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科,是针对植物发生的病害进行研究与探索的学科。
2、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自然界中受到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和外观上表现差异,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
3、病原是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态的直接因素的统称(引起病害的病因)。
4、病原生物:由生物因素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引起病害的生物的统称。
5、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不适宜的环境因素或有害物质危害或自身遗传因素引起的病害。
6、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
7、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袭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植物生病所表现的病态)
8、病状是指植物不正常的外部表现,即植物发病后本身所表现的特征。
9、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所表现的特征,即依附于植物体表的病原物。
10、同型症:不同的病原可引起相同的症状。
11、变型症:同一种病原在不同的作物上表现不同的症状。
12、综合症:某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
13、并发症: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
14、隐症现象:隐症是症状变化的一种现象。一种病害的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来症状基本减退直至消失。
15、病害三角:是指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
16、菌物:是一类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壁的真核生物。
17、营养体:菌物营养生长阶段的菌体称为菌物的营养体。
18、子实体:菌物营养生长进行到一定时期时,开始转入繁殖阶段形成的各种繁殖体。
19、无性繁殖:是指菌物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原生质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真菌无性繁殖的基本特征是营养繁殖。
20、菌丝:菌物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
21、菌丝体:组成菌物菌体的全部菌丝。
22、附着枝:一些菌物菌丝两旁生出具有 1-2个细胞的耳状分支,起着附着或吸收养分的功能。
23、假根:有些菌物菌体的某个部位长出多根分支的根状菌丝,可以伸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
24、菌核:由拟薄整组织和疏丝组织交织而成的一种休眠体,内部是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菌环和菌网:捕食性菌物的些菌丝分支特化形成的环状成网状结构,用以套住或黏住小动物,获取养料。
25、菌索:由菌组织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外形与高等植物的根有些相似,所以也称为根状菌索。
26、吸器:菌物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支, 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
27、核配:是指经质配进人同一细胞内的两个细胞核的融合,核配结果形成二倍体细胞核。
28、分生孢子:子囊菌、无性型真菌及担子菌的外生无性孢子,主要由芽殖和裂殖产生,是一类外生无性孢子统称。
29、分生孢子梗:由菌丝分化形成的一种分枝或不分枝的梗状物,在其顶端或侧面产生分生孢子。
30、分生孢子盘:是由菌丝体组成的一种垫状或浅盘状的产孢结构,上面有成排的短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的口四周或中央有时还有深褐色的刚毛。
31、分生孢子器:是由菌丝体组成的一种球形 、近球形、瓶形或不规则形的结构,有孔口和拟薄壁组织的器壁,其内壁形成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座:由许多短的分生孢子便聚集形成的垫状的产孢结构,顶端产生分生孢子。
32、厚垣孢子:由菌丝中的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的休眠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
33、孢囊孢子:指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原生质割裂产生。
34、担孢子:指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着生在一种称为担子的结构上。
35、节孢子:由菌丝分枝顶端的细胞不断增加隔膜,以断裂的方式形成。
36、无性孢子:由无性繁殖方式产生的孢子
37、有隔菌丝:大多数菌物的菌丝有隔膜,将菌丝隔成许多长圆简形的小细胞,这种有隔膜的菌丝成为有隔菌丝。
38、有性生殖:指菌物通过细胞核结合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39、有性态:是指菌物在营养生长后期、寄主植在营养生长后期、寄主植物休眠期或环境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菌物转入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的阶段。
40、无性态:指菌物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就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的阶段。
