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兴趣学说作为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思想的重要标识,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到了定向作用,还促进了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在阿德勒看来,社会兴趣是指个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普遍情感,以及个体对整个生活的基本态度。

阿德勒逝世后,个体心理学者深入理解和社会兴趣的内涵,厘清社会兴趣的概念。德雷克斯把社会兴趣等同为“归属感”并认为社会兴趣就是个体体验到的归属感,促使他在家庭以及某个社会群体中寻求自身适当的位置。

克兰德尔作为一个实证研究者,大力主张社会兴趣既要具有简明可操作的定义,更需厘清内部结构。他将社会兴趣界定为是对他人的积极关注和认同态度,并将社会兴趣划分为过程维度和对象维度两个部分。社会兴趣作为一种心理过程,强调某些自身之外的、与自我中心主义相对立的价值观,例如超越自我等等。

社会兴趣所指的对象是自身外部的某个物体,这个物体可以是不真实的、虚拟的。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社会兴趣所指的对象分为亚社会的、社会的以及超社会的三个范畴。亚社会对象是指无生命的物体。

社会对象包括个人、家庭、群体、社会乃至民族和国家,绝大多数人都指向了这个层面。超社会对象包括整个人类,甚至涉及广袤无垠的神秘的宇宙特征,只有极少数人例如哲学家、政治家和宗教界人士才指向这个层面。安斯巴切特与克兰德尔看法相似,都赞同社会兴趣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但他更强调行为方面的特征。

安斯巴切特指出,社会兴趣是引导个体朝向目标的具有亲社会倾向的动机或者行动。他假设社会兴趣的过程维度是包含个体的感知觉、思维和行为三方面内容的构想。社会兴趣的感知觉和思维内容包括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和认知。社会兴趣的行为内容意味着对人类发展有所贡献,而不唯利是图。

莫萨克修正了安斯巴切特的观点。他指出,社会兴趣不只是理论假设,而是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在内的与他人有关的实际的社会关联。他特别强调社会兴趣行为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那些鼓励个体之间互相帮助、尊重、分享、合作和妥协的行为,以及支持他人思想和情绪产生共情的行为。

在此基础上,马纳斯特、森玛希勒以及科尼尔进一步阐明,社会兴趣是谋求合作、适应社会生活的先天潜能,并拥有理解他人、积极合作、乐于奉献的情感,以及对行为选择和生活事件的评价态度。

在这个界定下,社会兴趣涵盖三个基本特征:

(1) 认知取向,即社会兴趣是一种对待他人和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2) 情感取向,即社会兴趣是对他人的积极认同感和群体的归属感;

(3) 行动取向,即社会兴趣是对自身选择、决定和对他人、他事看法的某种行为倾向。

鉴于上述分析得知,马纳斯特、森玛希勒以及科尼尔用心理学的知情意体系有效整合社会兴趣的多重内涵,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认知因素是指对待他人和他事的态度与看法,情感因素是指对他人的积极认同感和对群体的归属感,行为因素是指对自身选择和决定的某种行为倾向。

对于社会兴趣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阿德勒本人没有给予详细的描述。他认为,社会兴趣的发展贯穿整个一生,它在对个人有利的地方是有所区分、有所限制和有所扩展的。它不仅从家庭成员扩展到更大的群体,甚至到国家和整个人类。它甚至走得更远,扩展到动物、行星、无生命的物体以及整个宇宙。沿着阿德勒的思路,个体心理学者从各自的立场详尽阐述社会兴趣的具体发展状况。

安斯巴切特按照社会兴趣的内在特征,将社会兴趣的发展概括为合作潜能、能力储备和次级动力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社会兴趣是面对社会生活的具有合作属性的先天能力和资质,它内存于每个人心中。这种潜能需经早期生活的训练才能得到发展。

在第二阶段中,社会兴趣的先天能力在合适的条件下发展为善于合作和奉献的能力,同时还具有理解他人和同情他人的情感。在各种现实活动中,个体就表现出具有社会性协作的能力,安斯巴切特称这种能力为初级动力特征。

