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它是发生于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动物存在的重要方式。任何个体间的互动都是有意义的。互动可以发生在同物种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比如说小孩子和家犬之间的互动,按常理不同物种之间的互动不属于社会互动,但是这种互动对社会交往也是有益的,因而也算作是社会互动。

构成社会互动,应具备三个要素(1)应有两方以上主体。既然是相互作用,主体必然不能少于两方,至于每方人数具体是多少则没有明确限制,其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因而不论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还是群体与群体之间,互动都可发生。(2)主体间应有某种形式的接触。这种形式既包括语言,也包括非语言,如身体感官或其他媒介等。换言之,一方主体应向他方发出一定的“符号”即通过行为或意思表示的方式传达给对方。(3)各方主体都能意识到“符号”代表的意义。对于一方主体做出的意思表示或行为,其他主体不仅能清楚认知,而且能对此积极回应。

在该理论看来,人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就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它既强调学习过程的认知参与,也强调学习过程的全人参与。社会互动理论着重于学习的社会环境,把教师、学生、活动之间的相互活动看作教学的灵魂所在,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动态性。(这一部分可以对比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互动的主要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Simmel)早在1908年所著《社会学》一书中曾使用“社会互动”一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也是较早就强调“互动”的社会学家之一。稍后,在美国形成了相关的系统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G.H.米德、H.G.布鲁默、C.H.库利等人。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自我意识来源于社会互动,在社会互动中学习和使用语言符号,通过角色扮演和他人对自己扮演角色的反馈,逐步形成自我意识。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按照特定规则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社会互动的重要特征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互动方法。以方法不同为标准,理论界形成了常人方法论、符号互动论、拟据论、社会交换论和参照群体论等几种主要观点:

(一)常人方法论(又称本土方法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创立的旨在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方法的理论。其假设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加芬克尔通过研究发现人与人的互动是以一定背景知识和常规为基础的,如果忽视了这种内隐规则,互动就无法进行,进而也不能实现预期目的。所以,从此意义上说各方主体能达成对所认定规则”的共识是有效开展互动的前提。

(如音乐会、话剧、画展等活动是陶冶情操;体育活动是锻炼身体;聚餐可以分享美食+联络感情,这样的一些活动都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有需要的服务。)

(二)符号互动论

该理论以美国心理学家米德和库利为代表,其认为符号是社会互动的媒介,互动是通过符号进行的,是一种“符号运动”;人的行为具有意义,要理解此意义即必须设身处地、站到对方立场上加以阐释;有时此意义会随着情境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互动各方通过不断协商来达成共识以重塑其意义;他人对我是明镜,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中认识自己,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进而决定行为选择和行动方向。

(这与镜中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三)拟剧论(也称印象管理论)

该理论是一种用表演和比喻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他认为社会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一定角色,他们之所以努力表演,目的是想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通过美好印象的塑造以使自己在互动中占据优势、对他人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对方理解自己的行为并做出预期反应。从本质上说,该理论强调变通,即在不同场合应变换不同角色,从而适应互动环境的变化性。

(例如:小美在父母面前是女儿,在丈夫面前是妻子,在孩子面前是母亲,在公司是员工同时是领导,外出培训时是讲师,有着众多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也从而有不同的行为。)

(四)社会交换论

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等人建构,其认为互动实际是奖赏与惩罚的交换运用。若使某人继续一行为即应对行为加以奖赏,让他认识到此行为对他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从而推动其自愿把这一行为实施下去;若不想其做某事,就不要给予奖励或进行惩罚,那么行为人就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问题,而不会再做出类似行为。这种奖惩机制对互动效果有着深刻影响,应恰当运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这在团队管理中经常运用,如我们经常说的团建,团建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员工之间彼此加深了解并相互进步的行为,中国人强调集体意识,在团建时,都强调集体行动。常常在团建开始会进行热身游戏,这时,其中出错的人会被惩罚,为了避免出糗,大家会越来越统一,直到最后所有人达成一致,而这样的精神会被投入到公司实际的工作中来,也就达到了团建的最终目的。)

(五)参照群体论

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海曼首创,后来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又加以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理论。其最大贡献就在于提出了一种间接互动观点,即非面对面人际接触,而以参照群体(即榜样)的价值和规范作为塑造自我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依据。这一理论强调榜样的规范和比较作用,旨在通过模范和典型的强大感染力来引导人们行为。

(六)个体间互动理论

在社会生活中,个体间的交往和互动并不都是按照社会规范进行的。社会生活中有大量互动是在与陌生个体相遇时发生的;个体在同他人互动时常常带有情感等个人特点。由于个体间互动涉及态度、动机等影响互动的心理特征,所以对个体间互动的心理机制有大量的深入研究。

⑴个体间吸引。个体间吸引是社会互动的重要推动因素,个体性格等心理因素是影响个体间吸引的主要因素。(如我们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

⑵非语言沟通。65%的互动意义都是通过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的,对行为语言的理解,是跨文化个体间互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⑶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我们对于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假设及观念。我们获取事物的某一特征时,将其转化为刻板印象,并希望这个个体有特定行动。

⑷个体间空间。在交往过程中,个体会在自己周围建立一种保护自己的"个体外泡"空间,选择性开放。这种空间距离有重要社会学意义,用以反映互动者之间的关系。

举报/反馈

社工121

323获赞 422粉丝
你想知道的社工知识点都在这里。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