41、同宗配合:菌物单个菌体就能完成有性生殖的现象。
42、异宗配合:菌物需要两个性亲和的菌体配对才能完成有性生殖的现象。
43、子囊孢子:子囊菌的有性孢子,产于子囊内,每个子囊8个孢子。
44、子座: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产生子实体的垫状结构。
45、接合孢子:指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配子囊配合产生。
46、裂殖:菌物的营养体细胞一分为二,分裂成两个菌体的繁殖方式。
47、卵孢子:卵菌的有性孢子,由雄器和藏卵器配合产生具有厚壁的休眠孢子,卵孢子为二倍体。
48、生活史:指菌物的有性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49、无隔菌丝:低等菌物的菌丝没有隔膜。
50、芽殖:单细胞营养体、孢子或丝状菌物的产孢细胞以芽生的方式产生无性孢子。
51、游动孢子:根肿菌、卵菌和壶菌的无性孢子,无细胞壁,呈梨形、球形或肾形,具鞭毛1根或2根,可以在水中游动。
52、单主寄生:有的菌物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其整个生活史的现象。
53、断裂:菌物的菌丝断裂成短段或菌丝细胞相互脱离产生孢子。
54、多型现象:有些菌物在整个生活史中的不同阶段可以产生多种类型孢子的现象。
55、寄生专化性:有些专性寄生菌,其寄生的寄主范围很窄,或同一寄主植物的不同品种间,对寄主品种有严格选择性。
56、菌落:菌物的菌丝体是从一点向四周呈辐射状延伸,所以菌物在培养基上通常形成圆形的菌落。
57、拟薄壁组织:菌组织的菌丝纠结十分紧密,组织中的菌丝细胞接近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与高等等植物的薄壁细胞相似,称拟薄壁组织。
58、喷菌现象: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的病部,无论是维管束系统受害者,还是薄壁组织受害者,镜检时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有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的现象,喷菌现象为细菌病害所特有,是区分细菌病害与真菌、病毒病害最简便的手段之一。
59、疏丝组织:菌丝体纠结比较疏松,还可以看出菌丝的长形细胞,菌丝细胞大致平行排列。
60、线虫:又称蠕虫( helminths)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 、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其中有些能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或简称植物线虫。
61、原生质割裂:成熟的孢子囊内的原生质分割成若干小块,每小块原生质转化变成1个孢子。
62、原质团:菌物的营养体除典型的菌丝体外,有些菌物的营养体是团多核的、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
63、转主寄生:菌物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64、原核生物:是一类具有原核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
65、质粒:细菌中独立于拟核之外的呈环状结构的具有遗传特性的小DNA分子。
66、夹馍:是细菌在细胞壁外产生的一层多糖类物质,比较厚且具有固定形状。
67、鞭毛:是从细胞质下粒状鞭毛基体上产生的,穿过细胞壁延伸到体外的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使细胞具有运动性。
68、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具有侵染性的寄生物。
69、形态完整、具侵染力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粒体或毒粒,是病毒的基本单位。
70、外寄生是指线虫的虫体大部分留在植物体外,仅头部穿刺到寄主的细胞和组织内取食的方式。
71、内寄生又分固定内寄生和迁徙性内寄生两种方式。固定内寄生是指线虫的虫体进入植物组织固定取食以后不再改变取食位置的寄生方式,多数异皮总科的线虫为这种寄生方式。迁徙性内寄生是指线虫在寄生过程中是移动的,线虫可根据取食点的营养状况随时改变取食的寄生方式。
72、寄生性植物是由于叶绿素缺乏或根系、叶片退化而营寄生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植物上以获取营养物质的植物,因为大多数寄生性植物为高等的双子叶植物,可以开花结籽,又称为寄生性种子植物。
73、共生现象:是指各种生物在自然界生存常常不是孤立的,而是生物之间构成一定的关系,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74、寄生性:是指一种生物与另 一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并从中 获取赖以生存营养的习性,寄生性就是共生现象的一种。
75、活体寄生物:指只能从活细胞或活组织中获取营养,也称为严格寄生物,也把这种获取营养的方式叫作活体营养。
76、腐生物:是指以死组织为营养来源的特性又称为腐生性或死体营养,只能营腐生生活的生物。
77、生理小种:指病原菌物的种、变种或专化型内存在的形态相似,但生理特性,特别是致病力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它是以品种为区分的依据。
78、致病性:是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
79、毒力:也称毒性。是指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即致病性的强度,是量的概念。
80、病原物致病性分化:指同种病原物中不同菌株对寄主植物中不同的属、种或品种的致病性存在差异的现象。
81、致病基因:是病原物中决定对植物致病性的有关基因,是使特定微生物成为病原物的基因,在病原物侵染植物过程中,参与了植物病害形成的关键步骤。
82、无毒基因:是病原物中决定对带有相应抗病基因的寄主植物特异地不亲和无毒性的基因,病原物的无毒基因与寄主植物中相对应的抗病基因互作。
83、毒性基因:是调控病害发生和发展的一类基因。
84、毒性变异:指病原物菌系或株系的一定毒性基因与品种的一定抗病性基因互作,结果导致其毒力(性)增强或变弱,也可由无毒力变为有毒力或由有毒力变为无毒力