在第三阶段中,社会兴趣进一步发展为对自身所做决定的认识和对事物的主观评价态度。这种认识和态度被安斯巴切特称为次级动力特征。这种认识和态度塑造了个体的主观经验,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

当个体在第二阶段无法形成合作能力时,个体的主观态度就不明朗,做决定时就会犹疑不决,就难以果断地应对生活事件。随着这些能力的不断发展,次级动力特征在各种活动中把自己的态度倾向和兴趣表达出来。这些倾向和兴趣在生活中所体现出的就是个体的社会兴趣。

尼斯特尔将社会兴趣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进行类比,提出社会兴趣发展的三水平说,即生理水平、社会水平和精神水平。第一阶段为生理水平这是社会兴趣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是指学龄前期。

其特征表现为个体本能地渴望自我保护和发展,并以满足基本需求为基本特征,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等。在这一阶段,个体感觉到自身的弱小,无力独自面对周围环境,具有深深的自卑感,试图通过自我防御倾向来寻求自身发展。

第二阶段为社会水平其时间范围是从学龄期到青少年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渴望与他人交往,试图通过合作行为来摆脱自卑感,以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具有自信心、责任感和承诺意识,并拥有较低的社会兴趣。

第三阶段为精神水平其发展时间横跨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时间段。在尼斯特尔看来,个体在满足生理需求和自尊水平之后,就渴望消除主客体之间的对立,以发展出整合的自我,即具有较高的社会兴趣。在这一阶段,个体发展的特征表现为自我超越性,关注整个人类社会。尼斯特尔认为,只有那些甘愿为人类服务、从事利他行业的人才能发展出较高社会兴趣,如牧师、教师、科学家等。

由于个体的认识范围和活动范围是从家庭到学校,再扩大到社会和国家。哈尔根据这一特点将社会兴趣的发展分为母婴时期、家庭时期、群体时期、社会时期、人类时期、星球时期、宇宙时期和上帝时期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母婴时期,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最初来源于母亲,母婴关系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社会兴趣能否发展与形成也源于母亲是否给予婴儿足够的关注,给予其安全感和自信心。

第二阶段为家庭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接触范围不断扩大,父亲和兄弟姐妹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儿童向父亲学习为家庭奉献的精神,儿童的合作能力通过与兄弟姐妹的相处得到发展。

第三阶段为群体时期,儿童在进入学校后,老师、同学和朋友成为其接触的主要对象;儿童需要将其在家庭中形成的社会兴趣扩展到新的群体中,他需要理解老师和同学的意图,并与老师和同学展开合作,发展出关心他人的特质。

第四阶段为社会时期,社会兴趣所指涉的范围不仅要超出可直接接触的周围环境,如父母、同学等;还应还包括能够间接学习到的非具体事物,如社会习俗、社会规范、价值观等。

第五阶段为人类时期,在哈尔看来,每个人在面对死亡问题时常常感觉到孤独、无力和痛苦,而具有深深的焦虑感,于是渴望强大和永恒;在这一阶段,社会兴趣的发展范围不能只局限在所有当下活着的个体,还应扩展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以及未来即将诞生的个体。

第六阶段为星球时期,生命是从无机物向有机物、从无生命物体向有生命物体进化的过程,社会兴趣在这一时期应该发展到关心星球上所有的物体,主要是那些无生命的物体。

第七阶段为宇宙时期,宇宙浩渺无穷,拥有着无法计数的星球和生命,社会兴趣的发展范围应该扩展到整个宇宙中的所有物体,包括那些人类还不了解的物体。

第八阶段为上帝时期哈尔认为,人的终极发展目标是要成为上帝那样完美无缺的人,拥有社会兴趣的个体应该像上帝那样拥有悲悯之心,俯瞰人世,指导茫茫众生。

举报/反馈

小明心伙伴

75.5万获赞 9.5万粉丝
做你心伙伴,与你精神共舞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