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伟/文

先锋领航集团于1975年在美国成立,经过4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达到8万亿美元,其中ETF全球管理规模达到1.65万亿美元,业务遍及美洲、澳洲、欧洲、亚洲等几乎全球所有地区。

秉持“客户至上”的原则,先锋领航在成立之初就设计了“客户即股东”的独特架构,是历史上第一家也是唯一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特批的“由投资者共同拥有的基金公司”,使得先锋领航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完全始终保持一致。

也正是得益于这种独特的架构,先锋领航的成本非常低,2020年先锋领航在美国市场的资产加权平均费率降至0.09%,远低于行业的平均费率0.54%,考虑到第八大奇迹“复利”的效应,这种低成本的长期影响非常显著,能够为投资者节省相当可观的投资成本。

1976年,即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先锋领航就开创了指数投资的先河,为美国投资者推出了第一只指数基金,此后的1986年和1990年公司先后发行了债券指数基金和国际股票指数基金,21世纪以后ETF大行其道,先锋领航又将其指数基金管理方面的优势运用于ETF领域。截至2021年年底,先锋领航所管理的ETF产品数量为189只,管理规模为1.65万亿美元,成为除贝莱德之外唯一管理资产超过万亿美元的ETF管理人。

在过去的46年间,先锋领航集团的管理规模年化增幅达到了惊人的20.18%。

独特的公司架构

先锋领航的创始人约翰·伯格曾经被《财富》杂志评选为“20世纪的四大投资巨人”之一,被美国著名金融杂志《机构投资者》授予“终身成就奖”、获得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奖”、指数基金教父等奖项和荣誉。

这个“美誉等身”的人1925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年轻时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凭借毕业论文获得惠灵顿资产管理公司时任掌门人瓦特·摩根的赏识,之后主导惠灵顿对波士顿几家投资咨询公司的收购案,伯格的声誉如日中天,不到40岁就被任命为惠灵顿CEO,但1973-1974年的美国股灾导致惠灵顿巨额亏损,伯格与合伙人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波士顿四位合伙人共计获得公司40%的股份,而伯格得到了28%,但他也因此失去了CEO的职位;1975年伯格从惠灵顿资产管理公司辞职之后决心以自己的学识创立一家真正以客户至上为原则的基金公司,并且要从根本上改变基金管理人与客户之间利益冲突的行业陋习,因此伯格从公司股权的架构开始下手。

成立伊始,先锋领航集团旗下拥有11只共同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仅约为18亿美元。

一般而言,基金只是基金公司所发行的产品,隶属于基金公司,而基金公司不需要对基金产品负责,而是对基金公司的股东或者外部投资者负责,但伯格认为这种公司架构使得基金公司与基金份额的持有人(客户)之间存在天然并且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先锋领航集团本身是由被其所管理的基金产品共同拥有,而份额持有人又是基金产品的“主人”,因此基金份额的持有人(客户)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先锋领航集团的实际所有人,反过来先锋领航集团又为基金份额的持有人提供投资管理服务,这种架构使得基金公司无须对外部投资者(股东)负责,也无须向其支付股利,不仅保证了双方利益的一致性,还最大限度地将基金产品的盈利留存在了公司内部。

先锋领航的英文名Vanguard来自于英法战争。1789年,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决意攻打英国,但碍于英吉利海峡的阻隔,拿破仑的军队无计可施,于是决定以埃及为跳板攻击英国船只,英国派遣纳尔逊率领海军出击地中海,于当年的8月1日以“先锋号”为旗舰向法军发动进攻并取得重大胜利,后来“先锋号”就被视为引领成功的标志。

如今,在先锋领航集团的总部大楼前仍然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先锋号”战船模型,其每栋大楼也都是以英法海战中的其他战舰命名,公司内部员工也都有一个当年船员名字的昵称。

作为“指数基金教父”,约翰·伯格信奉“简单即实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曾经指出,“巴菲特不可能告诉大家他如何成为股神,但伯格可以。”

巴菲特也对伯格不吝溢美之词,他极力推崇指数基金,“伯格以其独一无二的投资理念在基金行业中掀起了一场运动,最终使得美国的投资者获得了更好的服务,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行业。”

伯格坚定地认为,基金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份额持有人盈利,长期回报尤其重要,而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平均每8年更换一次,客户或许可以获得短期内的高分红,但不能一贯地跟踪市场涨跌,基金管理行业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成本。

