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知识,就有可能越憎恨你的父母,网络上有许多有关于原生家庭对于个体影响的文章,让人们开始反省自己的原生家庭,然而越反省越是憎恨自己的原生家庭。

实际上,个体的心理障碍的确应该从家庭开始分析,心理健康的人通常有可能一生平淡,而那些有心结的人才能够更加努力地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断奋斗。

北京的一所心理学研究机构曾经随机抽取了3000名中学生,对他们进行心理状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这3000名学生对于父母的态度令人心寒,有56.28%的学生觉得自己极其反感或是痛恨自己的父母,仅仅有4.7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和谐幸福,自己也很爱父母。这个数据着实令人心寒,但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有两面性,有些人能够一步登天,有些人却只能堕入深渊。无论是何种结果,都有可能与这个人的童年经历、父母教育有关,在心智不成熟的时候所遭受的心理创伤大多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事实上,孩子对父母感到不满意也是正常的,但是是什么原因造成大部分学生憎恨自己的父母呢?这种现象正常吗?

实际上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原生家庭的痛苦的确会导致个体滋生极端想法,因此这种现象也属正常。

那么学生的仇恨心理到底是从何产生的呢?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由爱生恨,爱永远是恨的前提,当一段亲密关系彻底崩坏的时候,个体就会对于破坏这种关系的人产生仇恨心理。

世界上既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站在个体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的自由、自我价值你的生命都被人剥夺的时候,就必然会产生仇恨心理。

而心理学家指出,有这三种情况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怨恨远远大于爱意。

遭受过父母的虐待或毒打

这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当孩子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会产生仇恨的心理。遭受父母的虐待或是毒打,不仅仅会导致孩子的身体受伤,更会导致孩子产生不可治愈的心理创伤。

通常来讲,孩子应该怨恨且远离父母,但是大部分被虐待长大的孩子并没有勇气做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内心当中的冲突以及愤怒将会指向自己,并且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形成极度自卑的性格。

因为父母对于孩子而言通常都意味着生存,所以经常被父母虐待的孩子通常不会停止爱父母,却会停止爱自己。

只有极少一部分孩子能够敏锐地察觉自我,并且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重生。

家长经常酗酒或是赌博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通常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父母无法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也无法认同父母的价值观。

孩子对于父母的恨意,更多地是因为父母无法承担起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怨恨他们无法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之下,孩子还要替父母承担风险。

一部分父母明知道自己不配为人父母,却也会悄悄地爱着孩子,但是这种爱通常带着很强的疏远意味,因此孩子根本感受不到,最终留给孩子的只有怨恨而已。

父母的控制欲太强

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最为常见的,父母无论在教育过程当中还是在生活当中总是喜欢威胁孩子,并且会剥夺孩子的自由。

中国式的父母总是想要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至于这个理想,到底是不是孩子想要的,这个过程孩子是否喜欢,他们一概不管。

一部分家长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就连孩子吃什么穿什么都要管。再过分一点的家长甚至会将自己的喜恶也强加于孩子身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孩子也不能喜欢。

一旦孩子表现出反抗的态度,父母就会强力遏制,不允许孩子有任何自我意识,或是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样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当中无法正常生活。

聪明理智的父母懂得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并且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并且懂得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否则只会引来孩子的厌恶,与孩子之间形成不可化解的隔阂。

举报/反馈

心格情感

28.9万获赞 6.1万粉丝
每天为大家更新精彩的内容!!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