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观

一般认为,人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心理学被视为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受实证主义的影响,心理学从诞生那天起就存在靠拢自然科学、远离人文科学的科学主义倾向。

冯特把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科学主义相对立,心理学中的人文主义拥护心理学的社会科学观,突出心理现象的社会特征方面,反对科学主义研究中的机械论和原子论。

精神分析心理学承继了人文主义的研究道路,强调社会文化对心理活动的影响。弗洛伊德晚年把他的学说推进到社会文化领域,涉及到人的社会化进程、群体心理、宗教心理、文明与社会的发展等重要的社会心理学问题。他开辟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奠定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如今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无法忽视精神分析的存在。

弗洛伊德的许多思想和观点也被吸收到社会心理学领域,他的研究方向也影响了对社会心理现象的探索。在弗洛伊德的影响下,许多精神分析学者如阿德勒、荣格、沙利文、弗洛姆等人都进一步深入到社会心理学领域。

阿德勒的社会科学观体现在他强调个体心理学的社会应用价值,注重研究社会中的人。他对人的社会属性的认识,可从三个层面来进行理解:一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二是指出生活任务是人生不得不面对的主要问题;三是把良好的社会适应看作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他从个体的自卑心理出发,得出心理发展的动机来自于对自卑心理的不断超越,但他认为这并不能了解人的本性的全貌,而要了解人的全部属性、揭示心理活动的奥秘,就必须要研究个体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联系的总和,他将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结合起来研究,强调人类社会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主张将人置身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反对脱离社会环境来理解人。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中,没有一个孤立的生活形式不是社会的产物,从来没有不以社会的面目出现。”因此,社会性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根本动机和行为。

主观科学观

受西方实证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主义的影响,科学主义心理学从一诞生,就开始追求和模仿自然科学。实证主义强调客观经验原则,关注客观事实和经验,采用实证的技术与手段进行可操作、可量化和可控制的研究,只有那些能够被观察的和可控制的对象才被纳入研究。

科学主义心理学将实证主义哲学的实证原则应用到心理学中,追求客观化,强调用量化方法研究可观察的对象。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固然巩固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但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与科学主义心理学不同,人文主义心理学力图使心理学摆脱自然科学的束缚,使心理学的发展立足于人道主义和现象学的理论基础。人文主义心理学采取人道主义立场,强调人的地位、尊严,使人有别于其他的自然物:注重人的价值和本性,使人获得适当的位置;探索人的存在和潜能,使人追求新的发展;认识人的自由和创造性,使人把握自主的命运。

人文主义心理学受现象学哲学的影响,认为心理学要研究有意义的心理结构,主张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主体的意识活动。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一方面考察了人的本质的自然成分,另一方面揭示了人的心理欲望、内心世界及其行为的意义。

弗洛伊德将人降格为生物体,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阿德勒却恢复和弘扬了人的主体地位,突出其主动性、整体性和创造性。

他认为,自我是生活风格的界定者和塑造者,在考察人格的建构时,需要加以注意的是,人格的整体及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人们的主观知觉塑造了他们的行为和人格。塑造人格的不是现实,而是人们对过去、当下和未来的主观信念。

阿德勒承认主体的创造性力量,认为它是机体内部固有的并指明个体活动方向的力量。他认为,这种主观力量总是处于人的意识层面,帮助人们去认识他最初指定的生活目标和生活计划,以便在他达到生活目标时能够遵循自己的生活哲学,或对被理解错的、脱离生活轨道的行为进行修正。

在阿德勒看来,个体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揭开生活中的这种主观创造力。他强调人的内部力量的自我发展,把自我看作是自己的创造物,打开了通向了解主体积极方面的通道。主体不是消极地知觉自然界和社会,对自己本身在其中的存在并不漠然处之,而是创造自然界和社会,并为自我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

个体心理学肯定人生的积极原则,不仅关注人的心理活动,更关注人的能动性。阿德勒对人的本性的理论研究和自身的临床实践和教育探索都是从这一原则出发的。在临床实践中,阿德勒发挥患者在消除自己疾病症状上的主动作用,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生活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改变自身的行为。他坚信,人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的缺陷,并能够通过追求完善,而实现生活的最终意义。

实用科学观

一般心理学创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一种纯理论的兴趣与学术上的需要,如冯特创立的生理心理学是实验室中产生的,他创立的目的是为了效仿生理学以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

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虽与冯特的生理心理学截然不同,但其最初的梦想却是将大脑的科学和思维的科学结合起来,建立一门完全依靠神经学与生理学的心理学。实际上,弗洛伊德的设想并没有得到实现。他所构建和发展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注重深层心理、动力心理和整体人格的研究,创立了独特的深蕴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

与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的主张相反,阿德勒反对把心理学看成为一门纯理论的科学,主张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改善和解决人类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对人的科学知识必须以经验为基础,这只是科学形成的第一步,必须把收集到的资料,依照一个共同原则,按照一种可靠的方式加以整理。只有在能够把这些以及许多现象纳入一个更加广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的关系体系里,让我们能够看到新的观点,让旧的问题得到解决,才有理由说是在谈论科学。”按照这一标准,阿德勒将心理学分为“拥有的心理学”和“使用的心理学”两个类别。

在他看来,“拥有的心理学”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适应社会生活、处理生活问题时,使用自身拥有、储备以及学习到的心理学知识,来认识和理解生活中存在的诸多现象,而不是去指导如何解决问题。

根据阿德勒的理解,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即是这种“拥有的心理学”。冯特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力图从理论上阐述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

弗洛伊德通过研究病人致病的原因,深入分析其潜意识心理的动机、情绪和人格等问题,而没有强调主观意识在心理生活和行为活动中的调节作用。而“使用的心理学”则是指,使用既有的心理学知识应对现实生活问题,或在处理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如何应对,以寻求新的生活意义、创造新的生活价值。

阿德勒指出,个体心理学是一种“使用的心理学”。个体心理学的哲学基础之一是实用主义,这就决定了个体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的实际效果和实际用途。

个体心理学有别于其他的心理学,它不能容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从这一立场出发,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就是实践知识,因为所谓知识也就是对错误和谬误的认识;不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自己,谁要是拥有这样的知识,谁就马上懂得实际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个体心理学注重对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合理运用,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在处理生活问题中形成的。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灵活使用各种心理学知识,将遗传的先天潜能、后天习得的经验以及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里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唯有积极应对生活问题,并予以妥善处理,每个人才会发展出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而消极避世、逃避责任,则会形成各种心理症状,比如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

举报/反馈

鹿羽情感

6.7万获赞 1.1万粉丝
不管此刻多么黑暗,爱和期望总在前方。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