85、侵袭力变异:指病原物小种在孢子萌发率、侵染率、潜育期、产孢量和侵染期等方面的变异。
86、致病谱的改变:是指病原物寄主植物种类的增加或减少。
87、异核现象:又称异核作用。指在病原菌物的一个细胞或孢子中有两个以上遗传性质不同的核的现象。
88、毒素:是植物病原物代谢中产生的,能在非常低的浓度范围内干扰植物正常生理活动、对植物有毒害的非酶类化合物。
89、寄主选择性毒素有时也称为寄主专化性毒素,在生理浓度下对产毒菌的寄主植物或感病品种产生严重毒害,而对非寄主植物或抗病品种基本无毒害作用,即毒害作用与产毒菌的寄主范围或品种敏感差异有对应或平行关系,或者说植物对产毒菌的抗感性与其对毒素的敏感性一致。
90、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也称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是指不仅对其寄主植物种或栽培品种具有毒害作用,还对非寄主植物也有毒害作用的病菌代谢物。
91、反转录病毒是那些具有单链RNA型基因组并在其复制循环种具有DNA阶段,能将其基因组的DNA形式转化到寄主染色体DNA种的病毒。
92、植物的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人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可遗传的特性。
93、被动抗病性是由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的由性状决定的抗病性。
94、主动抗病性是受病原物侵染所诱导的寄主保卫反应。
95、诱发抗病性(诱导抗病性):是植物经各种生物预先接种后或受到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处理后所产生的抗病性,也称为获得抗病性。
96、木质化作用是在细胞壁、胞间层和细胞质等不同部位产生和积累木质素的过程。
97、乳突是禾本科植物表皮细胞壁内侧,在细胞壁与质膜之间,与菌物附着胞和侵入钉相对应的位置上常形成半球形沉积物,即乳头状突起。
98、过敏性坏死反应:是植物对不亲和性病原物侵染表现高度敏感的现象,此时受侵细胞及其邻近细胞迅速坏死,病原物受到遏制、死亡,或被封锁在枯死组织中。
99、活性氧迸发:指植物在受病原物侵染早期,植物细胞内外迅速积累并大量释放活性氧的现象。
100、植物保卫素:是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后或受到多种非生物因子激发后所产生或积累的一类低分子量抗菌性次生代谢产物。
101、病程相关蛋白(PR蛋白):是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同因子的刺激后产生的一类水溶性蛋白。
102、避病是植物因不能接触病原物或接触机会减少而不发病或发病减少的现象。
103、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简称互作):是指病原物从接触植物到植物表现感病或抗病整个过程中双方互动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象。
104、寄主与病原物的识别:是病原物与寄主接触时双方通过特定信号和分子交流与作用以确定能否建立营养关系的过程,包括病原物接近、接触和侵染3个阶段,能启动或引发寄主植物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决定植物最终的抗病或感病反应类型。
105、接触识别是寄主与病原物发生机械接触时引发的特异性反应。
106、兼性寄生物:一些寄生 物既可以从活组织也可以从垂死的乃至死亡的组织获得所需营养和水分。
107、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接触,经侵人,在植物体内定殖、扩展,进而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即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108、接触是指病原物在侵入寄主之前与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的初次直接接触。
109、接触期:是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或到达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或叶围后,开始向侵人的部位生长或运动,并形成某种侵人结构的一段时间。
110、趋触性是指寄主表皮毛、表皮结构等对病原物的物理刺激作用。
111、侵入期:将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称为病原物的侵人期。
112、侵染剂量:侵入所需的接种体最低数量称为侵染剂量。
113、潜育期:从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症状,这时期就 是病害的潜育期。
114、发病期:即从出现症状开始直到生长季节结束,或植物死亡为止的段时期
115、病害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 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 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有人称作侵染循环。
116、初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最初引起的侵染,称为初次侵梁或初侵染。
117、再侵染:受到初次浸染的植物发病以后,有的可以产生孢子或其他繁殖体,传播后引起再次侵染,称为再侵染。
118、单循环病害:是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使突或虽有再侵染,但危害作用很小的病害。
119、多循环病害是指物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侵染。
120、病原物的越冬越夏是指在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以何种方式和在什么场所度过寄主休眠期而成为下一季节的初侵染源。
121、发病率是指发病植株或植物器官占调查植株总数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达发病的普遍程度。
122、病害严重度指植株或器官的病变程度。
