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之战历史影响巨大:不仅标志着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的灭亡,结束了欧洲中世纪,并且在战争史上君士坦丁堡战役也是一场经典的要塞攻防战!当然如此经典的战役也离不开它前期的精密部署,而这场战役进攻方的总指挥正是时任奥斯曼帝国苏丹、年仅21岁的“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
通过前两期的内容,咱们讲了这位少年苏丹的成长轨迹,从出生作为帝国继承人,一直讲到了穆罕默德二世的二度即位,从此开启了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时代......
公元1451年奥斯曼帝国新君穆罕默德即位,随后开始整顿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其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攻陷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
而历史告诉我们,最终这个年轻人凭借着君士坦丁堡之战一战成名,并由此开始了他的四方征服之路,最后人送外号“征服者”
当然要理清“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如何攻陷君士坦丁堡的,咱们不得不从这位少年苏丹登基即位后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说起......
起初基督教世界对这位年轻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并不以为意,毕竟当时穆罕默德才仅仅19岁,按中国老话来说这就是个乳臭未干、毛都没长齐的小朋友,但基督教世界显然不清楚这位少年苏丹的成长经历...
咱们前两期刚刚讲过,穆罕默德从小不受关爱,但却一直作为帝国的继承者被培养,尤其幼年即位和退位的经历也让这位少年变得老练成熟,最终他成长为了一名知识渊博、老成练达、野心勃勃、充满无限征服欲望与精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但当时的欧洲统治阶级鉴于穆罕默德二世先前的种种失败,仍然顽固地以为他仍是当初那个毫无经验、无足轻重的毛头小子,不大可能继续他父亲穆拉德二世的征服大业
虽然穆罕默德个子不高、沉默寡言、个性冷淡而内敛,但他强壮英俊、举止庄严、恭敬有礼,最关键还是他机警睿智、不屈不挠!强烈的使命为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而这些特质加上他甘愿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绝对的权力,最终成为了一个威名远扬的人物!
根据记载和传说,穆罕默德二世长了个鹰钩鼻子,其目光极具穿透力,所以在他身边的人都会感到不太自然,但在他统治的初期却故意表现出爱好和平的姿态,并由此达到了他的目的:
根据记载,穆罕默德二世在接见外国使节时总是表现得很乐于遵守他父亲签过的和约,表现出一副追求和平的姿态,不管对方是威尼斯、热那亚,还是匈雅提、塞尔维亚、瓦拉几亚、拉古萨,亦或是爱琴海上或罗得岛上的骑士们,甚至是阿索斯山上的修道院团体
于是乎西方基督教世界更加坚信这个后生不会继续奥斯曼帝国的征服事业,这当中就包括了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当时来自君士坦丁堡的使节受到了穆罕默德的礼遇,并被许诺说苏丹将尊重拜占庭帝国的领土主权。
当时在君士坦丁堡有一位奥尔汗皇子,他是巴耶济德/巴耶塞特一世的孙子,也就是穆罕默德二世的叔叔或者大爷辈的,所以这位奥尔汗皇子觊觎着苏丹大位,是少年苏丹穆罕默德的隐藏政治威胁
但穆罕默德二世还是对拜占庭皇帝的大使许诺,说“他将用斯特鲁马河河谷中一些希腊城镇的税收来支付奥尔汗等人居住在君士坦丁堡所产生的费用”,结果来自拜占庭的使节却错以为这是奥斯曼帝国的暗弱
于是这些拜占庭使节愚蠢地摆出了一副挑衅的态度,对穆罕默德抱怨说从未收到过他许诺的那笔钱。他们甚至要求苏丹增加这笔钱的数额,并带有威胁性地暗示苏丹:
拜占庭帝国可能会对奥尔汗皇子加以利用来跟穆罕默德争夺他的苏丹宝座。如此便触动了穆罕默德最敏感的一根神经,同时也正中了他的下怀!
“他的嘴上说着和平,心里想的却是战争。”这是对穆罕默德二世这位野心勃勃统治者的最恰当描述,而对这位少主非常了解的大维齐尔(官职,相当于宰相)哈利勒则直率地对拜占庭愚蠢的使节发出了警告:
“你们这些愚蠢又可悲的罗马人,我很清楚你们的伎俩,可你们却不知道自己的处境!现在坐在宝座上的不再是谨慎小心的穆拉德,而是一位年轻的征服者,天下没有什么律法能够约束他,没有什么障碍能够阻拦他……”
“你们何苦用空洞而闪烁其词的威胁来恐吓我们?尽管把那个流亡的奥尔汗放出来吧,拥立他做鲁米利亚的苏丹吧;把多瑙河对岸的匈牙利人叫来吧;让西方诸国都武装起来反对我们吧;相信我,你们这样做只会加速你们的灭亡!”
