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这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山水之景、美食飘香,更在于那些承载了城市记忆,私藏了时光味道的乐山非遗。
闲暇时的一块米花糖唇齿留香,逢年过节的一场狮舞精彩非常,无聊时的一圈贰柒拾也有滋有味,时光中的乐山充满了文化张力。
每个人的生活中,或许都会有非遗存在的印记,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分享,今天安逸就带大家一起走进乐山的非遗之美~
香油米花糖是流传于乐山市的地方名食,自1901年首创,至今已一百多年历史,光润饱满、口感酥脆香甜,被人们称之为“嘉州一绝”,2008年,苏稽香油米花糖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稽香油米花糖选料精湛,做工考究,采用全手工制作,要求表面平整而不松散,色泽洁白而略带光泽,组织松泡,不砂不化,无杂质,口味香甜而不腻,酥脆而化渣。
宋笔,又名“大抓笔”。1937年,著名画家徐悲鸿题下了“嘉州产名笔,工艺甲西南”的赞语。
宋笔继承了宋代抓笔技术的基础,并在制作和配料上加以发展。宋笔制作工艺流程非常复杂,有兼、齐、顿、掌等10道大程序,还包括几十道小工序。
宋笔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远销东西亚各国。2009年,宋笔制作技艺被列为四川省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向家班狮舞于1796年起源于原乐山专区仁寿县富家镇,清嘉庆年间向家班传人向于忠、向在庆叔侄2人搭班研习表演,代代相传,至今天的班主向汝章,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2011年,向家班狮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向家班狮舞经过细致研习狮子习性动作,吸收其它狮舞精髓,经过对狮子“跳、跃、翻、滚”动作的创新,表达了狮子喜怒哀乐的情绪,并结合地域文化进行创新,将“嘉州文化”“三江文化”“大佛文化”充分融入狮舞编排,独创出“灵猴望月” “三江涌潮” “大佛坐禅”等经典动作,形成了向家班狮舞“灵活、生动、雄壮、健美”的特点。
被誉为“嘉定第一狮”的凌云“毛狮子”源自原市中区凌云乡,至今已有150多年。2007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凌云“毛狮子”利用狮子、笑面和尚面具、小脸(猴子)等表演角色,采用了“爬高竿”“钻刀圈”“过火圈”“上刀架”“飞铁叉”等高难技巧,通过演绎笑面和尚放狮子、放猴子玩乐等情节,丰富了狮舞表演内容,提升了狮舞观赏价值,在市中区众多灯舞表演中自成一派。
“贰柒拾”起源于乐山民间,是乐山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历史久远。据地方志记载和本地耄耋之人回忆:“贰柒拾”活动最先在码头搬运工人当中兴起。逢年过节,几乎家家都打“贰柒拾”。2006年,贰柒拾竞技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贰柒拾”的特点是趣味性、娱乐性强,简单易懂,易学易会,但想要精通却不易,玩牌时以三人对局为主,也有两人、四人和多人对局的打法。
蛋雕是一门集美术、书法、雕刻等于一体的艺术,由于受蛋壳本身形体和材质脆薄等限制,蛋雕的实际创作与别的雕刻截然不同,自始至终要保持心静、手稳、下刀准。2017年嘉州蛋雕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小的蛋壳雕画好似浓缩的世界,寸间千里,咫尺万变,小中见大、玩味无穷。经过处理的蛋壳质地细腻,晶莹洁白,越发显得画面洁净、清秀俏丽。刻好的蛋壳雕画,配上精致底座,更是精致的艺术品。
“永青阁”毛笔是乐山民间畅销不衰的驰名品牌,至今仍一直持续着纯手工家庭作坊生产和摆摊推销的传统模式。2017年,“永青阁”毛笔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永青阁”毛笔均系精心制作,选料考究,从选毛、脱脂、梳绒清甩、齐头、押毛、梳层、掌毛、理汇、分头、护毛、吃干、栓控到干台再到成品达10余道工序。使用者在用笔的方圆、藏露、曲直、滑涩、肥瘦、刚柔、虚实等方面,都能发挥极佳效果。
乐山李培德打制的菜刀,又名“李菜刀”,由菜刀名匠李培德一手创立和打造,素有“李培德菜刀,前切后宰一刀挑”之美誉。2013年,“李菜刀”被列为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菜刀秉承了手工艺特色,一把看似普通的菜刀,都要经过三四十道工序,手工锻打100次以上,需要铁匠6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成品。而且,因材料比过去上了一个档次——使用特殊的不锈钢材料,在最后几道工序上(抛光、打磨),采用了更先进的现代技术。
