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毕业季,来自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的毕业生黄建亿,和他的毕业设计作品《筑魂》“走红”了。
他用近1400斤钢筋和铁板,历时3个月,焊成了一座“重量级”雕塑——
在钢筋筑成的地基之上,一个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被托起,眼神深邃、表情刚毅。
这个雕塑作品的原型,正是黄建亿的父亲,以及千千万万在工地上发光发热的建设者。
来自父亲的爱与支持
据介绍,1997年出生的黄建亿老家在广东湛江,家中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他的父亲今年55岁,是一名有着30多年“工龄”的建筑工人。
“父亲是大工,负责砌墙,母亲是小工,帮着搬砖、搬水泥。”从他记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海南给人盖房子,有时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小学五年级时,母亲也开始跟着父亲一起在工地上做工。
高中时,喜欢画画的黄建亿成了美术特长生。
尽管这会增加家里的开支,父亲还是义无反顾地支持了儿子的选择。
“我的父亲也是建筑工人”
此前,一心读书的黄建亿很少有机会接触父亲的工地。
他只能从父亲手上厚厚的老茧和脸上日渐增多的褶皱里,想象父亲工作时的专注与辛劳。
直到大三时,黄建亿跟着父亲给叔叔家帮忙盖房,他得以亲眼看到父亲在工地上忙碌的身影,一股强烈的情绪在他心里翻涌。
他说:“父亲盖的房子虽不是高楼大厦,但却为很多人建成了能遮风避雨的家。不善言辞的父亲默默付出,用脊梁撑起了一个家。”
深受触动的黄建亿在大三的铸铜课上,制作了一个与建筑工人形象相结合的作品,把对父亲的感情倾注其中,这也成了这次毕设作品的雏形。
在广州美术学院周边也常能见到建筑工人,黄建亿总会忍不住凑上去和他们唠几句家常,并告诉他们,“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建筑工人”。
“每天就像在工地上干活”
为了表现建筑工人坚毅、刚强的品格,和指导老师商量后,黄建亿选择用钢筋和铁板作为雕塑材料。
他跑遍学校周边的废品收购站,淘到了四五百斤钢筋和铁板。
后来,又在旧物交易平台购买了1100多斤废旧钢筋。
说起雕塑的过程,黄建亿觉得,“每天就像在工地上干活”:
用焊机和切割机驾驭钢筋和铁板,需要消耗巨大的体力。
焊接钢筋时,黄建亿不仅要佩戴护目镜,还得经常滴眼药水保护眼睛。
长时间面对高温,他的脸也开始脱皮。
雕塑的过程十分繁琐,需要一点点焊接、一块块拼接……
焊完雕塑底座时,黄建亿发现还是不够平整,他又花了一周时间拆掉重做。
用建筑的语言致敬工人
历时近3个月,这座高2.3米,底座长1.9米、宽1.13米的《筑魂》完工了。
雕塑内部特别安装的照明装置,源于黄建亿的细致观察。
“我曾在晚上看到,工地还有建筑工人爬上很高的脚手架在工作。”
那些夜晚建筑工地上闪烁的灯光,让黄建亿受到了启发,“沉默的建筑工人,在工地上闪闪发亮。”
黄建亿给这个作品取名“筑魂”。
在创作说明中,他写道,“我们习惯仰望星空却忽视脚下沉默的土地,我们歌颂建筑的华美却忘记建造者的艰辛,我要用建筑的语言来致敬我的父亲和所有建造者们。”
父亲关心儿子有没有受伤
今年5月,黄建亿的师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筑魂》的创作过程,立即吸引广泛关注。
“最有分量的不是钢筋本身,而是对父亲的爱”“工匠精神的全景展示”“艺术该有的样子,给人以震撼”……这个充满力量、写满“沧桑”的作品“戳中”了不少网友的心。
此后,有媒体采访他,同学们也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他。
毕设作品的“走红”,让黄建亿感到有些意外,他觉得是作品表达的真挚情感引起了共鸣。
黄建亿的父亲也看到了儿子的视频,“父亲只是跟我聊了一些家常,然后一直关心我在焊接时是否受伤。”小黄说,语气中还是听出了父亲的开心与自豪。
黄建亿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找到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报答父母。
“出圈”并不是碰运气
在黄建亿的指导老师、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陈宏践看来,《筑魂》的“出圈”并不是碰运气。
“这个作品受到关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把镜头对准了建筑工人群体,去表现他们的精神品质。”陈宏践说。
“这个作品创作的初心是表达对父亲的情感,以此切入,作品把对父亲的情感,发散到对建筑工人、建设者群体的身上,再上升到致敬这个时代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我们常常调侃雕塑是艺术圈里面的‘重工业’,它本身就离劳动很近,建亿同学做这个雕塑作品,需要搭架子、焊接、切割,这些本身就是在劳动。”陈宏践说,黄建亿亲身体验了父亲和建设者的艰辛,这也是整个创作过程带给他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来源:工人日报记者 王维砚)
工人日报客户端【打工新鲜事儿】 第353期
往期文章:
一次补缴3万元可月领700元?关于养老保险这些谣言你别信!
增加农民工收入又有新精神
行程卡取消摘星,下半年你会出省打工吗?
务工者加入“斜杠大军”,副业如何不变“负”业?
货运司机遭遇“人在囧途”,官方支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