而后来事态的发展果如哈利勒所警告的那样:穆罕默德二世以此为借口,宣布他将背弃有关尊重拜占庭领土主权的誓言,并在回到阿德里安堡之后下令驱逐斯特鲁马河河谷城镇中的希腊居民并没收他们的财产,一场大战的阴霾就此笼罩在君士坦丁堡的上空......
15世纪初,衰落的拜占庭帝国领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若干城市,以及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切断了联系的伯罗奔尼撒地区,君士坦丁堡实际上已是一座孤城!
早在奥斯曼帝国的巴耶济德/巴耶塞特一世时期,奥斯曼人就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处的亚洲一侧修建了一座“安纳托利亚堡垒”,用作奥斯曼大军度海进军欧洲方便之用
而穆罕默德二世则下令在安纳托利亚堡垒的对岸,也就是海峡的欧洲一侧再修建一座城堡,由此穆罕默德确保对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绝对控制,并以此形成了一个围攻君士坦丁堡的前沿基地!
但新堡垒却不得不修在了拜占庭帝国的领土上,于是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立刻派遣一支使团抗议穆罕默德违背和约的行为,并提醒穆罕默德说几十年前巴耶济德苏丹在修建安纳托利亚堡垒之前也是先征得了拜占庭皇帝的同意才开工的。言下之意就是说:你祖爷爷尚且给我个面子,你小子咋恁狂嘞?【[凝视]】
而穆罕默德则轻蔑地拒绝了拜占庭使者的求见,直接无视拜占庭皇帝。自感国力衰微没有底气的拜占庭皇帝认怂了,还在城堡开工动土后派出使团为苏丹带去礼物和饮食(真是啪啪打脸打到家了【[笑哭]】)
但君士坦丁十一世请求苏丹保障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希腊村庄的安全。而这一次苏丹仍然无视了拜占庭帝国。于是拜占庭皇帝又派出了第三支使团,要求苏丹向他们保证修建城堡不是进攻君士坦丁堡的前兆(多少有点自欺欺人了【[捂脸]】)
而这回,穆罕默德二世干脆直接把使团抓起来砍了脑袋!穆罕默德此时放下了所有的伪装,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拿下你君士坦丁堡,灭了你拜占庭帝国!
而此举却无异于宣战,摸不着头脑的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此时也终于醒悟了,:原来所有的和平跟暗弱都在你的计划之中啊!(这也是你计划的一部分吗JOJO?)君士坦丁堡随即陷入了恐慌之中!
“这座城市的末日到了”城中的市民哀叹道:“我们这个民族的末日到了。敌基督的时代降临了...”
公元1451年的冬天,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从帝国的各个行省征调五千多名石匠和其他工人,又从四面八方调运各种建筑材料,经过一个冬天的筹备到来年进行修建城堡
1452年春天,奥斯曼人为了清理出施工的场地和获得建筑石材,将附近的教堂和修道院尽数拆毁。甚至苏丹本人亲自设计了该城堡的围墙,并赶到施工现场当起了工程督导来监督工程进度
经过四个半月时间的建造,城堡宣告完工,它最终被命名为“Boghaz Kesen”,意为“截断海峡”,或“割断咽喉”,当然后世更爱将它翻译成“割喉堡”!
而对面的希腊人则把它叫作“鲁米利堡垒”,意为“罗马土地上的堡垒”,与海峡对岸的“安纳托利亚堡垒”遥相呼应......
在割喉堡工程竣工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立马率军抵达了君士坦丁堡城外,并花了三天时间勘察了君士坦丁堡的城防情况,随后留下500人守备割喉堡,自己则回到了阿德里安堡宫廷内过冬
临走前这位少年苏丹留下命令:要求所有通行海峡的船只,不论去向何方,都必须在城堡前降帆抛锚,在得到许可并交纳费用后方可通行(感情是在海峡两边造了个收费站啊【[捂脸]】)
并且奥斯曼人还在城堡的塔楼上布置了三门巨炮,据说每门巨炮都能发射重达600磅的石弹,任何拒绝奥斯曼人命令的船只就会被火炮无情的击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火炮出自一位匈牙利工程师乌尔班,他是一名擅长火炮制造的冶金专家,最初乌尔班打算为拜占庭皇帝服务,但可怜的拜占庭皇帝既付不起工钱,也无法他提供制造火炮的材料,于是这个匈牙利人找到了奥斯曼帝国苏丹...