面塑是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是民间文化一道亮丽的景观,它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是原汁原味的乡土艺术。2021年,“面人侯”面塑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人侯”面塑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吸取了雕刻绘画、美工等艺术的技巧,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它的特点是造型完整饱满,略有夸张,手法简练、注重神气,淳朴敦厚、色彩艳丽,让人觉得亲切自然,有一种亲切温润之美。制作时通过压、按、点等塑造出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其步骤有四步,分别为“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缺一不可。
“跷脚牛肉”汤锅是流传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苏稽一带的一种饮食习惯。它产生于原杨湾乡长春村(因村中百分之七十的住户姓周,所以俗称“周村”), 近百年的时间里,“跷脚牛肉”得以在乐山市市中区乃至全乐山市流传开来,并逐渐向周边省市渗透,深受食客们的喜爱。2008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跷脚牛肉的灵魂在于汤底,加入了丁香、陈皮等几十种香料及中草药与牛骨等共同熬制,有种药膳的鲜香。
嘉州大庙会是乐山市市中区春节期间最大的节日文化活动,从2012年起在嘉定坊和天街连续举办至今,每年都吸引了数十万游客和市民来乐山大佛景区拜大佛、逛庙会,热热闹闹过新年。2017年,嘉州大庙会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州大庙会在保持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突出大佛文化、嘉州文化、三江文化主题,不断吸纳各种新鲜元素,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通过连续几年的成功举办,其规模、档次、影响逐年俱增,不仅成为知名文化品牌,也跻身全省传统文化活动之列。
“百年老店”游记肥肠,创始于清朝咸丰年间(1855)。1939年8月19日,毁于日寇对乐山轰炸。战后,“游记肥肠”涅槃重生。2021年,游记肥肠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游记肥肠制作非常讲究, 选每日凌晨现杀的新鲜猪肠,清洗时采用祖传手法,全手工,无添加,反复搓揉等7道左右的工序,以确保清洗出来的肥肠,既干净又不失本味。熬汤时,加入筒骨、豌豆,慢火炖够8个小时,汤白鲜浓、质地软嫩、入口柔和、不失筋道,起锅时辅以粉条、白菜,搭配豆油蘸碟,造就经典美味。
嘉州传统骨伤疗法指乐山骨科大师钟鹏创建的骨科流派,乐山钟氏骨科流派源于佛家伤科与道家伤科的结合,流派治疗骨伤以外治为长,至今已历经三代传人。2021年嘉州传统骨伤疗法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其运用中医的传统手法治疗疾病。临床采用端、接、摸、提、推、拿、按、摩、捏、揉、弹、拔等手法治疗骨折及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骨折复位后采用小夹板固定,加强骨的稳定,减小患处的二次性创伤。手法作用于软组织可达到舒筋、捋筋、通经、顺气、减压的效果。
“闲梁”面塑创始人梁建国是地道的乐山人,在继承传统面塑技艺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2018年,梁建国的“闲梁”面塑被列入区级非物文化遗产。
“闲梁”面塑极其注重作品的真实生动性,力求极大程度上还原所诠释的事物,使观赏者一眼就能识别所作物品。“闲梁”面塑作品多为大场景,技艺者力求让作品说话,从而传达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他敢于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赋予作品新的生命气息。
“嘉州绣”将嘉州绣技法和蜀绣技法有机融合的一种的传统民间美术工艺,是融蜀绣技法和独自创新技法于一体的一种新型蜀绣技法。嘉州绣的代表作有《拾柴》《乐山大佛》《十方普贤》《荷韵》等,绣法独特,技艺精湛,深受赞誉。2020年,嘉州绣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州绣”是蜀绣的主要分支。“嘉州绣”在继承蜀绣各种技法的基础上,创新独具个性的特点。迄今,嘉州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与蜀绣相同的地方是,都采用丝线和丝绸面料绣制,晕色、掺针、斜针、滚针、打籽针、破线等等。
乐山绘画起于东汉,以岩雕为发轫,以剪纸、年画、房雕为支撑,近百年来逐渐在纸质绘画中发展独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刘朝东、李道熙、杨风成为此派领军,他们所画主要表现花卉翎毛、农村题材。上世纪下半叶,则有毛明祥、任承家的发扬和推波,到本世纪则以毛福同为创作代表。如此传承了七八十年,逐渐产生了一个新的画种——嘉州田园画。
嘉州田园画以工笔为主要技法,以果蔬为入画原形,以农村题材为描绘内容,以悦目动人为追求方向,用直观的,人们习以为常的作物传递视觉美感。
