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形地貌及滑坡边界

朱家店滑坡地处长江巫峡与西陵峡之间的过渡地带﹐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峡谷地貌单元。滑坡位于长江北东侧第一岸坡,该边坡坡顶高程751m,相对高差615m,地势为北东高南西低,地形坡度一般20~45° ;275~295m高程处因修筑巴稀公路,人工切坡形成高3~5m的陡坎。

朱家店滑坡全貌

朱家店滑坡全貌如图1.2,滑坡平面形态呈舌形,地质平面见图 1.3,整体坡形上凹下凸,剖面形态如图1.4,滑坡后缘高程360m,前缘高程145m左右,滑坡长度560m,宽度220m,平均厚度36m,总面积11.2万m2,总体积403万m3。

后缘壁因后期改造已不明显,为一陡坡。滑体两侧以冲沟为界,沟形一直延伸至后缘,横断面呈“V”字型,冲沟宽20~30m,切深5~15m。滑坡地质剖面如图1.4,滑坡体为第四纪覆盖层,滑床为基岩,滑坡沿着基覆界面的软弱结合面发生滑动。

2、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朱家店滑坡出露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第三段、第四段地层,表面覆盖第四系崩坡积层。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第三段位于200m高程线以下,主要为薄~中厚层状泥灰岩,巴东组第四段位于200m高程线以上地段,为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岩层产状5~15°Z28~31°。滑体崩坡积层广泛覆盖于地表。

滑体上层覆盖崩坡积层,滑体厚一般为25~40m,崩坡积层主要物质成分为碎块石土夹块石,结构松散,灰岩、泥灰岩、砂岩、粉砂质泥岩为碎块石的主要组成部分,块径相差悬殊较大,粒径一般0.1~0.5m,局部大于0.5m,坡体中前缘块度较大,后缘块度小,土石比7:3~8:2。

滑带埋深25~40m,上陡前缓,其物质成分主要为砾质粉质粘土,以粘土为主,含圆砾,成分为砂岩、泥质粉砂岩,厚为30~50cm。

滑床由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第三段泥灰岩和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第四段粉砂质泥岩组成。岩层产状5~15°L28~31°,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抗风化能力较低,地表多覆盖强~弱风化岩石。受区域构造应力影响,滑床岩体中发育两组节理裂隙:(1产状275°262°,延伸长度2.2m,张开度为0.45~1.lcm,面微弯,粉质粘土在局部充填,4条/m;(2)产状216°285°,延伸长度5.1m,张开度约为0.3~0.5cm,面平直,粉质粘土局部充填,1条/m。

3、滑坡宏观变形特征

自三峡库区蓄水以来,在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监测期内,朱家店滑坡经历了三次较大宏观变形,滑坡坡面裂缝发育如图2.1,宏观变形汇总如图2.2,宏观变形72主要包括:

1) 2009年4月,L4裂缝产生于前缘170m高程处,裂缝走向为120°,延伸方向基本与主滑方向垂直,裂缝下错为0.5m左右,延长约165m,裂缝的形态详见图2.3( a );

2)2010年3月,高程190m左右L3裂缝产生时间,宽约10-30mm,延长约40m,走向110°左右,裂缝的形态详见图2.3 (b),L3裂缝监测变形过程如图 2.4;

3)2011年5月,高程200m的L2张拉裂缝产生,当月24日后累计降雨量达120mm,200m高程裂缝走向为115°,延展长约150m,缝宽10-65mm,可见深度约700mm,错距70mm,己横向贯通滑坡东西两侧,裂缝的形态见图 2.3 (c);

4)2011年6月18号强降雨后,高程210m的张拉L1裂缝产生,裂缝总体走向为105°。延展长约 30m,约缝宽30-60mm,可见深度300mm,错距50mm,裂缝的形态见图 2.3(d)。

3、滑坡变形破坏空间演化过程预测

朱家店滑坡变形破坏受区域构造、物质组成、空间形态、库水位和降雨强度的影响,随时间的推移,滑坡变形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根据滑坡宏观变形监测相关分析结果,滑坡地表裂缝主要分布在210m高程以下,裂缝发展方向平行于长江,最大地表裂缝宽度约58mm,坡体中部、后缘变形裂缝发育不明显。根据图2.5朱家店滑坡GPS 监测点 BDT29地表累积位移—时间关系图可知,滑体前缘监测点BDT29变形最大变形位移为780mm,坡体中、后缘BDT27、BDT28监测点变形位移变化不明显,滑坡整体变形特征表现为前缘变形加剧,中部、后缘坡体变形特征不明显。参考数值计算相关分析结果,坡体塑性区发育较为明显,有逐步向中后缘坡体贯通的趋势。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认为,朱家店滑坡有可能形成牵引拉变形破坏空间演化过程。

朱家店滑坡前缘首先出现变形裂缝,随库水涨落和降雨的作用,坡体前缘局部出现地表裂缝,或局部出现滑移变形,使前缘岩土体连续性遭到破坏,中部、后缘岩土体因失去前方支撑而跟随破坏。随着这个变形破坏的推移渐进过程,裂缝跟随其逐渐发展,如图4.2所示。

在坡体前缘局部坍塌、裂缝发展阶段。前缘拉裂缝不断扩张,裂缝张开度增大,长度逐渐扩张到滑坡两侧边界,裂缝深度逐渐延伸至滑带软弱夹层,随看厍水软化作用,塑性区逐渐扩张至东西侧滑坡周界,该部位岩土体逐渐形成独立的滑块,与整个坡体脱离,为后方坡体提供了新的临空面,进一步产生新的裂缝和新的滑块。

在滑块周界裂缝贯通和滑坡失稳阶段。在该阶段变形进一步扩展,后力石土个进一步变形,滑块周界裂缝形成,在下滑力的作用下局部坡体逐渐开始滑移变形,直至贯通,整个滑块周界的裂缝位移速率呈加速增长状态,整个滑块因阻滑力不足而失稳破坏,最终出现整体滑移。随着滑块Ⅰ的变形发育的推进,滑体后万因阻消力的库低而渐进破坏。适逢强降雨作用,雨水从变形裂缝灌入若土体内部,坡1体内石工悴机另强度逐渐降低,阻滑力因降雨入渗和前方滑块的变形而逐渐降低,整个坡体呈多级叠瓦状滑移或各滑块独立滑移。

举报/反馈

领航知识

43.1万获赞 5.9万粉丝
分享知识,传播能量。
中小学教师,襄阳东风中学,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