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晓林 7月4日,在华为夏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在多款手机新品、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发布后,华为宣布智能汽车品牌AITO正式推出了旗下第二款产品——豪华智慧大型电动SUV AITO问界M7。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宣布,问界M7全国建议零售价为31.98-37.98万元。
这是华为第二次以新车作为新品发布会的压轴,半年前,同样在深圳的华为新品发布会上,AITO品牌首款车型问界M5压轴发布,发布会同样严重超时。这一新的产品发布传统也成为汽车已成华为业务架构主要分支的标志。
AITO品牌是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推出的高端汽车品牌,2021年12月发布。首款车型问界M5在今年3月正式交付,定位中型SUV,定价在24.98-31.98万元。M5搭载HarmonyOS智能座舱,以“首款鸿蒙汽车”的身份入驻华为门店。
问界M7的定价与M5无缝连接,全部型款进入30-40万区间,这成为问界开始涉足更高端细分市场的标志。而与问界M7推出同样受关注的,是问界首款车M5的热销,问界M5在今年3月批量交付,小康股份7月2日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6月份小康股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418辆,其中赛力斯品牌为7658辆,照此类推,问界的终端月销量为4760辆;小康股份1-6月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45622辆,其中赛力斯为21581辆,也即问界1-6月的累计销量为24041辆。据余承东披露,刚过去的6月份,问界M5总计交付了7000多辆,大订超过1万个。
超过2万辆的累计销量、快速增长的订单,以及定价更高的新车上市,让华为在整车领域的盈利前景开始被预期。不过,在小康股份强调“问界的整车知识产权属于小康股份,销售收入也归属于小康股份“的界定下,华为在问界品牌上的投资收益模式是什么?在汽车决定着华为业务大转型的背景下,这个问题到了需要一个明确答案的时候。
万辆基础上的盈利疑问
按照余承东的说法,AITO问界产品由华为的工业设计团队参与设计打造。而赛力斯内部人士此前对经济观察网记者透露,AITO品牌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各个链条,华为都深度参与,赛力斯的智慧工厂也引入了华为的产品质量管控体系。
作为AITO品牌的联合推出方和制造商,赛力斯在此次发布会上仅有两个环节的存在感,分别是余承东在产品介绍时提及赛力斯全新凤凰工厂即将开启交付,交付后赛力斯两座工厂的年产能将超过30万辆;以及小康股份(赛力斯母公司)创始人张兴海在公布价格前的亮相。不过,张兴海和余承东同台的几分钟,主要内容是互相夸奖,以及共同催促消费者“快快下单”。
一个新品牌发布半年内,接连推出两款新车,且新车的发布和营销都不是由作为联合开发者之一的制造商来主导,这是中国汽车界从未有过的做法。公开信息显示,AITO品牌注册于“重庆潽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旗下,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是和小康股份平行的小康控股的孙公司。但更广为传播的定义是,AITO品牌是小康股份旗下的重庆金康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和华为合作的高端智慧汽车品牌。
业界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与金康赛力斯比起来,华为的品牌号召力和渠道更大。事实上,“华为”概念也是问界的主要卖点。
余承东在问界M7发布会上再三强调两个概念:第一,华为不造车,协助汽车企业造好车;第二,华为汽车BU的业务主要是三种模式:1、卖软硬零部件给汽车企业;2、Huawei Inside(HI)模式,即合作开发定制完整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整体全栈解决方案,主要适用于和北汽极狐以及阿维塔的合作;3、华为智选模式,复制华为在手机领域的智选模式,突出华为在产品上的整体主导性,这被认为是最深入的合作模式,目前仅适用于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
后两种业务模式的建立,与华为汽车业务组织架构的嬗变互相孵化。不过,在华为的强势主导下,智选模式将赛力斯的角色推入了“代工”质疑中。也因此,有业内人士猜测问界的销售利润主要归华为,赛力斯可能只获得“代工费”。
公开信息显示,华为与小康股份在2019年开始启动合作;2021年4月,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小康股份)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署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按照小康方面的说法,小康和华为签订的是“战略合作和联合业务合作协议以及相关约定”。华为方面则表示,问界是整个华为智能汽车生态的落地和验证平台。在问界品牌上,华为除了涉足设计、开发,同时也主导了问界的品牌营销、渠道、零售。
按照正常的商业模式,这一合作同样会在资本层面进行落地。实际上,今年4月,业界已经出现华为正在与小康股份(601127)洽谈收购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小康股份控股子公司)控股权的传言,但双方未进行公开回应。今年5月,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来自天眼查的信息显示,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目前的股东结构是小康股份占比80.65%,重庆金新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占比19.35%。至今,仍没有公开信息显示华为对包括赛力斯在内的小康体系内企业进行投资。
经济观察网记者就华为在问界品牌上的盈利模式问询华为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官方回应。不过,对于业界猜测的问界销售终端的主要利润归华为的说法,华为内部人士给予了否认。
