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新浪财经·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上,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和东方证券、兴业证券、第一创业和华安证券等机构的负责人出席活动。与会嘉宾认为,基金公司、证券机构自身应该要争当ESG管理的“排头兵”,当前需要加快推进ESG投资标准化建设,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评估体系。

“长期来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托义务和责任投资并不矛盾,具有相当一致性。”易方达基金总经理刘晓艳表示。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认为,从全球ESG信息披露的发展变化来看,虽然可持续报告准则的强制性掌握在各司法管辖区的立法者手中,但资本市场的全球性质将推动可持续信息的披露逐渐地、不同程度地转变成强制要求。

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表示,公募基金行业践行ESG责任投资具有多重意义,包括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等。

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指出,ESG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主流投资策略。将过去常被忽视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因素纳入投资研究体系,这也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华宝基金党委书记黄孔威认为,公募基金可以从多方面着力并引导实体经济向负责任、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包括发挥资本市场定价体制,通过专业投融资引导实体产业转型;开展尽责管理,引导和监督被投公司将ESG议题纳入决策和经营,提升其ESG绩效等。

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董事长吴鹰表示,ESG这一套体系在中国还没有完善,还没有建立起来,只能按照现有的能够达到的一些标准做一些衡量。谈及怎样能够分辨是否是真正的ESG企业,吴鹰认为,更多地是看这个企业家本人、创业者本人,要多做一些尽职调查。

对于证券公司而言,东方证券党委书记宋雪枫认为,在我国ESG生态的建设中,券商担当了三重重要角色,分别是标杆、桥梁和助推器。作为一家企业,一家上市公司,证券公司自身应该要争当ESG管理的“排头兵”,去影响和鼓舞更多企业。
兴业证券董事长杨华辉提到,证券金融机构在ESG生态圈中具有多重角色定位,对于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介绍,兴业证券是行业首家提出2022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目标的证券公司。
第一创业党委书记、监事会主席钱龙海表示,要实现ESG投资的破壁,需要加快ESG投资标准化建设,制订ESG投资指南和积极所有权行使指南,为金融机构践行ESG投资提供指导,从而大大提高ESG投资的推广普及效率,减少漂绿行为。
华安证券董事长章宏韬强调,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我国既需要学习和适应,也需要创造和发展,逐渐完善ESG信息披露的制度及标准,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评估体系。
举报/反馈

证券时报

413万获赞 82.6万粉丝
《证券时报》官方百家号。
证券时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