土主豆瓣在每个生产环节,坚持采用传统熟料制作老工艺,即土甑蒸熟,但为了达到批量生产,又采用现代化、规模化的生产设备,代替繁重的人工。尤其是工艺上采用传统熟料制曲技艺,以优质红辣椒为主要原料,经过盐渍制成辣椒胚;蚕豆制曲、不添加任何香精发酵6个月以上,并采用二次发酵酿造而成。2020年,土主豆瓣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豆瓣生产水源系峨眉山矿物质绿色生态水,生产出的豆瓣口感香醇,质量上乘,具有“色红褐、油润、酱酯香、味鲜辣”之特色,味鲜辣醇厚,瓣粒香脆、化渣,回味深长。
“扭连扭”又称打连箫、打连厢、金钱棍,北方称霸王鞭或花棍,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舞蹈艺术,通常在节日或庙会时表演。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扭连扭”广泛流行于四川各地城市和乡村,特别是在乐山等地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和欢迎。2020年,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扭连扭”这个名称来源于其表演过程。表演时,演员所使用的道具用小竹竿制成,竹竿长三尺许,将其四或六个地方挖为空档,每档中串以铜钱。表演时,上下左右舞动,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表演者边唱边舞,其曲多为四川各地民间小调,因每演唱一段的末尾,都有帮腔衬词“扭呀扭连扭啊……”,所以在巴蜀一带的民间,就称之为“扭连扭”。
乐山钵钵鸡之嘉州古真记钵钵鸡源于清末民初的川西南地域,一百多年来,历代乐山人精心传承,推陈出新。2021年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凉拌菜技艺,乐山钵钵鸡制作技艺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乐山独特的饮食文化。在近二十年,它的制作技艺在传承技艺基础上推陈出新,汤汁更多,食材和配料更加丰富,消费和食用方式上别具一格,方便快捷。因规模化需要,生产器具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使用更现代化、更环保的设备,质量稳定、生产量大,工艺上做到了传统和现代结合,为乐山钵钵鸡的饮食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乐山以纪六孃甜皮鸭和乐山赵鸭子为代表的乐山甜皮鸭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经过上世纪80年代至今近40年制作技艺改良和市场锤炼,声名鹊起。2021年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传统卤制技艺基础上,转变为油烫,再加饴糖,形成卤制品中独具特色的乐山甜皮鸭技艺。其味美丰富:皮薄、脆,肉嫩,入口劲道;微甜和卤味有机交融,香味悠长。如今,“纪六孃甜皮鸭”和“乐山赵鸭子”已经形成乐山甜皮鸭的两足鼎立之势,成为乐山甜皮鸭经典代表。
100多年来,临江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掌握鳝丝制作技艺。上世纪90年代初,临江个别餐馆将鳝丝作为一道特色菜肴推出,在短短的时间内,“临江鳝丝”名声大噪,在川内声誉远播。在这之中,“罗院子中餐馆”、“永生酒楼”的临江鳝丝制作技艺尤为突出。2021年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江鳝丝工艺独特:将鳝丝煮七成熟,捞出,再使用流传了100年的牛骨头磨制为刀具(金属刀过于锋利不适合划丝),三刀划丝(一根黄鳝只用三刀划成丝,即腹部一刀,脊部两刀),配10余种香料烹饪(烹制风味介于四川火锅和水煮肉片),再撒上春芽香料,一份独特的临江鳝丝便出锅了。
“嘉州王浩儿鱼火锅”的前身可追溯到180年前,黄英先祖从湖北孝感老家带来烹鱼香料和祖传秘制技法,创建了“黄氏鱼火锅”。第五代传承人黄英传承“黄氏鱼火锅”,在乐山市中区王浩儿街岷江河上创办“乐山王浩儿渔港”,打造出了盛名中外的“嘉州王浩儿鱼火锅”品牌。2021年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技艺独特,从食材的处理、辅料的配伍,到火锅底料的制作,从刀工到火候,均有独到之处,尤其是火锅底料的配方与众不同,是以“黄氏鱼火锅”独创的高汤料中再加入19味名贵中药秘制而成,是“嘉州王浩儿鱼火锅”的核心技艺。
“余氏老嘉州甜水面”为乐山民间传统技艺,从创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历经4代传承与发扬。2021年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项目从制作到备料再到煮制一直保持着纯手工制作:手工和面、揉面、切面、搓面,再添加纯手工熬制的甜水面酱汁、红油辣椒,最后撒上纯手工翻炒和擀压的花生、芝麻,一碗香喷喷的甜水面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了解乐山的非遗,传承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历经时光的荡涤,愈加绽放出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