123、中心式格局是指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一个很明显的传病中心。
124、病害梯度是传病中心处新生病害密度最大,距离越远密度越小,呈现明显的梯度现象。
125、病程:植物病害是植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病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使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外观上发生异常变化,这种偏离正常状态的植物即发生了病害。这是一种逐渐地 不断变化的过程,简称病程。
126、抗生作用:是指一种微生物产生抗生物质或有毒代谢物质,可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
127、竞争作用:是指同一生境中的两种或多种微生物群体间,对生存所需营养和空间的争夺现象,主要包括营养竞争和空间竞争。
128、溶菌作用:是指病原物的细胞壁由于内在或外界因素的作用而溶解,导致病原物组织破坏或菌体细胞消解的现象。
129、重寄生作用:是指一种寄生物或植物病原物被其他寄生物寄生的现象,后者称为重寄生物。
130、交互保护作用:是指预先接种一种弱毒微生物, 诱发植物产生抗病性,保护植物不受或少受后接种的强毒病原物侵染和危害的现象。
131、农业防治:利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改善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繁殖,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的危害,从而把病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二、填空
1、绿色植物是地球生命环境中唯一能利用太阳能的高等生物,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用的化学能贮存在碳水化合无、蛋白质和脂肪中。
2、引起植物病害的因素有两类,一为生物因素,如菌物、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另一类为非生物因素,如营养、水分、光照等。
3、植物的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4、病害三角是病原生物、寄主植物、环境条件;环境四角是寄主、病原、环境、人为因素。
5、菌物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和纤维素,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6、无性孢子包括:节孢子、厚垣孢子、芽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7、有性孢子包括: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8、菌物生活史的五种类型:无性型、单倍体型、单倍体-双核型、单倍体-二倍体型、二倍体型。
9、1969年Whittaker提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菌物界和动物界的五界分类系统。
10、1981年Cavalier-Smith提出原核总界的古菌界和真细菌界,真核总界的原始动物界、原生动物界、澡物界、菌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八界分类系统。
11、植物病原菌物的主要类群:根肿菌门、卵菌门、壶菌门、芽枝霉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
12、植物菌原体包括植原体和螺旋体两类。
13、作物菌原体病害的侵染来源主要是病株、传播介体;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介体昆虫和嫁接。
14、《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将原核生物分为薄壁菌门、厚壁菌门、软壁菌门和疵壁菌门。
15、病毒粒子包括作为基本结构的核衣壳,其中包括有DNA或RNA构成的核心和由若干衣壳料构成的衣壳;作为非基本结构的囊膜,是由类脂或脂蛋白构成的。
16、作为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病毒核酸类型有单链DNA(ssDNA)、双链DNA(dsDNA)、单链RNA(ssRNA)、双链RNA(dsRNA)。
17、植物病毒复制周期包括进入和脱壳、基因传递、基因表达、装配几个过程。
18、植物病毒传播分为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介体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非介体传播途径有汁液接触传播(机械传播)、嫁接传播、花粉传播。
19、亚病毒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朊病毒等。
20、植物病毒种的命名不采用拉丁名,一般由寄主+症状+病毒三部分组成。
21、重要的植物病毒属及代表种:黄瓜花叶病毒属,代表种是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属,代表种是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属,代表种是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X病毒(PVX);黄症病毒属,代表种是大麦黄矮病毒-PAV(BYDV-PAV)。
22、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粒线虫属、茎线虫属、异皮线虫属、根结线虫属、拟滑刃线虫属。
23、植物病原物新致病类型的产生途径有有性杂交、突变、异和现象、准性生殖和适应性变异等。
24、依据对毒来敏感的植物范围和毒素对寄主种或品种有无选择作用,可将植物病原菌产生的毒素分为寄主选择性毒索(HST) 和非寄主选择性毒素(NHST)两类。
25、植物抗病反应表达的过程可以划分为抗接触(避病)、抗侵入、抗扩展、抗损害(耐病)和抗再侵染。
26、活性氧是由O2连续的单电子还原而产生的一系列中间物、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单线氧(102)和过氧化氢(H202)、酯氧和酯过氧自由基,以及酯类或烷类氧化物。
