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讲好宋韵文化故事”宋韵文化国际传播座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此次座谈会由浙江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研究中心、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宣教中心,宁波市鄞州区委宣传部、统战部联合主办,鄞州区东吴镇党委承办。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加强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响省域品牌”。浙江中华文化学院一级巡视员张建明认为,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
座谈会上,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李勇刚认为,宋韵文化国际传播,要放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高度来考虑,关注全球流行趋势和年轻人的审美变化,借鉴河南《唐宫夜宴》等传播经验,浙江和河南两地应合作推动宋韵文化国际传播。
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涛、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宇等学者认为,开放包容、胸怀世界、于各种形式的中外交流中传播中华文明是宋韵文化的特点。当前,宋韵文化不该仅停留在美学层面,还要关注宋代科举制度、士人精神等当时时代先进性的内容,在国际传播中拓展一些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邵有学、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海外中心(国际频道)总监黄未等专家认为,宋韵文化国际传播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情境,寻找宋韵文化国际传播的价值共振点。浙江大学李明友教授认为,宋韵文化国际传播,应持续发掘宋诗宋词等宋韵文化宝藏,以宋韵诗词之美引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学术顾问夏学民建议,宁波市鄞州区系统地构建宋韵文化CIS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分门别类地构建MI 理念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VI视觉识别系统,把宋韵文化理念化、行为化、视觉化。夏学民建议,鄞州区率先打造“宋韵娃娃” “宋韵空间” “宋韵做派” 三大IP, 构建“人—空间—行为”三位一体的宋韵生命共同体,让宋韵文化早日实现可感、可触、可践行。
宁波报业集团甬派编辑部主任吴华清认为,国际传播已从单向传播到侧重双向互动转变;从内容传播到到全案策划转变。国际传播欲取得实效,必须在内容、渠道、活动、互动、技术等方面综合考量。例如,2006年意大利佛罗伦萨赠送宁波大卫雕像,2007年宁波回赠佛罗伦萨南宋石刻文臣武将,发挥了国际传播中“物”的纽带作用。
宁波市社科院院长傅晓、宁波中华文化学院教授张雅静等专家,就宋韵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及国际传播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浙江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锋表示,浙江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研究中心积极探索“融入式研究”“共创式发展”智库工作模式,多次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透过实地调研、现场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基层鲜活做法,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在协助基层解决发展中的系统性学理性问题的同时,从全局工作上提出更精准的建言,群策群力地形成专项资政报告,全力构建智库服务基层、助力基层的“发展共同体”。
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应林辉表示,专家的现场建言,理清了逻辑、拓展了视野,后续可以推进更多智库方面的合作。
当日,浙江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会宋韵文化(鄞州)传习基地正式授牌。在浙江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讲师团“十场千人”2022年度宣讲活动上,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名誉会长杨建新作了《宋韵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专题讲座。
据了解,宁波是中国大运河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地,唐宋以来即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镇。鄞州区提出建设“海丝宋韵起源地”和“明州宋风源流地”愿景,正在全方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宋韵文化名片,其中鄞州区东吴镇积极建设“海丝宋韵小镇”颇具特色。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