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学并非指完全个人的或个别差异的心理学,而是从社会因素的角度探讨心理发展的发展与形成以及心理疾病的成因与防治的心理学体系。阿德勒以简洁而笼统的方式构建其逻辑体系,其体系中的主要概念如自卑感、补偿机制、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等之间似乎缺少直接的关联。

然而,看似缺乏严密逻辑的背后却蕴藏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在阿德勒看来,自卑感推动着个体的心理发展,促使个体追求优越和完善这一生活目标,进而形成心理的整体结构即生活风格。这个心理结构借助自身创造性力量适应社会生活,处理生活问题。

心理健康的个体拥有社会兴趣,能够有效处理生活问题,为社会造福;而心理不健康的个体凭借个人逻辑,逃避社会生活,只追求个人利益。由此看来,个体正是在积极适应社会生活、处理社会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与形成独特而完整的自我。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即是阐述这些概念之间内在关联性的逻辑体系。

在个体心理学的逻辑体系中,动力问题是首要研究的问题。阿德勒通过扩充和发展自卑概念,形成了以摆脱自卑为核心的心理发展动力观。最初,阿德勒将器官缺陷和自卑联系起来,认为儿童由于身体上存在某些缺陷,如虚弱、丑陋、语言障碍等,无力面对生活问题时,受到他人的嘲笑和歧视,而产生自卑感。

后来,阿德勒将生理自卑发展为心理自卑,认为自卑感的产生来自个体生活中所有不完满的感觉,如身体、心理或社会的障碍。晚年,阿德勒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认为自卑是普遍存在的事实,是人类一切文化的基础。

自卑感是推动每个人发展的主要动力。一个人正是由于感到自卑,才会千方百计地寻求补偿,否则他就会失去生活勇气,无法面对实际生活,进而形成心理疾病。阿德勒从强调对器官自卑的补偿演变为通过获得主观自卑的补偿,进而寻求自身的优越性。

他认为,个体通过防御倾向和补偿机制追求优越,心理疾病患者使用防御倾向追求个人优越目标,心理健康者使用补偿机制追求优越目标。防御倾向以自我关注和个人优越为基础,妨碍人们获得真正的自尊和自信。补偿机制是指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来弥补某些身体缺陷以获得优越感。

个体自出生起,就不断地追求发展,渴望完美和优越,这种追求是无意识形成的,后来成为有意识地行动,时时刻刻影响个体的生活。它“与身体的生长并行发展,是生活本身的一种固有需要……我们所有的机能都遵循这个方向前进。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它们总是为了征服、安全、增长而奋斗。从负到正的永不停止,从低到高的追求也永不停止。”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所做的每件事都与他追求的目标相联系。这种追求包含着完满的发展、成就和自我实现,是对现实完美的追求,也是人的一般目的。

由于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条件,个体追求的方向也不尽相同。阿德勒认为,个体在对快乐、道德、权力、成就、知识以及艺术等六个方面追求个人的优越性。

个体在追求优越这些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阿德勒将之称为生活风格。生活风格是指个体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的面对困境的方法和策略,在生活过程中被不断地概括、总结、归纳,从而逐步固定下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为方式。

阿德勒用生活风格来指称心理生命的整体结构,并把躯体因素(如器官语言)、心理过程(如知觉、记忆、想象等)、情感和情绪以及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内容都纳入这一心理结构中。生活风格是其逻辑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将心理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目标有机联系起来,并通过这个整体来实现所有的心理活动。

就生活风格本身而言,心理过程是生活风格的内隐内容,而躯体因素、情感和情绪、性格特征等内容则是生活风格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们共同构成生活风格这个整体。在阿德勒看来,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形成于童年时期,生活风格的差异可从出生顺序、早期记忆以及梦的内容这三种途径进行分析。

个体在家庭中排行不同,其心理认识也会不同,因而生活经历也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和生活风格。个体对早期经验的主观解释为理解其生活风格提供线索。梦可以提供解决生活问题的各种方法和为未来制定计划手段。通过分析一个人在梦中如何处理问题和运筹未来,就能深入了解他的生活风格。

每个人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四种生活风格,即统治-支配型、获取--依赖型、回避型以及社会利益型。前三种为不健康的生活风格,因为它们缺乏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是心理障碍的表现。而以社会利益型为生活风格的个体,才能获得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生活。

不健康的生活风格以个人利益为基础,与社会目标相违背;健康的生活风格使人趋于完美,与人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社会目标的实现。阿德勒重视其学说的实用价值,强调人这个主体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和主导作用。他在其逻辑体系中强调,个体生活风格的发展和完善,要通过成功处理职业、社会交往、爱情与婚姻问题这三大生活问题来实现。

人类要生存,就要不断的追求进步和争取更高的成就,就必须工作,这就构成职业问题。人类生活在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并对双方产生兴趣,这就构成社会交往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建议友谊、拥有社会兴趣与展开合作。

人类由男女两种性别组成,两性之间的关系就构成爱情和婚姻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不能分开解决的,它们是同一种情境、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它们之中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其他两个问题的顺利解决。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人是受到生物属性制约的。而在阿德勒的逻辑体系中,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弘扬。他将人的创造性至于人性的最高端,强调创造性力量在实现生活目标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处理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个体创造性地使用从遗传和环境中得到的材料,并由此而形成创造性自我。

每个人都通过创造性自我建立自己的生活态度,处理生活问题。创造性自我对自己的过去经验做出有意义的解释,确立、保持与实施自己的目标。这些目标是个体赋予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生活如果没有意义,个体就会编造出生活的意义。生活如果没有计划,个体就会编制出各种生活计划。

阿德勒把这种计划称为“虚构目标”或“自我理想指南”。根据阿德勒虚构目标论的观点,健康的个体和不健康的个体之间的重要差异就在于,健康的个体根据环境来调整自身的目标,而不健康的个体一味地追求个人的目标,不顾现实情况的变化。这种虚构目标指导个体行为的观点,使阿德勒强调自身行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个体心理学摆脱决定论色彩。

而如何来判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阿德勒使用社会兴趣作为衡量标准。社会兴趣不仅指个体对周围所有人的直接情感,还包括对现在和未来全人类的情感。社会兴趣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在平时甚至在困难时与别人合作以及帮助别人的心理准备状态;二是对待他人时采取多予少取的行动倾向;三是对他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经验的一种设身处地的理解能力。

在阿德勒看来,社会兴趣的水平决定个体生活意义的大小和对社会贡献的程度。在阿德勒的构想中,社会兴趣是区别其学说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标志。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人由于受到本能愿望的主导,具有破坏性。而在阿德勒的逻辑体系中,社会兴趣将个体的发展引向对社会有利的一面。

心理健康的个体拥有社会兴趣,为社会谋取福利;而不健康的个体则拥有个人逻辑,也叫个人智慧。它是指按照个人自身的想法行事,以满足一己的私欲,而不顾及社会的需要。阿德勒认为,使用个人逻辑的个体以自我为中心,不会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神经症、精神病、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患者通常都使用个人逻辑来实现个人的目标。

总而言之,阿德勒的逻辑体系虽非十分严密,但却有其内在的关联性。他从生活经验出发,强调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对身体缺陷进行的心理补偿,个体在虚构生活目标的指引下,在不断摆脱自卑、寻求优越乃至完美的过程中,形成生活风格这个整体,并借助社会兴趣和创造性自我积极应对社会生活问题,由此来获取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

举报/反馈

猫里奥心理学

96.6万获赞 11.5万粉丝
每天耕耘最实用的心理学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