27、病原物的入侵途径主要包括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伤口侵入3种。
28、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有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传播途径有气流传播、雨水和流水传播、生物介体传播、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人为因素传播。
29、病情指数=发病率×严重度×100
30、防治病害的途径通常是避病、杜绝、铲除、保护、抵抗和治疗6个方面。
三、问答
1、植物病害的理解
答:①生物学角度,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是有一定的病理程序。首先表现为新陈代谢作用的改变,即其生理生化的改变;进而发展到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最后在植物的外部和内部表现不正常状态。
②经济学角度,有些植物由于人为的或外界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可以发生某些变态或畸形。
2、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答:①影响产量和降低产量。病害的严重发生会导致饥荒和经济损失。
②影响栽培面积和种类。病害的发生,限制了某一种作物在某一地区的栽培面积,也会限制原本能在很多区域生存的种类。
③影响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果蔬的品质。
3、病状病症的表现
答:病状
①变色(褪绿黄化、花叶)
②坏死(叶斑、叶枯、疮痂、立枯)
③腐烂(按部位分为根腐、茎腐、花腐、果腐等,按水分含量分为干腐、湿腐、软腐等)
④萎蔫(黄枯、枯萎)
畸形(肿瘤、丛枝、发根、丛矮、皱缩、卷叶、蕨叶、缩叶)
病症
①霉状物:霜霉、灰霉、青霉、绿霉、赤霉、黑霉等
②粉状物:白色、黑色、锈褐色
③颗粒状物
④菌核
⑤线状物
⑥菌脓
4、症状的变化表现
①同型症。不同的病原可引起相同的症状。
②变型症。同一种病原在不同的作物上表现不同的症状。
③综合症。某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
④并发症。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
⑤隐症现象。隐症是症状变化的一种现象。一种病害的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来症状基本减退直至消失。
5、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答:①性质:植物病理学是阐述植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②主要研究对象: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及环境因素,植物病害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病原物与寄主之间的相工作用以及预防印控料病省的方法与措施。
③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先进的生物技术,安全、经济、有效地把植物病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从而使农业生产不仅能不断提高产量和质量,并能达到稳产保收的目的。
④发展方向:在宏观指导下进行微观研究,并将微观资料进行宏观分析和处理,不断发展病害治理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在宏观方面,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农业生态系统中病害监控决策体系;在微观方面,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对植物病原致病及寄主植物抗病机理进行分析,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⑤重要性:植物病理学的发展必将为建立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的植物保护技术提供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调控,提高农作物生物灾害控制工作的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保障。
6、菌物的变态结构
答:常见的变态结构有吸器、附着胞、假根和附着枝等。
①吸器是许多活体营养菌物伸人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变态菌丝。
②附着胞是植物病原菌物孢子萌发形肉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它可以牢固地附着在寄主体表,并产生侵人钉,以穿透寄主角质层和细胞壁进人寄主细胞。③附着枝是菌丝两旁生出的具有1-2个细胞的耳状分支,起着附着和吸收营养的作用。
④假根是菌体的某个部位长出多根有分枝的根状菌丝,以伸入植物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
7、菌组织的类型
答:菌组织是有些菌物的菌丝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形成的疏松或紧密的菌丝组织或菌组织。菌组织主要有菌核、子座和根状菌索等。
①菌核是由菌丝紧密结合而成的休眠体,其内层是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表层因菌丝聚集的密集而色深、坚硬。
主要功能是抵抗不良环境,当条件适宜时能萌发产生营养菌丝或繁殖体。
②子座是由菌丝组织在寄主表面或表皮下形成的一种垫状结构,有时是菌组织与寄主组织结合而成。
主要功能是形成产生孢子的机构,也有抵抗不良环境的作用。
③根状菌索是由菌丝组织平行组成的长条形绳索状结构,外形与植物的根相似。主要功能是抵抗不良环境,也有助于菌体在基质上蔓延。
8、植物病原细菌的侵染与传播
答:(1)侵染来源
①种子和无性繁殖器官
②土壤和病残体
③杂草、其他作物和寄主
④昆虫介体
(2)侵入途径
①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蜜腺等
