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支持研究简介

1.社会支持概念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社会支持就已存在;所以,支持作为一个普通概念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作为一个科学的专业术语被正式提出来则是20世纪70 年代的事情。

20世纪60年代后期,当时,人们探索生活压力对心身健康的影响(Homes & Rach , 1967)。研究表明,相同的压力情景对不同的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相对而言,那些能得到自家人或朋友等较多支持的人心理的承受力更强,身心也更健康;相反,那些很少获得类似支持的人,心理的承受力更要相对较弱,身心也更健康也相对差些。

20世纪70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了社会支持的概念。研究者运用社会学和医学定量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House JS. Landis KR. Umberson D ,1988) 。研究者发现,有两个因素对抵御、缓解和防治精神病,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一个是自我防御这一内在心理系统;二是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背景这一外在因素。

当时的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社会支持的基本含义:其一,从功能上讲,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所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其二,从操作上讲,社会支持是个体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的量化表征 (胡湘,1996)

之后,社会支持一词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引入到许多学科。但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同一门学科的内部并未达成共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流行病学家等都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来阐释社会支持的内涵。

早期的研究者往往将社会支持看作是宽泛、统一的关系整体,认为只要有关系存在,这种关系就一定能帮助个人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例如,伯克曼和塞姆(Berkman&Syme ,1979) 在加利福尼亚的追踪调查发现“那种缺乏社区关系的人较之与人有更紧密接触的人在以后的时期里更可能死亡” (贺寨平,2001) 。所以,在其社会支持研究者没有考虑到人与人关系的性质。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者发现社会支持是有不同性质之分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能够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

2.社会支持的分类

国外比较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索茨(Thoits)(1982)、Cutrona(1990)按照社会支持地性质把它分为工具性支持(物资、金钱、时间和服务等)和情感性支持(理解、关心、爱和信任等)两种。

Barrera(1986)认为,对社会支持的界定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含义:社会处境(social embededness)、知觉的社会支持(percieved social suport)与行动化支持(enacted suport),个体知觉到的社会支持是目前最被普遍使用的支持概念,因为同样的客观支持,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并不相同,被感受到的支持是一种心理现实。据此巴勒内尔(Barreea) 将广义的社会支持分为6 :

物质帮助, 如提供金钱、实物等有形帮助;

行为支持, 如分担劳动等;

亲密的互动, 如倾听, 表示尊重、关怀、理解等;

指导, 如提供建议、信息或指导;

反馈, 对他人的行为、思想和感受给予反馈;

正面的社会互动,即为了娱乐和放松而参与社会互动。

这6 种形式有些是有形的, 有些是无形的。

国内已有的研究看来,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李强认为,“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李强,1998)

章谦、张建明撰文指出,“在笼统的含义上,我们可以把社会支持表述为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脆弱群体即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郑杭生主编,1996 :319)

肖水源(1987)[12]把社会支持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二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主要指个体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和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三是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情况,有些人虽然可以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

张友琴认为,社会支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正式的社会支持,二是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前者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实施。后者则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此外,张文宏、阮丹青、蔡禾、陈成文、贺寨平等都对社会支持做出过不同的努力。

总之,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与参与。前者如人、财、物或服务的支持),后者是指稳定的社会网络(如家庭、婚姻、同学、朋友、亲属等)或不稳定的社会关系(如非正式团体、暂时的社会交际等)的大小和可获得的程度。

二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因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对这两类支持的重要性,多数学者认为主观感受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

三是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体现在个体对社会支持的主动性上。社会支持的研究还应包括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着差异,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并且,人与人的支持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人在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获得别人的支持打下了基础。因此,对社会支持的评定有必要把对支持和利用情况作为社会支持的第三个维度。

3.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

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维体系,一般而言,社会支持系统由其主体、客体、内容和手段等几个要素构成。

1)社会支持的主体——社会支持的施者

索茨(Thoits) 对社会支持定义中,我们可以透视出,其社会支持的主体为“重要的他人如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亲属和邻居等”。(马特. G. M. 范德普尔,1994)

章谦、张建明认为,社会支持的主体是“各种社会形态”,即国家、企业、社团和个人。在他们看来,广义的社会支持分为国家支持(主体是国家) 、经济领域支持(主体是企业) 和狭义的社会支持(主体是社团和个人) 三个层次。(郑杭生主编,1996 :319)