穆罕默德一向对军事科学的新进步感兴趣,并一心想为他的军队装备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并热衷于钻研城堡和攻城器械,时常会把外国的武器专家召到宫殿里学习交流,所以乌尔班一出现就被穆罕默德重金聘用
随后苏丹命令乌尔班为割喉堡制造一门足以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的火炮,借此检验这位匈牙利人的能力,最终安在割喉堡的火炮大获成功,而乌尔班的火炮也为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增加了几分胜算
随后穆罕默德命令乌尔班在阿德里安堡的铸造厂为他的大军铸造一门比割喉堡大炮还要大一倍的火炮,据说这门大炮有7米多长,口径达76厘米!竟需要15对牛齐力才能拖动,如此庞然大物无疑是那个时代战场上的“核武器”
火炮完工后穆罕默德派了700人负责看管、运送,据说它的一枚炮弹都达五百多公斤!事后测试火炮的炮弹总共飞行了1.6千米,落地后在地上砸出了一个2米深的大坑,如此“巨兽”无疑就是君士坦丁堡坚固城墙的天然克星
苏丹穆罕默德对火炮非常满意,令人提前将道路加固,以便来年春天直接将火炮拉到君士坦丁堡城外开炮,与此同时铸造厂也在马不停蹄的制造其他火炮(当然比这门试射的大炮要小一些)
于是乎,“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率先在东方创建了一支使用火药的火炮部队!这在东方(西亚等地)几乎是前所未见,尽管西方(欧洲)类似的部队已经出现将近一百多年了,但奥斯曼大军的攻城作战能力就此上升了一个台阶
可以说公元 1452年的整个冬天穆罕默德二世都在忙着进行攻城的准备,这位年轻气盛的苏丹经常彻夜研究君士坦丁堡的城防图,并筹划着他所指挥大军的的进攻方案
整个进攻计划非常详细,甚至包括了攻城器械、火炮和地雷的布置位置等细节性东西,同时这位苏丹还会在午夜时分带着两个随从,伪装成普通士兵穿行在阿德里安堡的大街小巷,以此探听军队士气和民情(这里也能看出穆罕默德对于战前准备心思的细腻程度)
当然穆罕默德的危机感,或者说多疑也是相当严重的(曹孟德:矮油,不错哟[机智]),比如在他夜行私访的时候,只要有人认出他并向他敬礼,他就毫不犹豫将那个人杀死!
还有一次穆罕默德深夜传唤大维齐尔哈利勒,而此时的哈利勒感到自己地位岌岌可危,所以在面见苏丹时带了一托盘金币以备不时之需。结果穆罕默德对金币不屑一顾,并对哈利勒说道:
“我要的东西只有一件!给我君士坦丁堡!”随后苏丹命令哈利勒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要尽快开始!为了一举拿下君士坦丁堡穆罕默德从帝国的各个省份征调大军集结在色雷斯
据说奥斯曼大军的总人数达几十万人之多,当然根据考证和研究,真正奥斯曼帝国的兵力大致在八万人左右,还有2万人的非正规军。而整个大军的核心则是1.2万人的奥斯曼近卫军,由苏丹亲自统帅
并且为了效率,穆罕默德二世还亲自督办军队的装备,整个帝国的兵工厂都在加紧生产胸甲、盾牌、头盔、长矛、刀剑和箭矢等装备,更不要提被苏丹看重的投石机、攻城锤和火炮等攻城器械
如此集合全帝国之力可谓罕见,要知道君士坦丁堡的希腊总人口才不到5万人,而守城的守军拼来凑去也不过八千人,其中还有1/4的外国人(主要是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
并且君士坦丁堡的守军还需要防备海湾及23千米长的城墙,甚至城头都没有重炮,只有轻型火炮可用,穆罕默德二世如此大张旗鼓是否过于谨小慎微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穆罕默德深知此前帝国几位苏丹文治武功都可谓超群,但最终也都败于君士坦丁堡城墙之下,而之所以前人屡屡失败,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围城者只从陆地上进攻,而拜占庭人却靠着大海源源不断获得补给乃至援军
于是这位军事奇才充分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为此穆罕默德专门组建了一支舰队,这支举全国之力“速成”出来的舰队共有大小舰只125艘,并在1453年春天直接驶入马尔马拉海!
本就恐慌的希腊人等到奥斯曼舰队开入才惊恐地发现这支数量几乎是六倍于己的庞大的舰队,很快城内的希腊人就变得绝望,因为随着奥斯曼帝国火炮的轰隆作响,陆地上的奥斯曼大军也开始了进攻!
公元1453年4月6日,一场军事史上声势浩大的经典要塞攻防战打响,这场举世瞩目的君士坦丁堡战役,最终成就了“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的威名!带领奥斯曼帝国进入它繁盛的新时代!
那么君士坦丁堡之战的具体过程如何?战争双方又进行了怎样惊险的你来我往?奥斯曼帝国最终是如何攻陷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