②伤口。自然因素引起的自然伤口和人为因素造成的伤口。
(3)传播途径
①雨水和灌溉水
②昆虫介体和线虫
③工具
④带菌种子或苗木
9、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①个体微小,缺之细胞结构,主要由核胶及保护性衣壳组成;
②基因组只含1种核酸,RNA或DNA;;
③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
④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其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寄主提供原材料和场所;
⑤严格的细胞内专性寄生物。按寄主不同,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以及寄生细菌的噬菌体和菌物病毒等。
10、病毒分类依据
答:其分类依据是病毒最基本、最重要性质,包括:
①构成病毒基因组的核酸类型(DNA或RNA);
②核酸是单链还是双链;
③病毒粒体是否存在脂蛋白包膜;
④核酸分段状况(即多分体现象);
⑤病毒粒体形态。
11、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提出的构毒分类鉴定持征指标有。
答:①形态学特征。病毒粒子的大小、形态,有无包膜衣亮的对称性和结构。
②理化特性。病毒的相对分子质量、浮力密度、沉降系数、pH值、温度、粒子、溶剂、表面活性等。
③基因组特性。核酸类型、核酸链性、基因组大小、核酸序列比较、帽子结构和Poly(A)尾巴的有无等。
④蛋白质特性。蛋白数量、 大小,蛋白功能活性,氨基酸序列比较等
⑤脂类。脂类的有无和特性。
⑥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有无和特性。
⑦基因组构造和复制。基因组构造、核酸复制策略、转录特点、翻译和后翻译过程特点、内含体的形式等。
⑧抗原特性。血清学关系,抗原决定簇图。
⑨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致病性、传播方式、介体关系、病理学、组织病理学、组织趋性、地理分布等。
12、毒素的损害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①作用于原生质膜,使原生质体肿大,引起质膜的透性和电势的改变,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向胞外渗出;
②抑制光合磷酸化过程中ATP合成的一些步骤,引致能量缺乏,导致体内合成的破坏;
③对鸟氨酸转氨甲酰酶起竞争性抑制作用,导致精氨酸的缺乏,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④与原生质膜蛋白结合,导致寄主感染。
13、寄主植物被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答:(1)呼吸作用
呼吸强度提高是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一个重要的早期反应。病植株呼吸作用的增强主要发生在病原物定植的组织及其邻近部位。另外健康植株的葡萄糖降解途径是糖酵解,而病株的则主要是磷酸戊糖途径。
(2)光合作用
病原物的侵染对植物最明显的影响是破坏了绿色组织,减少了植物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面积,光合作用减弱。许多产生褪绿症的病植物,由于叶绿素被破坏或者叶绿素合成受抑制而使叶绿素含量减少,也导致光合能力下降。
(3)核酸和蛋白质
病原物侵染前期,病株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和核仁变大,RNA总量增加,侵染的中后期细胞核和核仁变小,RNA总量下降。
(4)酚类物质和相关酶
酚类化合物使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
(5)水分关系
植物叶部发病后可提高或降低水分的蒸发。多种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根腐和维管束病害显著降低根系吸水能力,阻滞导管液流上升。病原菌产生的毒素也能引起水分代谢失调。
14、活性氧在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防卫反应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答:①具有抗微生物活性,对病原菌造成直接伤害;
②可参与植物细胞壁木质化及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的交联,使细胞壁强化,有利于抵御病菌的侵染;
③可作为被侵染细胞过敏性坏死的局部触发信号,诱导寄主细胞过敏性坏死的发生,可能参与了植物细胞程序化坏死过程;
④可作为可扩散的信号分子透导临近细胞防卫基因的表达,并启动植物植保素合成基因的转录。
15、植物抗病防卫反应的信号传导
答:植物抗病防卫信号传导可以由病原物侵染、物理因子、 生物或非生物激发子等外源信号的刺激引发,导致对不同类别病原物的抗性。信号传导通常开始于细胞对外源信号的识别,在这一过程中, 细胞膜接受的外源信号通过内源信号的介导,转换为细胞内的可传递信息,信息最终传递给信号传导调控因子,信号传导调控因子通常是转录调控因子,它们调控效应基因的表达,引导抗病性表型。一个信 号传导过程组成一个信号通路或信号传导途径,不同信号通路的交叉识别是生物细胞协调、平衡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植物协调防卫反应与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
信号传导可分为3个主要环节。
①植物通过细胞外LRR或TIB 功能域识别外源信号、决定抗病特异性。LRR结构域在蛋白质一蛋白 质互作、肽一配体结合以及蛋白质一碳水化合物互作中起作用。
②通过NBS 功能域内的蛋白质磷酸化作用传导外源信号。NBS结构域的主要功能是发生蛋白质磷酸化;ATP或GTP的结合可以活化蛋白质激酶或G蛋白;它们活化后经cAMP等因子介导,参与生物中许多不同的过程。在植物抗病性中,NBS结构域在防卫反应、过敏反应等信号通路的启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通过细胞内LRR等功能结构域传递磷酸化信号。蛋白质激酶磷酸化的发生及磷酸化信号向下游传递,可能需要其他因子的协助。磷酸化信号传导过程最终与防卫反应相偶联,导致植物抗病性。
16、单循环病害的特点有哪些?
