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应对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文章,分享了一些具体思路,反响还不错。(明白这些道理的人,很少会感到抑郁和焦虑

一方面我荣幸自己的一些看法能够被大家所接纳,并切实帮助到大家。

另一方面也看出我们这个时代确实是一个“内心普遍不安宁的时代”,因为大家都在急切寻求降服内心的法门。

尽管那篇文章中提到的那些方法很好用,但那毕竟是治标不治本的“外用药”,想要彻底实现内心的解脱,真正活得轻松快乐一些,还是必须要搞明白让我们感到烦恼的根源在哪里。

然后对症下药,才能一针见血。

今天这篇文章,我便借些佛门的道理,来说透我们内心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佛说众生皆苦,为什么?

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世上,总是烦恼的。这些烦恼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我们处理掉一个,另一个便紧随而来,实所谓一曲方唱罢,一曲又登场。

它们就仿佛我们的影子,赶也赶不走,躲也躲不掉。

而且,我们总觉得自己的烦恼比别人多。

别人比自己有钱有势,我们会说“家里有底气有实力,有什么可担心的”?可当别人不如自己,我们又要说“平平淡淡才是福”。

成年人总喜欢对孩童说“你们这个年纪是最无忧无虑的”,殊不知孩童的烦恼一点不比成年人少,学业压力、父母期望、校园霸凌、互相攀比、情窦萌动等等。

男人总是跟女人抱怨男人在外压力大,可当代的性别歧视、职场霸凌、家庭负担、婚姻变数、婆媳关系等等岂非让女性承担着更重的担子?

年轻人羡慕老人退休后的清闲自在,却殊不知没几个老人能够放下每天对子女的那颗担忧之心,以及对自己和老伴即将走向生命尽头的伤感与恐惧,他们何尝不在羡慕青春的美好?

单身的羡慕别人成双入对,已婚的又羡慕单身的轻松自由。

农村人羡慕城里人,城里人羡慕都市人,可现在随着都市的日渐拥挤,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普遍的信任危机,很多都市的人们又都开始向往宁静乡村的生活。

前些年“有钱人”的孩子纷纷出国,引得众人羡慕不已。可风水轮流转,三年疫情着实又给咱们扎根本土的普通民众扳回一局。

领着死工资的上班族羡慕勇敢下海经商的人们发了大财,可这两年多少人又开始羡慕那份稳定、保险的收入?

所以,你说谁没有烦恼?人人皆有烦恼,这些烦恼我们越理越乱,越躲越多,因为你我皆为凡夫。

正所谓“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我们的人心其实有五个方面的功能体现,分别是色、受、想、行、识,也即“五蕴”。

所谓“色”即现象,我们的感官能够直观对外界进行感受,好比眼睛看到的、嘴巴尝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等等。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会本能产生一些感受,好比美与丑、甜与苦、香与臭等等,这就叫“受”。

有了感受,我们便想要趋利避害、趋甜避苦,向那些好的感受去追求,这就叫“想”。

有了想法,自然也就产生行动的意志,而这整个过程都是所谓认识事物的过程,这也就是“行”与“识”。

这个“识”也即“分别识”,我们一切的烦恼都是因为我们的“五蕴”会本能对事物进行区分,好比高下、顺逆、贵贱等等。

“凡夫见二”的“二”就是这个意思。

这是我们很自然的生命实践,可正是这种我们最习以为常的生命实践,让我们不断产生烦恼,因为这一切都是妄念。

正所谓“五蕴皆空”,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都是一个现象,它并非真实。

好比我们闻到花的味道,我们说它是香的。但香仅仅是对于你的鼻子来讲的一种现象,若没有你鼻子的规定,它本无所谓香或臭。

我们喜欢吃甜的不喜欢苦的,那是因为舌头的规定,没有了舌头它也本无所谓什么味道。

我们所有能看到的、能听到的、能尝到的等等其实都是我们感官所规定出来的,它绝非真实。

所以,我们对于它们的分别本质上也就是虚而不实的,可是我们却偏偏误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们在这种妄念中生活了太久,习以为常了。

所以我们终日烦恼,因为我们找来解决烦恼的方式也是虚而不实的,以妄去妄,只能徒增一妄。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去妄。

明白了“五蕴皆空”的道理之后,就要懂得把内心对外界事物的规定拿掉,去除分别心,直接与事物的根本去打交道。

好比之前有粉丝就提到过,自己活了几十年一事无成,觉得自己废了。

可成功是什么呢?赚钱?当官?要知道财富的多少以及官职的高低凭什么能成为衡量人生成败的标准?

这都是人心所规定出来的,这种标准本质上是不成立的,这是妄念,要把它空掉。

不过也有人一听到这个原理,便仿佛找到了“躺平”的绝佳借口,因为本应努力追求的东西都是妄念嘛。

如此便又把它们分别到“无用”一边去了,还是在分别心中做文章。

真正去妄的人,是永远不迎不拒、来去自由,名利财富来的时候轻松接纳,去的时候依然轻松放手,就仿佛从来没有过一样。

他们不会被世俗观念所束缚,更不会被价值判断所捆绑。

名利对于他们来说,从没有高贵、权力、奢华、虚荣、傲慢、高高在上的意义,而仅仅作为一种工具,用来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这样的人生永不会失败,烦恼自然也就很少了。

当然,这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毕竟我们在妄念中生活了太久,我们需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在日常生活的细节处慢慢下功夫磨炼自我。

比如,帮助了别人,内心很得意,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赶快提醒自己,把“自己是个热心肠的人”这个妄念空掉。

帮助就是帮助,该帮助就应当帮助,这才是事情的根本,哪里还要多一个“好”的念想。

我们遭遇了人生挫折,内心很难过,觉得自己没用,是个失败者。

这个时候赶快问问自己,何为挫折?

一件事没做到就是单纯没做到,想做就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下次做到,哪里需要多个什么“失败”、“没用”的念头?

就是这个道理,要懂得跟事情的根本直接打交道,而不是在妄念中内耗。

总之,这就是烦恼的根本,也是应对心理问题的终极智慧。

我们只要慢慢体会并实践,人生态度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生活也将轻松、快乐很多。

举报/反馈

竹火中医自学

6万获赞 2.1万粉丝
一个中医高效自学的践行者持续分享我的学习心得、避坑指南坚持聪明地下笨功夫领取笔记:ahuo0816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