么他能迁就别人,替别人着想,别人却无法为他着想呢?

其实,这就是“同理心太强”的表现。

在任何关系,任何环境中,过强的他同理心,都会让你感到委屈。

-01

什么是“同理心”?

简单来说,同理心的意思是: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对方的内心变化以及情绪波动;感受他人的痛苦,然后自己加以模仿。

同理心,也叫“共情能力”。

跟对方相处的过程中,你总是从对方的眼睛中,去感受他的世界;从他的情绪,去感受他的内心。

同理心太强的人,具体有哪些表现?

同理心包括:情绪同理心以及认知同理心。

1、情绪同理心

擅长察言观色,过度换位思考

比如:

跟朋友聊天时,他忽然想到了某件事情,导致他有些敷衍地跟你对话;然后,他的表情出现了片刻的不耐烦和愤怒。

这一丝的情绪变化被你捕捉到了。

于是,你就过度揣摩他的心思:“他是不是讨厌我?”

“我说错话了吗?为什么他会有这种表现。”

尽管对方只是短暂的变化,后来恢复了与你正常的交流,可这件事还是被你放在心中,反复揣摩。

在社交中,你擅长通过别人的表情变化,语气变化,去揣摩对方的心思。

并且,你总是将对方的变化,归咎于自己的原因。

2、认知同理心

好像找到了“知己”。

你跟别人看同一本书,十多个人的想法,只有一个人跟你相同。

这个时候,你就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其实这也是同理心的一种表现。

可以理解为:

你们看待事情,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一样的,最终你们的观念也是如此。

尽管真正三观相似的人很少,可在三观相似的人身上,你的同理心就被过度放大了。

他说的话,你都认同;

他做的事,你都支持。

3、他人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

这类人,也常常为别人的痛苦而痛苦着。

有一段时间,我戒掉了社交平台,因为越是看到不幸的事情,我就越是沉默,消极,压抑。

越是看到不幸的事情,整个人也都跟着沮丧,甚至会陷入悲伤故事中的主角身上,无法自拔。

换位思考,将自己代入其中,然后无法承受内心的痛苦。

这样的经历,让我感到内心是不受控制的,我似乎无法掌控自己的身体。

于是,我选择将社交网络与生活隔开,才让自己走出痛苦。

其实,对于同理心过强的人而言,总是会沉浸在别人的痛苦中。

然后,共情,幻想,将自己代入,最终情绪越来越低落。

-02

为什么“同理心越强”,越是委屈?

1、不公平

就像文章开篇,那个读者的经历一样。

他为什么很委屈?

就是因为:

“我为你们着想,我担心你们太热,跑那么远给你们买水;你们就算不等我吃饭,也应该给我留一些饭菜吧,更何况还是我请客?”

这种感觉就像:

客人来家里吃饭,你正在厨房做饭,饭菜刚做好,你还没上桌吃两口,大家就要起身离去了。

你心中是否会感到委屈?

这就是不公平感。

“我能为你们考虑,你们凭什么不能为我考虑?”

而且,越是关系亲密的人,就越容易让你感到委屈。

你会有种“我不被在乎”的感觉。

2、被负面情绪“吞噬”,却无人理解

举个例子:

有个朋友,每次找你聊天都是向你倾诉负能量,在他心中,似乎你已经变成了“负面情绪垃圾桶”。

这样也就算了,过分的是:

他每次找你开导完,连一句结束语都没有,就忽然消失了,留下你在屏幕面前凌乱。

而当你遇到了生活以及情绪上的困惑想要向他倾诉,他的表现是:不耐烦,敷衍,冷漠以及沉默。

这个时候,你就陷入了“不被理解”的委屈和孤独中。

社交资源不对等的状态下,人才会产生的委屈感。

你付出多,对方却不愿意在你身上付出。

爱情中也是这样。

你给对方买礼物,对方却不记得你生日;你为他准备惊喜,他却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你失望吗?难过吗?委屈吗?

-03

如何不被同理心伤害?

首先,觉察自我情绪。

人只有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先经营好小家,才能去爱这个世界。

这并非自私,而是人融入这个世界的步骤。

倘若你连觉察自己情绪的能力都没有,连爱自己都学不会,那你又如何跟外界相处呢?

如果跟对方相处时,你察觉到了自己不快乐,压抑,甚至是厌倦。

这个时候,要果断停止跟对方的交流。

在工作中,生活中也是如此。

察觉到自我进入了负面和消极状态,就要及时止损。

其次,与外界建立边界感。

跟别人保持适当的距离,让对方明白你的底线,拒绝对方过分的要求等等。

这些都是建立边界感的方式。

一种是心理上的边界感,另一种则是距离的边界感。

最后,学会快乐的方式,减少内耗。

年轻的时候,你会发现共情真的很简单,无非是:附和,支持,认可。

但年龄越大,你就发现: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全共情。

对方理解你的经历,却无法感受你的情绪;对方感受到你的情绪,却无法感受你的痛苦。

所以,想要降低情绪内耗,就要学会快乐,学会取悦自己。

除此之外,也要让自己的心态逐渐平和安静下来。

比如:日常多练习冥想,放空自己;多读书,安静下来,练字,运动等。

先爱自己,再去爱整个世界。

今日话题:

你的“共情能力”强吗?

你常常感到委屈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作者亦开怀,情感心理学创作者,你的情感心理咨询师。

举报/反馈

亦开怀说心理

17.6万获赞 3.2万粉丝
情感心理学写作者,你的心理咨询师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