单循环病害是指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无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
具有的特点:①病害潜伏期长,没有再侵染;
②多为种传或土传的全株性或系统性病害;
③病原物可产生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越冬,越冬率高而稳定;
④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人阶段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一旦侵入成功,则当年的病害数量基本已成定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⑤在田间其自然传播距离较近,传播效能较小;
⑥病害在年度间波动小,上一年菌量影响下年的病害发生数量。
17、多循环病害的特点有哪些?
多循环病害是指在一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因为有多次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内,只要条件合适,这类病害很快完成菌量积累,造成流行。
特点:①绝大多数是局部侵染的病害,寄主的感病时期长;
②病害的潜育期短,一个生长季可以繁殖多代,再侵染频繁,病原物的增殖率高;
③接种体对环境条件敏感,寿命不长,在不利条件下会迅速死亡;
④病原物越冬率低而不稳定,越冬后存活的菌量(初始菌量)不高;
⑤病害发生程度在年度之间波动大,大流行年之后,第二年可能发生轻微,轻病年之后又可能大流行。
18、植物病害预测的类型和依据有哪些?
答:病害预测是依据植物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情况。
(1)预测的类型
①按预测期限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和超长期预测
②按预测所依据的因素可分为单因子预测和多因子预测
③按预测的形式可分为0-1预测、分级预测、数值预测和概率预测
(2)预测依据
①病害流行规律
②病害流行的历史资料
③当前实况资料和气象预报资料
19、植物病害预测的方法和特点?
答:(1)类推法
类推法是指利用与植物病害发生有相关性的某种现象作为依据或指标,推测病害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的方法,主要有物候预测法、指标预测法、预测圃法和发育进度预测法等。其特点是预测简单易行,会受限于特定的场合,应用的局限性较大。
(2)数理统计模型法
数理统计模型法是利用数理方法对已有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建立预测模型。过程包括资料整理、因素选择、模式选择和拟合度检验等。
(3)专家评估法
(4)系统模拟模型法
系统模拟模型法是在对作为病害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和定量模型按照客观系统的结构重新组装成能够仿真的计算机模型,并通过运行这种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适合于流行因素多、关系复杂、防治水平高、有进一步优化防治方案要求的病害;缺点是建模困难,真正能够在生产中用到的模拟模型很少。
20、病原物的诊断过程
答:(一)症状的识别与描述
病状类型:变色(褪绿、黄化、花叶等)、坏死(猝倒、立枯、溃疡等)、腐烂(干腐、湿腐、软腐)、萎蔫(青枯、黄枯、枯萎)、畸形(增大、增生、变态)
病征: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锈状物以及寄生性植物。
(二)柯赫氏法则(区分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
1.辨别病害: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有传染性,有发病中心,向四周扩散。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大面积短时间同时发生,无传染性,无发病中心。
2,进行柯赫氏法则
定义:是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
内容:(1)共存性(在植物病原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
(2)分离、纯化(该生物可在离体的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
(3)接种(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出现症状相同的病害) (4)再分离(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接种物相同)
经过以上四步,即经过两次症状观察和两次分离培养后,前后结果相同就可以确定所观察到的生物就是病原物。
(三)采样检查
1.制片
挑(病原物多)、刮(病原物黏、紧)、切(病健交界处)、涂(细菌菌脓)、粘(胶带不加水)、撕(45°倾斜)
2.显微镜检测——形态学
(1)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菌物、线虫、部分病原原核生物、少数病毒内含体。
油镜观察:病原原核生物(染色观察)
(2)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菌原体、病毒。
