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上海法治报

据《北京商报》报道,最近,随着东方甄选知识式直播带货的走红,主播董宇辉也被更多人注意到。6月2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显示, “董宇辉”商标近日已被他人抢先申请注册,申请商标的类别包括咖啡、茶、米面、巧克力、糕点甜食等,查询商标详情显示:此商标正等待受理,暂无法查询详细信息。

抢注商标并非近来的新鲜事,疯狂抢注商标背后,这些商家究竟在抢什么?如何维权同样引人深思。

搭上名人顺风车

所谓“抢注商标”,大体是指明知是他人在先使用的商业标识,而以自己的名义抢先申请商标注册的行为。被抢注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未注册商标,有一定影响的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和企业字号,知名人物的姓名(包括艺名、笔名、译名)、肖像等。

谈及抢注商标的好处,北京卓纬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志峰表示,商家可以利用被抢注商业标识在抢注前的商誉或知名度积累,实现攀附或搭便车的目的,由此可以缩短或减少正常商业运作下的运营周期和运营成本的效果。同时,也有利用商标注册制的缺陷,通过囤积商标资源,谋取转让暴利的现象。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贾杰指出,商标申请的一般条件要求不能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商标申请注册也需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因此,总体上抢注名人商标属于不合法的行为。

贾杰认为,商标抢注既干扰市场竞争秩序,也浪费稀缺的商标审查和保护资源,同时还侵害他人在先的合法权益。

转卖商标生意链

除了搭上流量的顺风车进行运营,商标本身也是一大收入来源。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贾杰表示,商标抢注有利可图,商家通过成功抢注有热度的词汇等进行商标倒卖,可以赚取商标转让费,也可以授权他人使用而收取商标许可费,甚至还可以企图通过所谓的“维权”获得有关的赔偿。

因商标抢注的经济成本比较低,每当热点事件出现时,总有人选择“以小博大”。据孙志峰介绍,如果以抢注最低成本来看,申请商标官费每类只要270元,但维权每类申请费则要500-750元,如果加上律师代理费,可能要5000元至数万元,时间成本则不少于1年左右。而商标许可费和转让费一般都高于申请费,商标交易收益则从几千元到数百万元不等。

随着品牌意识的增强,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急需注册商标,一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二来方便打响品牌。

但一个商标从申请到批复要耗时一年半左右,其间没有人对该商标提出异议才能注册成功,否则就要再等一年半,但到那时仍不排除申请被驳回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乏有“职业注标人”靠转卖商标致富。

遭抢注后维权难

今年4月1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指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商标申请、无资质专利代理、伪造变造公文、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等5类违法代理行为作为重点整治内容,组织各地集中查处,并加大对重大案件直接查办和督办力度。

对被抢注商标后如何维权事项,孙志峰表示可以分为姓名权人和其他人两种情况考虑。

“根据《商标法》相关规定,作为姓名权人,可以侵害他人在先商标权为由,对初审商标提起异议或对已注册商标请求宣告无效。如果被侵犯的商标权涉及公共利益,如涉及航天员、奥运健儿或相关领导人,可能对社会公序良俗造成侵害,任何人可以该商标容易产生不良影响或属于不正当手段注册为由,对初审商标提起异议或对注册商标请求宣告无效。”孙志峰解释道,对于尚未初审公告、商标局依职权进行审查过程中,发现存在违法情形的,也会依据商标法相关条款驳回该等注册商标申请。

此外,司法实践中,还出现了在先权利人在应得商标异议或无效宣告后,直接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抢注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案例,也值得社会关注。

不过孙志峰也指出,商标被抢注后维权并不容易,除去经济、时间成本外,举证难度、还包括法律适用还不够统一、商标审查机关和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上不一致、审查尺度不一致等都给维权造成了一定难度。

举报/反馈

人民融媒体

8228万获赞 110.5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