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成长路上,有4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父母抓住了、做对了,才能养出一个快乐、自信、内心富足的孩子。

作者 | 大余
这几天,闺蜜总是跟我抱怨自家的儿子是个混世魔王,太难教了。

她一脸羡慕地跟我说:

“还是女儿好啊,不用怎么费心。”

这句话简直扎心。

家有女儿的人才知道,想养好一个女孩,一点也不容易!

澳大利亚家庭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就曾表示:

从大脑结构来看,女孩的情绪更为复杂。


从发育水平来看,女孩至少比男孩提前6个月。


从成长阶段来看,女孩会比男孩早两年进入青春期。

而且女孩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需求也大不相同。

从幼年到成年,父母都需要给予不一样的教育。

女孩成长的四个黄金阶段,父母早一点了解,才能养出一个幸福且自信的女儿。

第一阶段:

0-3岁,为女儿建立安全感

亲子综艺节目《敞开心扉的少年》里,有一个女孩。

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就没有陪伴在身边。一年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过年好不容易见到父母,不管父母说什么,她都只会冲父母笑。

当父母要走开一下的时候,她也会紧紧跟在父母背后。

别人总笑话她是个“小尾巴”,只有她自己知道,其实她只是害怕被突然丢下。

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内心永远充满不安和焦虑。

就像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洛等人曾经做过一项经典的研究,叫做恒河猴实验。

这个实验,是将刚出生不久的猴宝宝和猴妈妈分开,然后在笼子里放入两个假妈妈:

一个是由铁丝制成、胸前有奶瓶的“妈妈”,一个是由绒布制成、没有奶瓶的布猴“妈妈”。

实验结果显示:

年幼的小猴除了饿的时候,会找奶喝,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和布猴妈妈呆在一起。


在幼猴受到惊吓后时,也会在第一时间跑向了柔软的妈妈寻求保护。

这个实验并未到此结束。

专家们一直跟踪研究这些猴子直到长大,他们发现了不可思议的现象。

那些被“假妈妈”喂养的猴子,重新回到猴群以后,都显得孤僻且自闭,表现尤其明显的是母猴。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指出:

“安全感并不是天生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幼年时期,特别是在孩子3岁前。”

对女孩而言,安全感是所有教育的基础。

安全感的缺失,也会让女孩在未来成长路上,失去最重要的养分。

李玫瑾教授就曾强调过一个观点:

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应该保证1-2个固定的抚养人,而不应该总在变换照看者。

3岁前,请尽量把女儿带在身边。

多给她一些关注和回应,多抱抱她亲亲她,让她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温暖,为她的情绪和性格养成打好基础。

这样的女孩,才会永远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自己身后是有怀抱的。

才能更好地独立生活,充满底气,敢于勇往直前。

第二阶段:

3-5岁,保护女儿的好奇心

女孩到了这个阶段,开始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兴趣,总是有强大的好奇心、探索欲。

但父母最容易走入一个误区——给予女儿过多的保护和限制。

有一次,我们出去野餐,旁边飞来了一只小鸟,女儿很好奇,想走过去看。

草地上坑坑洼洼,还有不少石头,我怕她会摔倒磕伤,不准她去。

回到小区,她会跟着其他小孩这里跑跑,那里跳跳。我每次都会忍不住阻止她,生怕她受伤。

渐渐地,女儿变得文静乖巧,同时也变得越来越依赖我,越来越怯懦。

一遇到事情,第一反应就是退缩。

直到那时候我才意识到,父母阻止女孩的探索,看似是一种保护,其实是禁锢女孩的枷锁。

我们因孩子性别而有偏差的养育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变成了女儿对自我的一种暗示,让她们不自觉进行“自我束缚”。

与此同时,女孩的无限种性格、人生的无限种可能,都难以发展。

《培养高情商女孩》书中说:

“即使只有两岁,女孩也受到社会的许多限制。


我们的责任是鼓励女孩要有冒险精神、要勇敢,帮助她们保持天然的个性。


对那些妄图偷走她们童年的力量,我们要毫不犹豫地抵制。”

女孩的世界和成长,也需要天马行空,需要尝试很多新事物。

我们首先要看到的,应该是女孩的需求,而非性别。

女孩也可以喜欢汽车、火箭和奥特曼;可以多和女孩聊“男孩”的话题;还可以多带女儿去大自然中跑跑跳跳。

只有让女儿摸索过,尝试过,受伤过,女儿才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得强大和自信。

第三阶段:

5-10岁,培养孩子的社交信心

蔡少芬带着两个女儿参加了一档亲子综艺。

在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小女儿包子一直都处于比较孤独的状态。

大家都更喜欢和姐姐汤圆一起玩,和汤圆坐在一起,包子总是自己孤零零地在一旁看着。

包子很想加入他们的圈子,还主动邀请他们做游戏,可大家都不怎么理会。

甚至还有小朋友直接跟她说:

“我喜欢你姐姐,多过(喜欢)你。”

包子很难过,看到妈妈的时候,忍不住诉苦:

“他们都不想跟我玩,他们一整天都这样子不理我。”

社交上遇到挫折,是很多孩子都会遇到的难题。

《养育女儿》书中提到,5岁-10岁,是女孩发展社交能力的重要时期。

随着年岁渐长,女孩开始上学,她们的社交圈开始逐渐扩大,对朋友的需求也会提高。与此同时,社交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除了被拒绝,女孩要面对的社交困境还有:

被同龄人欺凌、被同学孤立等。

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校园霸凌,多数都发生在女孩身上。

她们心智并不成熟,不具备独立处理社交矛盾的能力,这个时候她们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引导和帮助。

所以在女儿5-10岁这个阶段,父母要做到两点:

1. 和他人交往的规矩和细节,要尽早告诉孩子

比如:

  • 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你”。

  • 不小心伤害了别人,要及时说“对不起”。

  • 当别人说话时不要打断。

  • 没经过允许,不要擅自拿别人的东西等等。

社交能力的根基就是社交礼仪。

一个礼貌大方,进退有度的孩子,才更容易受到别人的欢迎。

2. 当孩子遇到交际问题时,适当提供一些帮助

当孩子被拒绝时,给孩子一个拥抱,让她知道,被拒绝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家人还是爱她的。

当孩子胆怯时,父母可以主动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她认识更多的朋友,学会与他人的相处。

心理学家钱志亮曾在文章中写到:

“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孩子,往往能收获良好的友谊,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他们对学校、集体的归属感也会增强,有益于学习。”

社交是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父母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尊重并支持孩子交友。

第四阶段:

10-14岁,帮助女儿建立自我价值感

知乎上有个话题叫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有个家长用两个词总结:放松和帮助。

女儿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她和女儿就像火星撞地球。

她生怕女儿会学坏,对女儿的管教更是变本加厉。

有一年暑假,女儿想和朋友一起短途旅游,她不同意。女儿想和同学去看电影,她也不同意。

母女俩为此大吵一架后,冷战了近一个月。

就是这一个月,她才开始意识到,她的女儿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小女孩,而是一个开始有自己想法的大人了。

于是她尝试着后退一步,给女儿一定的自由,尊重女儿的想法,只有在女儿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给予一定的引导。

她也担心过女儿会长歪,没想到最后女儿不仅没有长歪,还变得更加自信开朗有主见。

青春期女孩的叛逆并不是真的叛逆,而是当他们进入了青春期,体内性激素的变化,促进了女孩自我意识的觉醒。

青春期的女孩,正处于向内追寻自我,建立自我的价值感,为独立做准备的重要阶段。

一个自我价值感强的女孩,无论什么时候,内心都充满自信,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退缩。

反之,则容易产生自卑感,习惯性讨好别人,委屈自己。

所以当女儿进入青春期后,父母最需要做的,不是严管,而是帮助孩子拨开青春期带来的层层迷雾,找到成长的方向,找到更好的自己。

研究青春期的世界顶尖专家彼得·文森,就曾针对这个阶段的教育提出3个建议:

1. 家庭中必须有一个成年人支持她。

2. 在家庭外部(如学校或者社区)也有一个成年人了解她,帮助她。

3. 要找到机会鼓励她,找机会做激发孩子潜力需要的一切事情。

归根结底,当女儿进入了青春期,我们能够做得,就是给予她足够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只要确保她成长的路径没有歪,剩下的就交给她自己吧。

中国译者钟煜老师说:

“女孩的生存空间正在变得更加复杂和危机重重,她们的现在和将来注定比我们的更丰富也更艰辛。”

想要养好一个女孩,我们需要从很早开始就努力。

我们要在她成长的不同阶段,给予她不同的爱和教育,才能让她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这个纷繁的世界。

点个【赞吧】,与所有女孩父母共勉。

举报/反馈

男孩派

105万获赞 22万粉丝
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
安徽洞见科技官方账号,优质亲子领域创作者,品牌企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