(3)肉眼观察
寄生性种子植物。
(四)专项检测
1.生物学特性检:寄主范围、致病性、传播方式、介体、分布。
2.理化特性检测:分子大小、人工培养特性、代谢产物。
3.基因检测:核酸GC含量、核酸序列、氨基酸、多肽链。
4.蛋白质检测:蛋白质分子大小、结构域。
(具体技术:
血清学技术ELASA: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技术,可以快速的鉴定病原及生物类群体间的亲缘关系。
核酸检测技术PCR:是一种体外扩散特异性DNA的技术,用于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
随机生物检测技术RAPD:是对整个未知序列的基因组进行多态性分析的分子技术)
21、植物病害防治
答:(一)植物检疫
1、定义:为预防和阻止对植物有重大危害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所采取的官方行为和程序。
2程序:
(1)检疫许可(2)检疫申报(3)现场检验(4)实验室检测(5)检疫监管与检疫检测(6)产地检疫、预检和隔离检疫(7)检疫处理。
(二)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利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改善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繁殖,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的危害,从而把病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农业防治措施:(1)使用无病种苗(2)改进种植制度(3)保持田园卫生(4)加强栽培管理
(三)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
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实现持续农业的重要保证。既有利于农作物连年稳产高产优质,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农业投资,又不污染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措施:(1)植物抗病性鉴定(2)植物抗病育种(3)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
(四)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生物防治机制:(1)抗生作用:种微生物产 生抗生物质或有毒代谢物质,可抑制或杀死另种微生物的现象。
(2)竞争作用:同一生境中的两种或多种微生物群体间,对生存所需营养和空间的争夺现象。
(3)溶菌作用:病原物的细胞壁由于内在或外界因素的作用而溶解,导致病原物组织破坏或菌体细胞消解的现象。
(4)重寄生作用:一种寄 生物或植物病原物被其他寄生物寄生的现象。
(5)捕食作用:一种微生物直接吞食或消解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
(6)交叉保护作用:预先接种一种弱毒微生物,诱发植物产生抗病性,保护植物不受或少受后来接种的强毒病原物侵染和危害的现象。
生物防治措施:(1)向环境中大量释放外源有益微生物
(2)通过调节环境条件,提高环境中已有的有益微生物的群体数量和颉颃活性。
(五)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激光等手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1)干热处理法主要用于蔬菜种子,对许多种传病毒、细菌和菌物都有防治效果。
(2)用热水处理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通称“温汤浸种”,可杀死在种子表面和种子内部潜伏的病原物。
(3)热蒸汽也用于处理种子、苗木,其杀菌有效温度与种子受害温度的差距较干热灭菌和热水浸种大,对种子的发芽影响较小。
(4)利用热力治疗感染病毒的植株或无性繁殖材料是生产无病毒种苗的重要途经。
(5)谷类、豆类和坚果类果实充分干燥后,可避免菌物和细菌的感染。冷冻处理也是控制植物产品收获后病害 的常用方法,冷冻不能杀死病原物,但可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和侵染。
(6)核辐射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有灭菌和食品保鲜作用。
(六)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化学防治措施:(1)喷雾法(2)喷粉法(3)种子处理(4)土壤处理(5)熏蒸法(6)果品储藏期处理
合理使用:为了充分发挥药剂的效能,应做到安全、经济、高效, 提倡合理使用农药。按照药剂的有效防治范围与作用机制以及防治对象的种类、发生规律和危害部位的不同,合理选用药剂与剂型,做到对“症”下药。
要科学地确定用药量、施药时期、施药次数和多次施药间的间隔天数。用药量主要取决于药剂和病害种类,但也因作物种类和生育期不同、土壤条件和气象条件不同而有所改变。施药时期因施药方式和病害对象而异。田间喷酒药剂应根据预测预报在病害发生前或流行始期进行。对一次性侵染的病害来说,应在侵染即将发生时或役染初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