在大多数学者的视野里,社会支持主体包括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关系网络。

2)社会支持的客体——社会支持的受者

社会支持的客体究竟包括哪些人呢? 对此,有两派不同的观点:

一般而言,就国内的已有的研究看来,大多数学者将社会支持的客体界定为社会弱势群体, 尤其是从朱镕基总理在2002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以官方的名义提出“弱势群体”一词以来,社会支持几乎成了弱势群体的专利。而国外学者大多认为,社会支持应该网络到所有需要提供支持的个体或群体。

3)社会支持的介体——社会支持的内容与手段

有的学者将之称为社会支持的介体。(陈成文,2000) 它们是联结社会支持主体与客体的纽带,也是架设在社会支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社会支持的内容与手段是内在统一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支持的内容决定了社会支持的手段。换言之,有什么样的社会支持内容也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支持手段。

4.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

大多数研究者对于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都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对于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学术界则可谓见仁见智。总的看来,目前主要存在着三种理论模型即主效果模式(the Main effect Model)、缓冲器模式(the Buffering Model )和动态效应模型(the dynamic-effect model)。

(1)主效应模式认为,社会支持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它不仅在心理应激的情况下才发挥保健作用,而且对于维持平时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和身心状况有益。(李强,1998;宫宇轩,1994)社会支持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增益作用,是因为个体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能为其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个人生活环境的可预测感和稳定感,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另外,与社会网络的融合在使个体获得归属感的同时,还使个体易于获得必要的帮助以避免一些负性生活经历,如经济问题、法律纠纷等,这些负性生活经历往往会增加心理障碍或身体疾病的可能性。

在这个模型中,社会支持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建立可以有两条作用途径:一个是社会支持所具有的情感性支持功能能够有效调节个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或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个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另一个是社会支持能够有效调节个体的行为方式,使其避免产生不良的行为方式,如吸烟、酗酒、滥用毒品、不愿就医等,而形成较多的健康性行为,如合群,主动寻求帮助,努力应对困境等,由此也能促进个体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对生活的自我控制感,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这一假设在社会孤独者与高社会支持者身上都得到了证实,亦即无论个体是否面对压力情境,高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身心状况,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House et al,1982)。有的研究者将社会交往、社区参与、良好的婚姻状况、朋友互动关系作为社会支持的指标,其研究结果支持了主效应模式。( Lin, etal, 1979)在主效应模式的倡导者看来,只要增加社会支持水平,必然导致个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2)缓冲器模式认为,社会支持仅在应激条件下与身心健康发生联系,它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明显的压力存在,社会支持并不会有太大效果。

该模式认为,作为缓冲器的社会支持,常常是通过人的内部认知系统(主要指那些影响心理应激强度和对应激的耐受力、调节心理刺激与疾病间联系的个体意识心理特征、意识倾向性和自我观念等)发挥作用的。Cohen(1984)认为,社会支持可能在压力事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链条的两个环节上发挥作用(见图2)。首先,它可能作用于压力事件与主观评价的中间环节上,如果个体受到一定的社会支持,那么他将低估压力情境的伤害性,减少对压力事件严重性评价。其次,社会支持能够在压力的主观体验与疾病的获得之间,起到缓冲作用,社会支持可以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降低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减轻压力。(李强,1998;宫宇轩,1994)

(3)动态效应模式 (the dynamic-effect model)认为,应将社会支持和压力或应激同时作为自变量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对身心健康水平起作用,压力或应激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这种关系还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种动态模型在索茨(Thoits)等人的研究中得到了较好的证明。索茨(Thoits)(1982)[35]认为社会支持、应激、健康或心理困扰等建构在概念、方法学、与实证上应为复合性关系(compound relation)。理由是:第一,社会支持与健康、幸福感是相互影响的;第二,社会支持的丧失本身就是应激事件,许多生活应激事件包括社会支持的丧失,如婚姻破裂、丧失亲人、搬迁等(Ullah etal.,1985 )社会支持、压力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有时可能是曲线关系,有时可能是阶段性变化或阀限(threshold)的关系。

