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离效果(defamiliarization effect)

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在上世纪提出“间离效果”,又称“陌生化方法”,就是戏剧要高于生活,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暴露事物的矛盾,展现人们改变现实的可能性。在表演上,“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间离效果的重要目的只有一个:使理性的判断力回归演员或观众。

而在课堂中,师生“间离”,是指由教师主导教学关系,尤其表现为课堂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保持客观和疏离的理性,对课堂活动的进程、活动效果、目标达成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学生引导。

例如:在TESOL教育戏剧学机制下的课堂活动设计,通常具备高互动和参与性,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往往需要以某种角色身份参与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权情投入,和学生共同促成活动的顺利进行。

然而,如果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并未适时“间离”,保持理性,则会和学生完全“打成一片”,也许呈现出不错的参与效果,但却忽略了重要的教学观察和对课堂进程的把控。这样一来,活动只做到表面热闹,但并未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间离效果(defamiliarization effect)

布莱希特的著作里举了京剧一例,表述间离效果:你不可能让京剧演员和角色融为一体,因为京剧表演自古都有一个形式,唱法,他们按照这个技巧,标准同样也可以达到很好的舞台效果。

京剧的表演就是典型的间离效果。再举个例子,周星驰的表演也是典型的间离效果。你仔细想想,日常生活里真的有人的举止像电影里面的角色一样吗?

举报/反馈

语言魔法盒

5获赞 1粉丝
四川心之所向文化传媒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