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炮事二则
作者:唐江涛。武冈迎春亭街道办事处石羊村人。
《同治武冈州志》卷二十九兵制志.仓局.器甲篇记载了武冈当时的军用装备。
其记载储备的火炮种类就有数种:
“红衣炮四,威远炮二,劈山炮一,子母炮五(炮筒二十五个),子母炮铅弹三百,子母炮铁子一百,抬炮八,鸟枪三百三十(药葫芦全),火药三千五百九十八斤,铅弹三千五百九十八斤。”
那么,武冈储备这么多炮弹,有没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这个肯定是有的。
现选择两则武冈炮事与诸君分享。
一
嘉庆十六年(1811年)二月初六,靠忽悠白手起家的“竹书天子”蓝正樽率新宁猺进攻武冈州城。
兵分三路前往武冈。
“初六日将犯武冈,分其党为三。使陈仲潮由安心观,蒋玉元由城步大古山,而自与罗才清、张永禄自威溪先行,与仲潮玉元会城下结兵丁。王连为内应,使郃元佐赍伪诏先一日入城,令文武官纳印让城。”
其中蒋玉元的一路在二月初七这一天进攻西门,即庆成门。
庆成门的武冈官兵忽悠蒋玉元从南门口进入,说南门口的红衣大炮没有装火药。(军士以红衣炮未实火药绐之使从南门入。)
新宁猺实在,还真信了。
蒋玉元带领猺人从南门进入演武场,遭遇到武冈官兵阻击。武冈千总张大宏用鸟枪打死一人;武冈守备赵升泰用鸟枪打死几人;红衣大炮轰死二十余人。(千总张大宏以鸟枪殪一贼,守备赵升泰继之殪数人。红衣炮发,贼死者二十余人乃退。)
在红衣大炮震慑之下,新宁猺退兵,准备从蔡家塘返回新宁。
蔡家塘当地乡绅唯恐纵虎归山,遗留后患。于是设下计谋,在蔡家塘大摆宴席,邀请新宁猺败军喝酒吃肉。
武冈人的忽悠是有传统的,想当年宋朝一牛逼的湘潭县令来武冈都被人忽悠哭得没眼泪,何况一根肠子通屁眼的新宁猺。新宁猺但凡有点心机,也不会被蓝正樽忽悠来打武冈,也不会被敌对方的武冈州官兵忽悠进武冈南门挨炮轰。
在蔡家塘张谦等人的忽悠下,被张谦称之为替天行道“义军”的新宁猺放松了警惕,不觉之间喝得大醉,被武冈乡勇当场活捉数十人。新宁猺自此一蹶不振。
新宁猺大举进攻武冈州遭遇挫败,可以说武冈的防御火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
话说明末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在永历元年(1647年)8月从武冈出奔辗转逃到缅甸后,于1662年被吴三桂的兵马拿获。
四月,吴三桂侄子吴国贵作为行刑人之一,用弓弦将永历帝父子等处死。
吴国贵在用弓弦残酷绞死永历帝的时候,肯定想不到,他会死在在被永历帝作为都城“奉天府”的武冈。
在说武冈“炮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牛人吴国贵。
吴国贵,许多资料错为“吴应贵”,是平西王吴三桂的侄子。吴国贵治军严明,敢于争战,军功颇多。但吴国贵为人倔强,也就是说,他有一个牛脾气。
为了红颜陈圆圆,不惜引清兵入关,后又反叛大清的吴三桂,起兵云南时,以胡国柱为金吾左将军,夏国相为金吾右将军,吴国贵为金吾前将军,吴应麒为金吾后将军。
当时行军有个惯例,每日前军起营,则中军起,次左、次右、次后,黎明即行,日中即止。
大军自康熙十二年(1673年)农历十二月初一自云南出发,行军二十日到贵州,巡抚曹申吉等望风而降。
而这时,前将军吴国贵与左将军胡国柱闹了点小矛盾。
翌日黎明,本是大军开拔时,按惯例前军前行,可一直等到大天亮,前军一直没有动静。
在吴三桂焦虑疑惑之时,吴国贵拜见吴三桂,直言“我不去了。”
然后两人相对无语,一个坐着,一个跪着。过了许久,吴三桂抱着吴国贵大哭:“你说不去说不去吧。”然后,吴三桂回到帐房躺床上装死。(桂与贵一坐一跪,各无语。久之,桂抱国贵大恸曰:“儿在 南当即云不去。”遂入帐房高卧…)
从这可见吴国贵的执拗牛脾气。
按说,在吴三桂叛乱之初,吴国贵这样做对于行军作战来说是很犯忌的,但吴国贵依然能够得到吴三桂重用。
就如方光琛在吴三桂前对吴国贵的评价:“吴国贵虽倔强,然勇略过人,至死不变。惟吴应麒妄自尊大,夏国相轻浮浅露,此二人必不可重用。”
吴三桂大军一路东进。1678年3月,吴三桂在衡阳称帝,8月“驾崩”,吴三桂孙世璠继位,吴国贵被叛军众议公推“总理军务”,集军权于一身的吴国贵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当时可谓牛逼之极。
可惜极为牛逼的吴国贵在随后与清军的作战中节节败退,最终来到武冈。于是,吴国贵的噩梦正式开启。
吴国贵到了武冈,带领残余24000叛军凭借武冈城墙的强悍防御,挡下了由提督赵国祚、将军林兴珠率领的清军三天三夜的强烈攻击。为了了解军情,吴国贵冒险登上武冈城内小山山顶,向城外了望清军形势。
就在此时,城外忽然轰然一响,一颗炮弹长了眼睛似的轰在吴国贵身上。
这即是《平吴录》所载:“国贵在武冈,日登山巅望我兵,为冷炮所中而死。”
此条资料也与《清史稿》上所载的“世璠将吴国贵据武冈,国祚与建义将军林兴珠督兵力战,砲殪国贵,克武冈”极为相符。
所谓“冷炮”,即乘人不备而进行的零星炮击。
吴国贵被“冷炮”击中身亡,绝非意外。
这一切完全是清军的预谋。
从“日登山巅”来看,清军掌握了吴国贵的行程及习惯,从而预先埋伏在城外某地架设炮械装置,一举将叛军头领吴国贵击毙。
从一发致命看,当时的炮械命中率已非常之高。
正是因为叛军首领吴国贵被“冷炮”击毙身亡,叛军从武冈西门逃出,欲经枫木岭走靖州往贵州回老巢云南。可惜在枫木岭又受到清军痛击,从此溃不成军。
所以说,叛军首领吴国贵在武冈被“冷炮”击毙一事,其历史意义是极为重大的。
其实涉及到武冈“炮事”的历史事件还有许多,比如咸丰九年四月十七日夜,石达开率发贼进攻武冈,欲用楼梯爬上武冈城墙,被城内大炮轰死数十人等等。
此不详叙。
来源:武冈人网 唐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