根据官网,先锋领航集团鼓励投资者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即目标、平衡、成本和纪律,具体来说就是建立明确、合适的投资目标,构建广泛、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将投资成本降至最低,秉持长远眼光、恪守投资纪律。先锋领航集团目前的业务主要分为零售、机构、ETF和国际等四种,各项业务的占比分别为37.8%、37.7%、17%和7.5%;投资的资产类别包括股票、固定收益、平衡型和现金,四者的占比分别为66.7%、23.8%、3.8%和5.6%,由此可见先锋领航集团的持仓中有三分之二是股票,根据13F持仓报告,截至2021年年底,先锋领航的美股持仓市值为4.40万亿美元,其中前十大持仓股票分别为苹果、微软、亚马逊、Alphabet(A类)、特斯拉、Meta、Alphabet(C类)、英伟达、摩根大通和强生。

将指数基金管理优势扩展至ETF

从1976年在美国推出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第一只股票指数公募基金“第一指数投资信托(First Index Investment Trust,现在已经更名为Vanguard 500)”算起,先锋领航集团已经拥有40余年的指数基金产品投资经验;1977年对先锋领航集团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一年,当年公司决定不再向销售渠道支付佣金,旨在降低投资成本,此后公司将“低成本投资理念”贯彻到了所有产品中,这也为先锋领航集团之后规模持续上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6年和1990年公司又成功发行了债券指数基金和国际股票型指数基金,随后将指数基金管理优势运用于ETF。

截至2021年1月13日,先锋领航集团在全球管理着规模共计5.5万亿美元的指数型基金。

先锋领航集团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类别的购买选择,个人投资者可以选择起购金额较低的Investor Shares,也可以选择起购金额较高但管理费用较低的Admiral Shares,机构投资者则可以选择Institution Shares进行投资。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美国股市科网泡沫破灭,个人投资者对市场的狂热和残酷有了切肤之痛,为了免受市场波动带来的情绪急剧变化、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被动型投资成为不二之选,ETF也在此时获得迅猛发展。

2001年,先锋领航推出了ETF业务,但与当时作为独立投资产品运作的交易所交易工具不同,先锋领航集团形成了独特的ETF架构,ETF被视为现有指数基金下设的一个独立股份类别,这种架构使得先锋领航集团得以形成规模经济,并具有额外的税收优惠,从而为所有基金投资者降低了成本,这种ETF架构已经获得专利保护。

截至2021年年底,先锋领航集团为全球第二大ETF供应商,管理着1.65万亿美元的ETF资产,也是除贝莱德之外管理资产规模全球唯一破万亿美元的基金公司。

先锋领航集团存在时间最长的ETF为“先锋总回报股市ETF”,成立于2001年5月24日,截至2022年6月17日的最新规模为2396亿美元。

先锋领航集团的ETF覆盖美国本土及海外宽基指数,主要跟踪由富时罗素、CRSP、标普、MSCI、纳斯达克、彭博、巴克莱等几家权威指数公司发布的指数。

先锋领航的管理规模虽然不是全球最大的,但其增速却远超竞争对手。自2010年年末至2021年三季度末,先锋领航的资产管理规模年化增速高达15.85%。根据2021年三季报,ETF的资产规模占公司全部规模的26%,相比官网公布的17%(截至2021年1月13日)又有了长足的进步,而该比例在2011年年末仅9.5%。从规模增速来看,自2011年年末至2021年三季末,先锋领航集团的ETF规模年化增速为27.4%,显著高于共同基金的增速13.7%。

由于在ETF领域的出色成绩,先锋领航集团获得了诸多荣誉。2019年1月,先锋领航集团的20只ETF被《Money》杂志选入“50只值得投资的ETF”名单中;2019年2月,晨星指定10只先锋领航集团的ETF为黄金级,另26只为银级,先锋领航集团是每个类别中问鼎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2019年8月,《福布斯》杂志将先锋领航集团所有ETF产品列入“2019投资者年度最佳ETF名单”,17只ETF产品凭借低成本和高流动性被选入“最佳中的最佳”。

举报/反馈

证券市场周刊

5.1万获赞 5.4万粉丝
创办于1992年3月,中国较早的证券传媒之一
证券市场周刊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