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学校做咨询,有一位家长问到:“老师,会有人没有叛逆期么?”
这让我想到弗洛伊德的那句话,“未表达的情绪不会消亡,它们只是暂时的被埋葬,并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形式找上你”。
如果在这一时期,家长没有处理好,会再一次挫伤孩子的自体和客体需要,将导致更猛烈的对抗行为——而且这种对抗行为。
实际上会让青少年感受到自体的力量感,所以之后的情况会变得更为复杂,有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情况:为了对抗而对抗。
实际上这种情况更应该理解为,为了体验到力量感而对抗。
到底什么是叛逆?
叛逆,其实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自主意识萌芽,在表达独立意识时与外界阻力发生对抗的情况。
而成长,几乎会贯穿整个生命。
成长(或者说心理发展),其实就是个体不断与他人分离并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的过程。
这个过程被命名为“分离-个体化”。
按照这个思路,婴儿,幼儿,青春期,甚至中年后的叛逆,也就不难理解——其本质是我想要成为“我”。
在专业视角来看,叛逆是“分离-个体化”过程中的一个表现形式——因人而异,其形式各有不同,内容各有不同,甚至是否存在叛逆也会有所不同。
人的一生基本有过两次冒险行为,第一次是在青春期;第二次多数就是我们说的“中年危机”。
青春期叛逆是孩子为自己独立打响的第一枪。
但遗憾的是,那时他们的力量很弱,所以绝大部分都被学校、父母、社会联合压制下去了。
而等到他们中年了,像许多人一样, “活下去”这个基本需求满足了,“活得更好”这个需要便浮出了水面。
“活得更好”的本质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把它活出来,也就是心理学说得“活出自我”。
成年人的生活真的很难,比起那些自怨自艾的中年危机,更让人欣赏佩服的是那些意气风发,破除危机的“成年叛逆”。
你有多久,没有感受到人生的开阔和自由了?
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很久都处在一种不知道自己是谁、究竟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的状态中;
迷失在每天朝九晚五的灯红酒绿中,不知道哪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
随波逐流的生活,让我们变得面目模糊,仿佛连人生的支配权都不再属于自己。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觉,那说明:你的自我,已经迷失很久了。
人到中年的叛逆,本质上终究是一场关于迷失的“自我”的找寻之旅。
而这场叛逆之旅,并不轻松。
人到中年,最见不得的是什么?
经过多年打拼,忙碌和经营,最见不得是应该是这些年所积攒的一切化为乌有。
可是有些人却越是知道自己输不起,越是不应该在中年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犯错时,越是对自己的人生追求不够清晰。
小有成就之后就懂得对生活生出不满,日子平淡了之后就渴望波澜,感情遇到了矛盾之后就总怀疑爱人的存在,然后按捺不住自己不安的心,走上了背叛感情的路。
背叛之初,一切都是美好的,有很多人甚至会在这个时候认为自己再次遇到的人就是生命中的真爱。
就是相见恨晚的恋人,会感叹缘分弄人,会恨不得不顾一切和对方厮守余生。
但爱情是有生命期限的,当这份最初的吸引逐渐的平淡,两个人的交往也越来越多的时候,矛盾会有,不同频会有,各自的现实心理和利益心理也会有。
最终,大部分的背叛都会像一种短暂开放的花,绽放之后,剩下无尽的孤寂。
那些说过的爱和承诺,那些幻想和经历的美好都会如凋零的花瓣一般。
一点点的枯萎,最后消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
为什么我们需要中年叛逆?
如果人到中年,内心还是一个孩子,就需要通过叛逆,让自己回到这个中年人的世界里。
当我们长时间处在一个“我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干什么,现在的工作生活不是我喜欢的,也不是我想要的,然后我也不知道我要什么”的状态里时,可能就需要来一场中年叛逆了。
需要中年叛逆,但又压抑了这个需求,会怎么样?
有一个可能的后果是,你的孩子会替你去叛逆。
对于生命中的未完成的事件,人们总有种为其续写完满结局的执念。这也是一种和命运较劲的表现——啊怎么,你说不了了之就不了了之了吗?
叛逆的本质其实是一场自我确认及找寻之旅。
如果在青春期没能充分释放叛逆的需要,或者没能被允许叛逆的话,很可能人到中年时会试图弥补这样的叛逆。
我们能看到这是一个需要,对自我确认的需要。
青春期错过了,会在中年的时候重新萌动,重新补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别人理解的需要,这种理解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稳定、自信,更健康地自恋——自体心理学中的“自恋”是一个中性词,并非我们生活中,通常意义所指的贬义性用词,成熟的自恋被认为是活力、意义和创造力的源泉。
只要心境在,人到中年,尽管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当初的少年。
中年英姿,飒爽时光,请开始学习新鲜事物,不怕摔倒,不怕丢脸,不怕失败,从无味人生突围,大胆做出改变。
人到中年,让自己突破自己几十年来的活法,或许是每一个中年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之,精神与物质、心理与生理,各方面的危机横亘在中年男女的面前,成为谁也绕不过的一道坎。
不在危机中逆袭,就在危机中灭亡。
中年危机的破解,又谈何容易。
但希望总是有的。
中年叛逆的人,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为自己做出选择,并愿意承担选择的结果。叛逆的人,有梦想也有执行力;他们对已经逝去的年华与机会也懂得去哀悼,可以放下过往向前看。
中年挣扎的人则永远在期待别人补偿过去未曾实现的愿望,总想让别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他们的内心有着强烈的执念:
“是别人欠我的,所以别人应该还我、满足我。”
在这种执念下,挣扎的人就像是一边折腾一边做着白日梦一样。
例如:面对中年职场危机,有些人辞职、创业、失败、再创业、再失败。
他们在不停地无效“折腾”中对世界充满抱怨:或是指责社会不公、或是哀叹机遇难得。
其实,“不知道想干什么,就是觉得不折腾一下,可能死得更快。”才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所以,中年挣扎的人就是用不停地折腾,让自己相信正在为自己而活,但其实他们却是活在幻想中:
幻想自己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就会获得与现在截然不同的生活。
而这一切终究只是一场幻想的泡沫。
年轻人的反叛,多数是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出于无知,中年人的反叛,更多是因为活通透了,明白对自己而言,什么是更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人生的权利,幸福不是你存了多少钱,而是天天身心自由,不停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幸福是拥有一个爱自己懂自己的人,不管有多少,总是把最好最多的留你,幸福就是有人陪伴,有人心疼。
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止一条道路。
自己喜欢的日子,是最美的日子,适合自己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中年的叛逆已经没有了破坏力,它也许不像八九点钟的太阳骄阳似火,却像冬日的暖炉,温温地孕育着,不烫手,刚刚好。
说到底,这种叛逆是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人生只有一次,就问你,敢不敢?
作者简介:贤弘老师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命运如刀,让我和你,一起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