销售收入归小康
而在小康股份层面,张兴海一直强调,小康与华为是跨界合作、业务合作的模式。在7月4日的问界M7的发布会上,张兴海开宗明义地提到,问界M7是华为和赛力斯“合作业务团队”的共同努力结果。在今年5月24日的投资者沟通会上,小康股份董秘回答关注度最高的问题——小康和华为的合作模式时表示,汽车业务从研发到制造到交付的过程中,赛力斯负责研发、制造、交付、服务以及创造全生命周期的用户体验;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品控和渠道销售。
小康股份在这次沟通会上再次否认了代工之说,并对合作双方的权益进行了明确解释: 整车的知识产权属于小康股份,销售收入也归属于小康股份。“华为在主流商圈核心地段的门店,通过合作,我们的产品进入他们的渠道销售,就会大大减少我们前期的销售费用的投入,每卖出一辆车,他们提取相应的销售服务费用。”
“相应的销售服务费用”——这显然不会是华为在问界品牌上倾力投入的目的。但在目前的合作模式上,由于不涉足资本层面的渗透,无法以股比划分收益,华为在问界上看得见的挣钱方式除了获取销售服务费以及出售整车所搭载的华为智能软硬件设备外,更多分享问界热销红利的途径并不清晰。
问界是诞生在华为汽车智选模式下的产品,汽车业务的智选模式被认为是华为智选手机模式在汽车业的复制,但仔细来看,二者并不相同。华为智选手机是华为负责设计和出样机,然后将其设计授权给第三方合作伙伴产生的系列产品,并在华为自有渠道设专区,以其他厂商的名义去发售的模式。这种做法最显性的目的是在华为自有手机品牌业务受挫的情况下,借此来防止渠道萎缩,缓解渠道和市场份额受到的冲击。
相比之下,汽车并非华为强项,而是以ICT(信息和通讯)技术赋能为切口,从零开始全新布局生态的领域;其次,华为在汽车上的投入是开辟型的、战略级别的,这也是华为在问界品牌上强刷主导权,以致于给外界造成问界是华为汽车品牌印象的原因。而虽然赛力斯存在感被弱化,但目前看来,在各有所求的博弈下,无论实质上还是对外传播上,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都难以简化成“代工”模式。只是在现实中,认知上的错位已经催生出车主将赛力斯车标换成华为标的做法。
作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对智选模式的倚重有目共睹。据悉,在华为内部,汽车零部件业务和Huawe Inside汽车业务归属于华为终端BG旗下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而问界智选车业务直接由华为终端BG负责。华为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消费者业务(2022年初改为终端BG)2021年实现收入2434.31亿元,同比下滑49.6%。
对小康而言,问界决定着上市公司扭转业绩的可能性。据今年3月小康股份发布的对《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的回复披露,小康股份过去几年的整车业务板块毛利率直线下降,从2018年的22.54%,下滑至2019年的15.55%、2020年的2.19%,至2021年1-9月,整车毛利率仅为0.89%。除了产量下降以及疫情导致的成本上升外,毛利率较高的车型占比下降也是主要原因。其中,以HI模式推出的赛力斯SF5销量低迷,华为的赋能也未能带来销量和盈利的改善。
受益于定价和毛利率更高的问界车型在今年的上市和销量提升,小康股份有望缓解亏损状况。上市公司的业绩决定小康股份的融资能力,进而决定着问界推出新产品的速度,这也关乎华为切身战略利益。财报显示,2021年,小康股份亏损18.2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8.3亿元。
此外,随着第二款车问界M7的上市,在汽车业终究是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共识下,对华为在汽车资本层面的动作预期将再度被放大,这也是厘清问界品牌身份困惑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在“不造车”的底线下,华为的这一步是否会迈出取决于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最终想走到哪一步,而对于这一问题,华为目前只给出了“帮助车企造好车”这一泛泛答案。
有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专业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其认为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不能用简单的投资收益模式来考量,华为旨在通过这起合作,为其智能汽车生态在汽车业全面落地开花打个样。有消息显示,华为汽车的“智选模式”正在受到更多汽车制造商的追捧,奇瑞、江淮以及极狐,都已与华为达成智选车的合作意向。
渠道溢价显现
技术赋能、品牌溢价以及强大的渠道,是华为在汽车领域强势的筹码和优势,尤其是终端销售渠道的优势,正在问界M5上体现。有调查称,问界M5的热销主要归功于华为的渠道号召力,问界车主与华为其他智能产品的消费群体也高度重合。
鉴于华为渠道的给力,小康股份已经在募资使用计划中收缩了用于自建渠道的费用。这对华为而言也是双赢结果,既保证了渠道的繁荣,也打开了汽车业务的局面。
为此,在M7的推广方面,华为也对渠道重点着墨。余承东介绍说,目前AITO品牌的用户服务中心有122家,年底将达到200家;目前的试驾门店有600多家,年底将超过1000家。目前AITO的充电网络支持全国300多座城市的超过18万个公共充电桩。
作为AITO品牌的第二款车型,的问界M7卖点是“更大的空间、更舒适的座舱和更智能的体验”。问界M7搭载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卖点主要聚焦在6座大空间、AITO零重力座椅和全新升级的HarmonyOS智能座舱。定位为六座大型SUV,问界M7车长达5020mm,轴距为2820mm。余承东介绍,六合一增程器动力总成让乘员舱前向空间得到拓展,使纵向长度达2605mm,空间转化率达到92.4%。
在连着推了两款增程式车型后,按照计划,问界M5的纯电版也将在今年发布。小康方面此前曾表示,2023年会发布一款大型SUV,但未透露是在赛力斯品牌还是问界品牌上,对于问界当前尚未搭载的华为高阶自动驾驶功能,小康表示后续的车型上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