目前,动态效应模式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实证研究的佐证还很少,当前的研究还是集中在主效应模式和缓冲器模式两个方面,只是对两者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有的研究支持主效应模型,有的支持缓冲作用模型,有的研究甚至支持两种效应同时存在。

其实,上述两种不同理论模式反映出社会支持的两种基本功能——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主效果模式倾向于维护健康这一功能,缓冲器模式更倾向于预防治疗功能。

二、
社会支持网络
理论

社会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单向的支持模式,这是一种重大的理论与行动取向上的缺陷。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演变出的网络结构理论、社会资源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则弥补在这一不足。

社会网络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格拉诺维特以其网络结构观取代传统的地位结构观,他把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纽带关系看成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任何主体与其他主体的纽带关系都会对主体的行为发生影响。他特别关注个体社会行为的“嵌入性”(如社会网络中所嵌入的某种资源——笔者注)以及个体对社会资源的摄取能力。他在发展“嵌入性”这一概念时指出,信任是网络的机制,它嵌入社会网络之中,可以大大降低人们经济行为的交易成本。

在社会学研究中最早提出社会资源理论的美国社会学家林南指出,有些资源不但可以占有,而且可以通过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摄取,因为这种资源嵌入在个人的社会网络之中,人们可以超越占有关系通过个人的社会网络去摄取到。在他看来,可以通过建立某种关系而被交换、借用、摄取的资源就是社会资源。这一观点否认了资源只有被占有才能使用的观点,克服了重资源的占有关系和占有量多少的传统观念的局限,是社会网络研究的一大突破。

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和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为代表的社会资本理论,将社会网络、网络摄取以及个体所参与的社会团体作为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认为个人的社会网规模越大,异质性越强,其社会资本就越丰富;而社会资本是积累人力资本的条件。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根本指向是:通过社会网络关系,摄取社会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社会资本。对于社会弱势群体而言,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和完善其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他们摄取资源的能力,无疑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支持,将有可能提高社会支持的效能。

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社会个体生活所遇到的问题和危机的解决,维持社会个体的日常生活。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减缓生活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并与个人的生活满意度有直接影响。相反,社会支持网络的不健全,将会损害社会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更严重的是,将会使日常生活的维持出现困难。

三、社会支持网络的基本工作模式

1.社会支持网络工作模式的设计

从整合社会支持资源开始,通过支持与被支持双方的平等互动,使弱势群体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

2.基本思路和过程

整合社会支持资源,形成相互联系的支持网络,提高支持的整体效能→传递社会支持,帮助弱势群体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被支持方通过网络摄取各种社会资源→被支持方自主开展互助与自助,解决自身的困难。

3.基本实践原则

1)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支持网络络的主要编织者

社会支持网络工作模式的基本点是整合包括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在内的社会支持资源,帮助弱势群体建立与完善个体的社会支持网络络。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非单个个人的能力所及,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即靠政府的支持和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的力量,以及专业化的工作者的努力。

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公益性的社会服务方面有自身的优势。比如他们更容易接近被服务对象而被称为“一线”工作者;由于处于“一线”而对服务对象需求的反应比较敏感,工作方式比较灵活,支持内容更加个性化;其民间的身份也较适合于处理一些棘手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应积极承担起为弱势群体编织社会支持网络的任务。社会工作者与政府在支持弱势群体这一目标上是相同的,因此,能够成为政府的有力助手并争取获得政府的有效支持。

2)社区是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络的基本单位

从单向式的社会支持模式转向以网络互动式为主的社会支持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是变“条条”的垂直支持为“条块”结合的网络支持,因此,必须找到工作的落点。

社区是比较理想的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络的基本单位,理由有三:第一,社区是弱势群体最集中的地方。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作单位已逐渐向原功能实体回归,单位对个人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谋生的职业上,其他的保障功能已逐渐社会化,社会成员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成员”回到社区去。由于弱势群体中绝大部分是缺乏就业保障(无业、失业或半失业)或已退出就业领域(退休、工伤等)的社会成员,社区就成为他们社会生活的主要空间。第二,社区是社会支持资源的主要集聚地。在社区建设中逐渐发育成长起来的社区不仅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同时也是社会支持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之一,各种社会支持的资源最终要流向居住在社区中的弱势群体。第三,社区意识有助于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络。长期居住会在人们心理上产生认同感,通过互动而相识的社区成员容易产生信任感,而信任又是社会网络得以存在与维持的基础。

  (3)资源共享是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的基本理念

社会支持网络工作模式的运作必然涉及到社会资源的占有和使用问题,如果仍然以小生产的传统观念指导工作,这种工作模式将无法运行。社会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两者似乎是一对矛盾,但实际上嵌入在社会支持网络中的社会资源大多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比如政策、权力、公共信息,以及社会免费捐赠物品、志愿者服务等,其效益的体现在于使用人数的多寡,越多人使用,资源的效益越高。而对于一些具有排他性的物品,除了一方面要努力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外,还要提倡“双赢”的理念,即在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中,通过资源共享,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于人于己于社会均有利。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当引导人们逐步建立资源共享的观念,才有可能提高社会支持的效率。

  (4)实现自助与互助是社会支持网络模式的工作目标社会支持网络工作模式的最终工作目标是协助弱势群体建立起一个适合其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有能力通过这个网络实现自助。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可以多管齐下,一是引进外来资源,由相关的人力、物力、信息等构成;二是在弱势群体内部建立互助的支持网络,这一形式实际上是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在社会支持中的具体应用;三是改进弱势群体原有的非正式支持系统,提高其有效性。自助与互助的范围与密度,应当是考察和评估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指标。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对象的主体地位,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始终保持社会工作者与被支持者之间的平等互动,才能调动被支持方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案例:迪吧小姐的新生

1.案主情况:阿芳是四川省成都市某村人,1986年生,出生后父母便把阿芳抛弃,从此住在叔叔家,除了爷爷对阿芳有些疼爱以外叔叔一家人阿芳不好,不让他读书,甚至经常打骂。 后来,阿芳用仅有的钱逃到成都,被一对夫妇拐骗到了北京,卖给了六里桥一家迪吧做小姐之后的三年内,阿芳怀孕两次。走投无路的阿芳一天晚上偷偷来到八宝山,想一死了之。晨练的老大爷看见报警,警察将阿芳带到了救助站

经过工作人员的详细了解后,在怎么处理这个孩子的问题上,阿芳异常坚定,把孩子做掉。同时,也拒绝和家里人联系,救助站无奈,只好把阿芳送进了医院,做了引产手术,手术后把阿芳接到了救助站。

2.辅导: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1)阿芳出站后, 首先面临的是找工作,而阿芳也没有任何的社会支持,在这种情境下,正式的支持系统应该继续介入,比如妇联、民政局些街道办事处、社区等部门联合起来帮助解决阿芳的工作问题。直到阿芳能够自我维持生活。

(2)帮助阿芳重建情感上陪伴上的社会支持网络络。可以建议阿芳加入“打工妹”之家等社会组织,寻找归属感。在这方面,还可以借助非正式的支持系统,比如寻找一些四川的打工妹,使他们和阿芳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各方面给与支持。

(3)救助站应为阿芳提供相当长时间的信息支持,给与她各方面的信息,以确保阿芳出站后的生活各方面得到妥善的安置

(4)寻求家庭支持

社会支持网络指: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和新的社会接触。林南: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引导、协助、有形支持和解决问题的行动;表达性支持:心理支持、情绪支持、自尊支持、情感支持和认可。影响个人社会支持程度的三个因素:发展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着重点在于帮助服务对象学习1、如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2、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在预防、治疗、恢复上发挥作用)。
干预模式:1、评估支持网络:结构(是哪些人)与内容(什么关系与强度)2、制定帮助计划(连接哪些关系)3、实施帮助(促进连接)

延伸:系统理论:社会环境分为三类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正式系统、社会系统;人生活于环境或社会系统中,人与环境是互动的,个人与环境应该相互协调;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服务对象的问题是来自于系统,个人生活中的问题必须放在生存环境中来认识和解决。社会工作者应该从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层次系统之间的关联入手。强调要理解个人在家庭、团体、组织及社区中的社会生活功能。

电影《惊心动魄》,很好地诠释了失去社会支持会对一个人造成的影响,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

举报/反馈

社工121

323获赞 424粉丝
你想知道的社工知识点都在这里。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